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豆瓣阅读
豆瓣阅读专注于高质量的数字内容,提供小说、美食、旅行、科幻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和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会  ·  萧敬腾大婚:51岁的新娘,笑不出来 ·  昨天  
单向街书店  ·  替你试过了!35岁女生不买房不上班的生活 ·  昨天  
豆瓣读书  ·  当思想无路可走陷入僵局,他选择反抗绝望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豆瓣阅读

「知识爆炸」不代表写不出好的科幻作品 | 豆瓣小说阅读日精彩回顾

豆瓣阅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8-04 21:18

正文

在 7 月小说日的第二场沙龙中,科幻作家陈楸帆与豆瓣阅读的科幻作者双翅目、石黑曜、朱皮一起,探讨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如何写科幻。

对科幻来说,这似乎是最好的时代,又更像是最坏的时代——

科幻作家曾经给我们带来数不尽的惊奇故事,而今天,他们好像很难凭借超凡的学识创造炫目的科学奇观了。

我们已经身处未来之中,是否还能从科幻里获得新的想象?

科幻作品会不会呈现出不同以往的面貌?

如何缓解「知识焦虑症」?

新人作者又该如何从零开始,开展科幻创作呢?

特邀嘉宾

陈楸帆:一直就职于科技公司,写作科幻十余年,出版作品《深瞳》《薄码》《荒潮》。2012 年获第三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新锐科幻作者银奖、最佳短篇科幻小说金奖。

豆瓣阅读作者

双翅目:作品《公鸡王子》获得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近未来科幻故事组」首奖,哲学博士在读。

石黑曜:作品《影子与六便士》入围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近未来科幻故事组」,编剧。

朱皮:作品《干预者》入围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近未来科幻故事组」,纪录片导演与撰稿人。

-主持人-

徐栖,豆瓣阅读编辑


嘉宾分享

双翅目: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如何写作科幻。

「知识焦虑症」:对信息(or 狭义知识)的处理 vs 脑子里的知识结构

在我看来,这可能是伪命题,因为在 19 世纪,科幻伊始,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他们也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反思在他们的时代,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接收信息的手段,我们现在随手打开手机马上就可以查到资料;而他们当时却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获取知识。

但那个年代却诞生了诸如凡尔纳这样的作家:不管是格兰特船长-就是印第安纳琼斯的故事,海底两万里-就是一部海洋科技游记,神秘岛-就是「鲁滨逊新科技」,机器岛-就类似于乌托邦海。洋游记 / 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地月科技游记,太阳系历险记-彗星和历法游记,地心游记-地质游记,大木筏-亚马逊游记密码学,蒸汽屋-印度风土政治游记,机器岛-乌托邦海洋游记,气球上的五星期-非洲游记……这些都是不同背景下的东西,我很好奇在凡尔纳的时代,他作为一个法国人,是如何获取到这么多的知识,并且有如此大的产量。

因此在这个平面上,「知识爆炸」并不代表就写不出好的作品,凡尔纳就是 19 世纪的典型的例子,甚至凡尔纳在 21 世纪会有更多的受众。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怎样像凡尔纳一样去吸收知识。在我认为,我们每天利用手机获取信息的时候,在于如何马上将这些信息进行定位。这种定位不在于我们吸取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脑海里知识点和信息的框架。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是理科出身,比较喜欢抽象,所以历史功底较差。几年前发现历史的重要和趣味。但对于理解海量的新闻和分析文章中的国际政治经济问题比较白痴。我最近跟着老爸看《大家谈》,比较喜欢听宋刘的组合,信息量大,什么都能梳理得比较到位(有一期聊到过量子通信),宋宜昌偏历史,刘华偏理论。思路清晰,所以分析问题处理信息很会抓重点。后来又听刘的音频节目,里面正好提到搞国际关系的专家等,反倒不会追逐新闻,过一段时间集中看一下,也不会落下什么。这是因为他们头脑中有一套处理国际政治经济信息的框架,对很多事情也有所估计和预测,所以他们在面对海量信息时,是非常淡定从容的。

如何扩充脑子里的知识结构:升级信息处理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寻找教材,比较适合的例如偏文科的理科,如生物心理等,或者好的数学物理方面的科普书籍。在看教材的时候,我们可以主要看学科的脉络和发展要点。好的科普书是能够展现的——这估计会作者花一些时间,但比较值得; 当然有些我自己也搞不定,比如理论物理和计算机编程,这些是硬伤,估计,没有有时间补救,所以我也没有办法写。

