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饭爷的江湖
这是个小号,主要说投资故事,讲人生道理。大号:炒股拌饭 通过历史经济大视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比亚迪汽车  ·  汉家族智驾版|轻松应对通勤难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饭爷的江湖

宽松放水又开始了。。

饭爷的江湖  · 公众号  ·  · 2024-03-20 20:47

正文

这两天拉了拉数据突然发现,好像央妈的资产负债表从去年四季度末,又重新开始发力扩表了。

这个增速看完让人吃了一惊,所以查了一下数据,发现央妈的资产负债表里面,过去半年很多项目都有所增加。

不过相比其他扩表类目,从数据上看增加最明显的,是“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在央妈资产端所有项目中,这个项目的总金额排行第二,仅次于国外资产(外汇、黄金及其他国外资产)。

而且近些年来这个项目在央妈总资产里面占比越来越高,有逐步加速的迹象。

原因最近几年时间央妈对市场释放流通性,很大一部分都是从这个项目来的。

央行数据显示,2023年“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增长4.24万亿元,主要由于MLF、PSL以及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增长。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这个项目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再贴现、再贷款、逆回购操作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等所形成的债权。

这里可以看出,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由MLF、PSL、逆回购、各类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形成的。

上面那堆词汇看不懂也不要紧,你只需要知道,这是央行投放货币的水管和通道就可以了。

这里面主要贡献增长的,主要是MLF和PSL两块,我们稍微拆解一下数据,就非常清楚了。

首先是MLF的余额部分,我们看到增长了2.5万亿元,贡献了最大的增量。

我们知道MLF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

2023年每月MLF都超额续做,保证了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其中11月、12月净投放规模分别为6000亿元、8000亿元,净投放规模分别居历史第二位、第一位。

原因在2023年10月以来,特殊再融资债密集发行,万亿国债也在11月中下旬启动发行。

国债和地方债的发行量较大,配套的信贷投放也有较大资金需求,所以这期间我们看到MLF大幅超额续做。

其次PSL的扩张增速在2023年也很快,这部分PSL的增长也帮助央行再次扩表

熟悉PSL的人应该知道,这东西起源于2014年,是上次棚户区货币化改造的主要推动力。

当年人民银行创设抵押补充贷款,就是主要服务于棚户区改造、地下管廊建设、重大水利工程、“走出去”等重点领域。

从2023年的变化看,2023年1-11月各月PSL表现为净偿还,但12月净新增3500亿。

预计后续还会进一步增加PSL投放,为三大工程提供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

在央妈资产负债表里面,另外一个非常值得观察的点是其他资产这个类目。

从2014年之后的统计数据看,每当央妈的资产负债表里面其他资产这个项目往上跳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国内资本市场出现比较明显的反弹。

第一次出现这个情况是在2014年底,第二次出现这个情况是2018年底,而且每次都是其他资产这个类目大幅增加。

当然也有意外的时候,那就是2015年12月其他资产出现了大涨,后面资本市场大跌了。

其他资产这块的变动,为啥会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波动呢?因为其他资产这块主要是央行对金融机构的注资和年末过桥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在3月19日发布了2024年2月的最新金融数据,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045亿元,创下自2015年7月“股灾”以来的新高。

上次短期之内会有这么大的增幅,是在2015年7月的时候增加了8864亿元。

原因是2015年6月7月的时候不是赶上股灾么,证金公司当时不是大手笔介入干预,这样才新增了这么多融资。

这次我们看到2024年2月非银金融机构贷款猛增,大概率原因也是和之前类似的。

国家花了这么多钱托市,在没有赚钱效应引入其他新增场外资金的情况下,这部分资金就变成了主要的增量部分。

到目前为止,这部分资金主要关注的对象还是集中在那些位置和估值比较低的大市值公司。

中间的原因也简单,这些公司基本是各个行业的龙头,而且对于稳定指数来说作用也比较大。

护盘资金不断涌入大市值公司,再加上未来越来越强调价值投资,下一轮资金关注的对象,很可能会转向中大市值公司。

前段时间有人说,去找每个行业的大市值龙头很费劲,有没啥ETF的含龙头量是比较高的。

前段看到个A50ETF(159601)就非常典型,它打包了11个行业50个龙头公司。

叠加目前市场风格可能从小微盘公司转向大盘和价值公司,目前阶段多观察这里含龙头量高的指数总不会有太大偏差。

目前在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整体增速出现放缓的情况下,各个行业内外部竞争是越来越激烈。

这些大市值的行业龙头公司,在这个阶段可以依靠自己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维持比较不错的利润。

再加上从过往的统计数据看,大小市值公司的轮动和资金风格偏好是几年一个周期的循环。

在目前的情况下,后续资金的风格偏好持续转向中大市值公司,概率也是比较大的。

二月份的时候我们也提到过A50ETF这个跟踪龙头公司的品种比较值得关注。

如果看图说话的话,到现在为止的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一直都是小步向上。

这里还要关注的后续变化是,那就是虽然今年二月非银金融机构贷款飙到了2015年以来的新高,这和2月资本市场市场的上涨似乎相互呼应。

但是单靠非银机构的这些贷款,其实并没有办法完全解决深层次的整体需求不足,后续还要关注有没有拉动需求的动作落地。

记得在2015年的时候,我们也是靠高速增长的非银金融机构贷款止住了快速下行。

但后续让市场稳定下来,资金持续转向白马公司抱团的,是逐步上升且很具韧性的信用周期。

这种情况可以从下面这张M1、M2和大市值公司指数的对比图,可以看得非常的清楚。

信用周期启动的标志是在2015年中房地产销量上升以后,居民部门持续的信用扩张带动了全社会整体需求的提升。

这个阶段我们看到蓝色的M1快速上穿了绿色的M2,而且M1的上行韧性很强。

在这个信用扩张周期启动之后,我们也看到大市值公司指数在企稳之后,走出了一段持续向上。

现在的非银金融贷款暴增是一个好的开始,国家之前花了四千亿已经托住了资本市场。

后面信用扩张周期能不能顺利启动,带动经济复苏和M1持续回升,以及增量资金是不是持续流入,就变成了要观察的重中之重。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觉得写的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 在看 ”吧。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获取最有用财经信息和投资趣闻,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惊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