专栏名称: CC爸妈
“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主编,畅销书《家长好脾气,才有好教育》作者,太多人指挥你如何养孩子,却从没人教你如何做父母,加入我们一起少走弯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16 小时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2 天前  
Python爱好者社区  ·  刚刚,DeepSeek放出重磅论文!梁文锋亲 ... ·  3 天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关注】低至200元!价格“大跳水”! ·  2 天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明确】减免!名单公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C爸妈

你一张嘴,孩子就嫌烦?不愿听你的?不想娃10岁后讨厌你,做好这一件事足矣!

CC爸妈  · 公众号  ·  · 2025-02-15 10:09

正文


0 1

昨天 终于又面对面见了云闺蜜们,好开心!
啰嗦一句:学练机的7天免费试学试用,是可以拆封、激活、注册的,手写笔这种耗材也全部可以用的!
放心大胆的带娃试用!能深度体验多少就让娃体验多少!
这种送上门的好事儿,可千万别手软! 喜欢再留下, 不喜欢7天内随时退!
孩子们都 开学了吧?
大喜的日子,我就不扫兴的追着大家复盘寒假计划完成情况了。

今天想聊一聊,我在假期里的额外收获——关于亲子关系。

都说 99%的家庭,最后都会进入一个魔咒。

就是,孩子很想跟你聊天,但只要一聊起来,TA就开始嫌烦,到最后变得越来越没话说!

我去年吐槽CC不就是?进入前青春期后,一句话说不对付,人家就对你爱答不理。

表面上看,好像就是个“孩子对父母不耐烦”的问题。

但往长远想,孩子大了以后,一定会遇到更多、更复杂、更难以处理的情况。

譬如人际关系上的(霸凌/早恋)、譬如学业压力上的...

如果他们什么都不跟咱说,我们就无从知晓,就更别提帮助、干预...说不定最后会酿成大祸。

这是更值得我们担忧的地方。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与我那暴躁的闺女,在这个假期,相处的竟然挺和谐。

  • 年后从姥姥家回来,我俩一起看了《哪吒2》,回来后一路都在聊剧情;

  • 送她去羽毛球课的路上,她也会跟我分享今年班上同学的新变化;

  • 带她上班,商量着定个不那么健康的外卖,千万别告诉爸爸...

办公室一姐妹见状,偷偷给我使眼色,“咋我们家那个,对我那么不耐烦啊,一句话也不想多聊,你们这么融洽,咋做到的?”

嘿,你绝想不到,其实只是因为一个 非常低成本的改变。

只要做到这点,我们就能成为那魔咒之外的1%, 孩子永远跟你有话讲,遇事第一反应就是找你聊。

别管他10岁、20岁,还是30岁。
也别管是年少的悸动,还是学习的烦恼。


02

仔细想想,孩子为什么不爱听我们说话?

我自己反思,是因为, 父母 跟孩子聊天,总是带着一种判断性思维。

判断他说的内容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三观是否正确……

但这种「判断性」思维,激活的是大脑的战斗状态。

一旦这种思维上线,我们就会时刻等待机会,去找到孩子的漏洞,然后趁机反驳、说教、指正、给经验。
想起之前有一回,CC应该是从科普书上看到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小孩子学了新知识,都想要“炫耀”一番。

我下班刚到家,就看她满脸骄傲的在跟C爸分享:有金木水火土星,还有地球,还有...

结果C爸都没听她说完,就直接打断:诶,你这顺序不对啊,八大行星其实有个我教你个简单的记忆方法,是个口诀,很好记——

水金的(地)火,点燃了木头(土),把天和海照的很明(冥)亮。

我察言观色, CC的脸色立马沉下来,脸上的眉飞色舞,立马消失不见!

嗯,看得出来,不耐烦的白眼都翻上天了。
其实类似的事情,反思一下你就会发现,简直不胜枚举。

来来来,此处为 「对号入座」 专区。
全都是采访来的真实案例。




孩子跟弟弟/妹妹吵架了,又愤怒又委屈:是她先打我的,她打了我一巴掌,我就要还她三巴掌!

你:做人不可以这样,虽然是她先动手的,但你这个行为也...
孩子看到好朋友做了美甲,当个新鲜事儿跟你聊起来,“她指甲上那个图案是小猫咪!”