看完了教材之后,我们大概知道了自己的兴趣点。然后再看特定综述,在这个层面写科幻的准备工作有点儿像搞学术研究。

前两个说的都比较偏向理性层面,在感性层面的培养,我们反倒可以去看看艺术展、纪录片、或者一些偏门的东西,比如原创性比较高的做科幻的视听创意设计。

最后一点,阅历是加分项。有些东西如果没有阅历的积淀,年轻人可能写不出来的关于人性、命运和社会变迁的主题深刻的作品。

石黑曜:

广泛阅读,思考,回归人性母题,回归文学。

在我看到「知识焦虑症」这个话题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我每天都在焦虑现实的问题,例如有没有钱、买不起车和房;却从来没有过「知识焦虑症」的问题。

我对我自己的定位是:我是个「野路子的半吊子科幻写作者」。对我而言,我更关注科幻世界中的普通人的故事。

在科幻爆炸的时代,我们要主动地把自己放在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潮流中去。写作的灵感其实也是和平时科学动态的积累分不开的。在我动笔之前,我会很自然地做互联网资料搜集的过程。然而比起阅读论文这样专业性很强的文献,我对我自己读者的定位则是,有高中文化能看懂即可。我自己平时会看两种读物:一种是针对中小学生的科普,另一种则是「科学美国人」这样能使人跟上信息的潮流的资料。

朱皮: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如何与科幻小说相处。

我的本职工作是做记录片,我们的主旨就是希望让更多的观众,甚至小学生能够无障碍地听懂,所以我非常同意石黑曜关于「让高中生也能看懂科幻作品」的这个观点。

我希望分享一些我个人创作的感受。首先,我创作《干预者》的冲动来源于我的一次偶然的思考:人类为何永远也找不到外星人?于是人类可能就会去创造一个文明,来观察它的发展历程,来推导出人类自己的结果。我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圣经中有个故事:上帝不喜欢两个城市的城市,于是他就找来硫磺火毁掉这两所城市,传说到现在这两个城市依然有打过硫磺的痕迹。当时我觉得这个非常有意思:我问家人:如果上帝不喜欢它们,为什么要把他们创造成这个样子?其实基督教的上帝作为「干预者」这个学术探讨已经很悠久了,于是我就以此写出了小说。

因此我认为每个人生活中遇到困惑时,都可以通过科幻小说来解决这个问题。科幻小说可以让我们摆脱现实束缚的引力,通过「奇观」或超现实的技术办法来解决难题。

在今天的时代,我们并不需要通过科幻小说来了解人类的未来有多么美好。现在的科幻小说更多的是投射人们的内心与现实的困惑。

在写作科幻小说之前,一定会有一个现实的出发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而我是一个非常狂热的「太空浪漫主义者」。在写《干预者》之前,我刚好因为工作缘故去天津看了中国的空间站,到了 2018 年之后,美国的国际空间站就要退役,那时太空的轨道上就只有中国的空间站在飞行。我当时有幸目睹了它的样子,是一个巨大的机械臂。当人类对征服太空的震撼摆在你眼前的时候,会触发你写作一个关于太空的科幻小说的动力。因此我们可以捕捉到现实与科幻中的「触发点」,哪怕是看过一部美国的科幻电影。

现场问答


主持人:陈楸帆老师,从历史的角度上看,你认为我们目前处在一个科幻写作的高潮期还是低潮期?在未来什么时候会迎来下一个阶段?

陈楸帆: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阶段,例如科幻小说可以走畅销书的路线,如《玩家一号》《机器人启示录》;从星云奖、雨果奖的获奖情况上来看,少数族裔作家写作的具有民族文化背景的科幻小说;以及 LGBT 多元性别为主题的科幻小说等的作品,都可以反映出科幻作品的多元化,所以现在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阶段。

但现在并不是一个处在高潮的阶段,因为目前的文学已经被更多的娱乐手段抢夺了人们的注意力。有人说,「美剧就是 21 世纪的长篇小说。」现在可能不太有人能看完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巨著;然而美剧《冰与火之歌》却已经更新到了第七季。因此我认为有朝一日科幻可能会脱离小说的形式,基于小说阅读的门槛,科幻小说可能会变成少部分精英人群所选择的体裁,而更多数人可能会选择看美剧或电影这样直接的方式去接受。

主持人: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你有没有产生新的灵感?又是如何处置的呢?

双翅目:我的灵感一般是从生活中产生的,基于灵感我会寻找资料来看,迅速把我想到的东西圈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因此我反倒是灵感来之前会比来之后所看的书复杂一些。

主持人:请问有没有经典的科幻作家给刚开始进行写作的人参考的书目呢?

