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羊爸爸
用生命引领生命 • 羊爸爸育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免签入境新政+1,今起执行! ·  昨天  
深圳特区报  ·  请看,今天的深圳特区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羊爸爸

谷雨后,1件大大提升阳气的事,越早开始越好,排出身体的“寒、痰、湿、堵”

羊爸爸  · 公众号  ·  · 2024-04-20 08:55

正文



在羊爸爸老粉丝圈里,有一个外治法一直备受推崇。

很多妈妈在调理孩子症状,和自身一些老毛病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它。

这个外治法就是 艾灸


1.艾灸后,鼻子通了,鼻炎提前“结束”了

A的娃有鼻炎,每次发作只能靠喝药缓解。

刚喝完的两三个小时,鼻子会好点,但之后又会堵住。中药苦口,孩子根本没法坚持下去。

无奈之下,A想到了艾灸。

没想到,娃特别配合。一边舒服地或坐或趴着,听着最喜欢的音频故事,一边享受妈妈娴熟的手法。

A给孩子艾灸的是 大椎、身柱,肺俞

  • 大椎为诸阳之会, 鼻炎患者大多正气虚弱 ,艾灸大椎可以补正气。


  • 身柱穴被称为 小儿百病之穴 ,艾灸身柱主要是扶正祛邪。


  • 肺俞为肺的背俞穴,是肺气出入的窗口, 鼻炎基本都有肺气虚的症状 ,艾灸肺俞可以补肺气,也有增强抵抗力,宣肺解表的作用。


(点击可看大图)

灸上去,娃说暖暖的很舒服, 没一会,有一边鼻子就明显地通气了。

时间再长一点,身上会出一层细细密密的汗,鼻子清爽了,不再是那种头被蒙住的闷堵状态。

为了防止上火,A还会隔几天给孩子灸一下涌泉穴来引火下行。

艾灸了一段时间后,孩子流鼻涕、抠鼻子的情况几乎没有了。 往年要持续两个多月的过敏性鼻炎,这次半个月就彻底结束了, A很是惊喜。

2.艾灸后,长期体寒,容易痛经的人,小腹暖起来了

B是个典型的阳虚人,平时比较怕冷,夏天办公室空调一开,就得盖上毛毯,经期也容易腹泻。

有一次贪嘴吃了寒凉的东西, 结果两天后的经期遭了大罪: 肚子的下半部分有抽筋感,就像有人在肚里拧毛巾,绞痛、拧痛。耳鸣、眼黑,头晕,呼吸不上来,狂冒冷汗,有强烈的上吐下泻感。

从地铁捱到公司,B赶紧让同事帮助自己艾灸 神阙、关元、肾俞 三个穴位。

  • 神阙,就是肚脐,对于 小腹部寒症,冷痛 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 关元,可以 温煦下焦,子宫 ,缓解痛经。
  • 肾俞,肾主生殖, 痛经伴腰痛 ,艾灸肾俞是不错的选择。

(点击可看大图)


如此,用温通的方法把寒邪驱赶出去,疼痛才有所缓解,小腹也暖呼起来。

接着又躺了一上午,总算满血复活, B说,不痛的感觉,真好


艾灸是太阳的“平替”
阳气大耗的一年
越是阳气不足的人越需要

中医认为调理身体的本质就是 扶正祛邪

扶正扶阳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晒太阳是最能得阳气的一种。但晒太阳会遇到阴天、中暑、风吹感冒等情况,因此古人就有了用“地之阳”艾草来取代“天之阳”太阳的方式。

《扁鹊心书》中有云:“扶阳之法,艾灼第一”。 艾灸纠正的就是身体的虚寒和瘀堵状态。 越是阳气不足,脾胃虚寒,越需要艾灸。


而且不止大朋友,现在的小朋友脾胃多虚寒,尤其是有过敏性鼻炎、爱起湿疹的情况,都是适合用艾灸的。


艾灸
一建议悬灸
二建议压痛点辨证
三注意得气

有人刚开始艾灸,就老是上火。可能是艾灸时间太长,灸量超了,或者艾灸穴位没选到最优的,或者是离得太近变成烤肉了。

新手艾灸注意把握一个原则: 热证尽量不灸,寒证大胆灸,寒热夹杂尽量不灸,或者找专业老师配穴后再灸。

除此之外,还有三点建议给到大家:

1.新手艾灸,从悬灸开始

悬灸,就是燃烧的艾条悬在穴位上方,固定不动。4cm的艾条离身体大概20cm,1.8cm的艾条离身体大概10cm。

固定好位置后,保持不动,让灸感传开,这样不容易烤肉、烤出水泡。


2.不知道如何配穴,就用压痛点辨证

压痛点辨证 :就是在不舒服的范围里面找异常的点,可能是疼痛的点,可能是色斑,小红点,小黑点,或者皮肤明显的凸起或凹陷。

找到后,对着这个地方悬灸就可以了。

当然,具体找的时候,也是有窍门的。比如要双手交叉抱着肩膀,这样背部才能充分露出来,然后身体要微微往前倾,打开肩胛骨。

我们在做艾灸的时候,如果针对这些压痛点、异常点来灸,是事半功倍的。

3.不知道灸得对不对,对照这5种体会

很多人以为灸感就像是烤火一样,只要热起来,自然就没有寒湿什么事了。

实际并不是这样的。

灸感得气,大致有5种体会:

第1种就是透热, 艾灸的热,从皮肤表面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腔腹腔内脏器,比如胸腔,肚子里面,胃里面也觉得热起来;

第2是传热, 艾灸的热,从施灸的穴位点开始,往某一个方向传导,比如灸足三里的时候,这种热往指尖、往脚趾传;

第3是扩热, 艾灸的热以施灸的穴位为中心点向周围扩散,比如说,艾灸中脘,那可能就是扩散到整个腹部;

第4是被灸的穴位局部不热,或只有微热。 但是距离这个穴位比较远的部位热,比如说艾灸肚脐的时候,肚脐不热,关元热。

第5是没有感觉到热,而是其他的感觉, 施灸的部位会产生酸、麻、胀、痛、冷、重、压等感觉。甚至是远离穴位的地方也同样产生了这种感觉。

以上这些都可以认为是得气,也就是艾灸到位了,灸对了。可以看看下面的操作视频,也许对悬灸和得气会有更多体会。


艾灸的穴位参考

除了两个案例中的穴位外, 身柱、天枢 是最常规的,不容易出错的保健穴。

  • 身柱,意思是 身体的支柱 ,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让身体的阳气饱满有力。

  • 天枢,也就是 天地的枢纽 ,艾灸这个穴位,可以打通身体上下气机,让阳气流通无障碍。

(点击可看大图)


以下文章也可以作为参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询问专业人士后开始:

脚扭伤后艾灸: 好得快,不留病根
多囊卵巢艾灸: 从不孕5年到怀孕,全靠它
体寒30多年艾灸: 手脚暖了,气血通了
孩子“驼背”艾灸: 坐着站着挺不直,原来是气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