你:你可不能学她们啊,那东西对小孩儿身体都有害!

幼儿园老师发了贴纸,孩子不喜欢,想跟小朋友换,他最开始不想跟我换,我就说我拿两张,换你一张…

你:别人不想跟你换,你就别硬要求别人啊!你们是朋友,不能强迫别人blabla~

开学第一天,放学回家讲趣事儿,我同桌都N刷哪吒2了,里面台词都会背了: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转这乾坤。”‌、“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你:背那些有什么用啊,古诗背顺了才叫厉害呢!


子弹是不是正中眉心?!

发现没?
其实,每次你都没有好好听孩子到底在说什么,你不好奇孩子的想法、不在乎事情的走向,不在意他们当下的心情。

你只关注——
我可以什么时候插嘴?
我可以插嘴点什么?
可以趁机教他些什么!
可以灌输给他什么道理/三观!

很多人都觉得, 孩子的「学习方法」「处世之道」「三观理念」就是不够完美啊。
我有义务帮他纠正错误、完善方法、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啊。

甚至还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扮演了一个“指路明灯”的角色。

可在孩子眼里,只一个想法—— 你都不好好听我说什么,我还有什么跟你聊的必要呢?

所以才会出现,你说得再正确,他也一脸不耐烦;你再多说一句,他非“恼”了不可!


0 3
大家不妨回忆一下,每次跟娃“话不投机半句多”,是不是都是因为这样?

那么,问题的关键来了。

怎么改善这种情况,我所做的“低成本改变”到底是什么?

很简单,就是 放下判断性思维, 拿起好奇心, 去做一个倾听者。

去真正关心——
孩子的想法是怎样的?
心情是如何的?
为什么会这样做?
后来事情的走向是怎样的...

这才是最安全的聊天环境,娃可以放心、放松的跟你聊下去,不用担心时刻被切断。

所以,当CC被C爸打断后,我赶紧接过话茬。

“来,大C,快接着跟我说说!你爸那个口诀,我反正每次也记不住。你从哪看到的,你咋记的?”

包括其他事情,我们也可以管住自己要输出的嘴巴,抱着好奇心先听下去。

  • 孩子跟弟/妹吵架了, “那你给他3巴掌,后来呢?”

  • 孩子看到别人做了美甲, “啊?现在小孩的美甲都进化到这地步啦!”

  • 孩子和别人换了贴纸, “哈哈……ni小小年纪,还能想到交换啊!”

  • 孩子和你聊学校的趣事, “我也记得两句! “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 、“小爷是魔,那又如何?” ”

哪怕你不认同他的做法,哪怕孩子是错的、哪怕有更妥善的处理方式,你也先听他说完。

其实大部分时候孩子找你聊天, TA并不是需要一个解决方案,而是寻求情感支持!
当孩子叽叽喳喳跟你聊天的时候,正是她倾诉欲极强的时候,此刻她的情绪浓度也最高的!

她可能憋了一肚子的话要说,就像是一个装满了水的瓶子。

在水倒出来之前,你想再往里添东西,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你的那些经验、那些指导、那些纠错……
先等3-5分钟,等孩子情绪倾倒完毕,等杯子空了以后,才有可能灌进去。

写在最后: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无关回应”。

它本质上是一种错频沟通,是说倾诉人得到的回应跟自己的期望不对等、不接轨。

孩子跟我们聊天就是,大多时候,他们期待的可能是情绪价值,是精神认同,甚至仅仅是默默倾听。

但无奈的是,我们往往只想输出自己想输出的,永远在聊“正确”、聊“应该”、聊“最好”...

久而久之,孩子从你这得不到想要的,自然就攒够失望,与我们渐行渐远了。

所以,姐妹们,新的一年,不妨先立下这个flag——

对孩子,保持倾听、保持好奇,去逐渐靠近他内心的世界。

如此,孩子也会愿意与我们建立连接,更容易对我们敞开心扉。

-end-

图片
🛒 截团提醒
牙刷 换牙后才知道的坑!8颗龋齿+根管治疗,一万块打水漂的教训太扎心
开学 家有小学生,这8件刚需早晚要入,没几个钱,却让娃学习效率翻倍!
图片
🛒直播预告抢先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