石黑曜: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构造出来网状的知识结构,比如《科幻世界》这样的杂质,每期会延伸出一些出版物,我们可以在网上将这些书买下来,就相当于有了源源不断的知识来源;同时,豆瓣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看书籍的评分和评论来确定书籍的可读性。

我想推荐的两本书是以色列的尤瓦尔·赫拉利写的《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

主持人:新手从什么样的题材入手写科幻会比较好?

朱皮:我的观点是,再科幻的作品存在的意义也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类科幻是将人类从过去走到现在的原因做出一些解释,因此我的第一部科幻作品也是来源于高更的一幅画。《月亮与六便士》的原型高更画过一幅画,叫做《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去哪》。这是一幅非常奇幻的画,我当时就觉得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线索穿起来,能够做出一个自己的解释,哪怕我们并不是在写论文或者研究考古学,我们只是为了做出一个有趣的回答,用未来回答过去,用过去照耀未来。这就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科幻方式。

主持人:对于一篇小说而言,是集中的科学思辨和想象还是和故事性的文学结合更重要?

双翅目:我的作品为了保持科幻的点子,在故事和人物塑造方面都有所牺牲。现在的科幻小说创作上,大家可能认为科幻点的地位会高于故事性;但如果科幻的体裁不是小说而是影视或游戏改编,可能是视听方面和人物塑造要求会高一些。

朱皮:我认为有一个先后的关系。一个好的科幻小说的技巧、套路、所构建的奇观可能都是次要的,而重要的是我们阅读字样的时候会给人带来震撼的感觉。我曾经因为制片而跟翟志刚聊过一个下午,他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做过太空行走的人。他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当我出去的时候,地球就在我的上空,我的视野是黑暗的,身体悬空,我觉得那个时刻一切情、爱、人生都不重要了,我愿意用生命度过这震撼的四个小时。」

听完这句话,我意识到了词句给人带来的震撼感。翟志刚并不是一个作家,但他在讲述真实感受的时候,却给我们带来了震撼的内心感受。抛去套路、奇观,我觉得只要是给人带来心灵震撼的作品都是好的。

主持人:你们觉得科幻文学和科幻影视在将来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陈楸帆:影视永远是落后在文学几十年的。文学可能是从一个灵感出发,探索一些感念;但影视是面对大众的,而科幻小说的受众是非常小的一群人。因此影视像大众传递的信息可能没有那么前卫,处于一个滞后的状态。目前影视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把一个好的故事以合格的方式展现出来。

双翅目:就中国来说,大家讨论的大多是商业类型的科幻影视。商业本身是把原创性变成面对大众的过程。科幻的原创性,其点子上是来源于小说,而视觉上是来源于视听设计者如何在点子上进行二次创作;而商业影视则是基于小说的点子和视听设计再去改变成为大家都会喜爱和接受的作品。在中国,中间的很多环节的人才整合可能依然欠缺。如何把原创的东西变成主流、普世的文化可能就是现在的商业影视所面临的问题。

石黑曜:我认为一方面是原创电影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商业电影。并且目前影视滞后于文学,但其时间差却在逐渐缩短和拉近。

朱皮:影视和文学的时间差的缩短,我认为来自于资本运作的推力。如果有天科幻小说会和言情小说一样拥有更大的受众的话,那么影视与文学的距离会缩得非常短,资本也马上会投入进来。而现在中国的科幻作品需要足够成熟才可以,我们需要有更多的受众,才可以推到第三、第四级制作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推动身边更多的人来参与科幻作品的创作,金字塔底部的基数越大,塔尖出现精品的可能性才越多。另外我们也可以尝试制作纪录片,来培养更多的科幻受众。

科幻月刊《科幻方舟》征稿中,第四期的主题词是「穿越」,对我们来说,这个词代表着跨过某种边界,进入一个陌生的位面、状态或时空的可能性。我们期待读到你就这个主题创作的书评(《遗落的南境》?《球状闪电》?)、科普文章(黑洞?高尔基体?),或对相关幻想类视觉和互动作品(《黑客帝国》?《异域镇魂曲》?)的介绍。我们尤其欢迎对豆瓣阅读原创作品的评论文章。

(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稿酬标准:初次发表的作品,每千字 300~500 元;已在其他杂志或网络上发表的作品,每千字 100 元。稿库中的作品,如采用时没有在其他地方发表,视同初次发表的作品提供稿酬。

快到豆瓣阅读科幻月刊《科幻方舟》发表你的作品吧!来稿请发到邮箱 [email protected],有关月刊和稿件的问题也可发邮件到这个邮箱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收看现场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