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抵触拍照,而有人大小事都要拍照发朋友圈?
看完答主们的从社交,从自我认同,从个人阅历等等方面来剖析这个问题,觉得很有意思。同时,我也想试着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解答这个问题:会不会那些抵触拍照的人只是更愿意全心地享受当下,而那些事无巨细都喜欢拍照记录的人,则只是单纯地想留下可以往后用来回味的凭据呢?
著名心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 Daniel Kahneman 曾提出过我们每个人在思考自己和他人时,都会使用到两个自我的这样一个观点。他将这两种自我分别命名为记忆自我(remembering self)与体验自我(experiencing self)。
顾名思义,体验自我注重于每一个片刻的体验,活在当下,洞察当下。它虽然也有回味过去的功能,但基本上,它是只属于当下的。Daniel 在他的演讲中举出的一个经典的、关于体验自我的例子是,当医生问病人:「我现在按你这个部位的时候疼吗?」 这便是在问体验自我的感受。
相对的,记忆自我负责的是记录生活,它着重于对一个事件,或是一段期间的生活的回忆和整体评价,而不是每时每刻的体验。同样是医生和病人的例子,会启用到记忆自我的问法会是:「你最近一周感觉如何?」 。
值得注意的是,体验自我和记忆自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并且,它们对于我们对「幸福」的定义和评价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影响。举个例子,假如你听了一场优美绝伦的演奏会,在前 55 分钟它都给你带来了完美的视听体验。
因此,对你的体验自我来说,每一个瞬间都是美妙的,令人享受的。但是,假如在演奏的最后 5 分钟,会场的音响出了故障,几分钟内整个大厅都被尖锐刺耳的杂音充斥着,那么大概很多人在事后回忆起来这场演奏会,会给出这样的评价:最后几分钟毁掉了整场美好的体验。
事实上,你之前愉悦的体验真的被毁掉了吗?答案是当然没有。前 55 分钟每一个瞬间,我们的体验自我都是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的。而在事后回味时之所以会给出那样的评价,就要「归功」于我们的记忆自我了。
因为,每一个当下都是转瞬即逝的,即便我们的体验自我尽情享受了每一个瞬间,最后我们也很难记得片刻的感受。Daniel 提到,从心理的角度上来说,我们每个「片刻」大约是 3 秒,而人生中有 6 亿多个这样的片刻。由此想来,它们的消失也就不令人咋舌了。而我们负责回忆,以及对一段回忆作出评价的记忆自我,则会严重地受到这段回忆中的一些极端事件和开头结尾的影响。
接下来,回到问题本身: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些人抵触拍照,而另一些人无论吃饭旅行聚会都一定要时时举着摄像头呢?我认为,或许只是前者更注重于体验,而后者更注重于记忆罢了,因为这两者实际上是无法完美兼顾的。
以我自身经验为例,我曾经有段时间沉迷于给好看的食物拍照,在开动之前一定要等菜品全部上桌,最后摆盘五分钟,找角度五分钟,可能拍出一张满意的还要五分钟。
最后,我在终于得到几张自己看得过去的照片的同时,也完美地错过了品尝眼前美食的最佳时机。甚至有时已经开始吃了,我的脑子里依然想着要给这些照片加什么样的滤镜。
当然,这个例子或许有些夸张,但我想表达的其实就是:如果你想将眼前的美好以某种形式保留在回忆里,那么你当下的体验就必然会有所折扣。不过,即使我们每个人对这两种自我的重视度是不同的,能在它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人,就会是最快乐的(Kahneman, 2011)。
最后,Daniel 曾经问过他的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他认为可以完美体现这两种自我之间冲突的问题:如果你即将开始一段旅程,那是个美丽的地方,你知道自己会在那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但是,旅程回来,你在那里拍下的所有照片、影像都会被立即销毁,同时你还必须吞下一颗让你遗忘这段旅程的药。若是如此,你还会选择去吗?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你的答案。
以上。
「知乎机构帐号」是机构用户专用的知乎帐号,与知乎社区内原有的个人帐号独立并行,其使用者为有正规资质的组织机构,包括但不限于科研院所、公益组织、政府机关、媒体、企业等。这不仅是知乎对机构的「身份认证」,更是涵盖了内容流通机制、帐号规范等全套帐号体系。和个人帐号一样,机构帐号开通不需要任何费用,同时也受社区规范的监督管理,并要遵守相关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