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之声
一个50万医务人员关注的公众号,我们每天发布一个系列的医学基础知识精简总结、临床病例、最新临床进展以及各类专家的临床心得。我们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  【器械临床一起学】国家卫健委:禁止临床出现无 ... ·  4 天前  
Clinic門诊新视野  ·  雅培最新一代人工智能OCT平台落地中国医学科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之声

叫血,叫血,输了血恢复的快!

医学之声  · 公众号  · 医学  · 2018-10-14 17:55

正文

来源: 知麻糖


输血后病人恢复真的更快吗?



你,有木有碰过这种情况





输血后病人恢复真的更快吗?




输血中的血也就是血制品,

包含了异体的全血、红细胞、血小板、

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

血制品的来自于社会爱心人士的无私奉献,

收集来的血,都需要经过传染病的监测,

即使血液来源经过了层层把关,

一些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还是可能成为 漏网之鱼





由于“窗口期”和漏检率的存在,

绝对安全的血液仅占所有输血的 40% 左右,




输血不仅可能传播病毒

(HIV、HBV、 HCV等)

细菌、寄生虫(疟疾),

还可能传播朊病毒

(变异型克雅病vcJD),

就是疯牛病。

另外,输血还可能导致

急性或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出现同种免疫反应、免疫抑制、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等等风险。




所以,我们应该最大限度

提高输血决策,趋利避害,

才能让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转归,

减少血液传播性疾病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起来复习一下输血指征,

Hb<70g/L 时应考虑输用浓缩红细胞,

Hb>100g/ L 则不必输血,

Hb在(70~100)g/L 时应根据患者代偿能力

和脏器病变情况而定.


如氧的运输受到干扰、严重心肺疾患时,

可根据病情将指标提高至(90~120)g/L。

如果Hb< 709/L

但短期内能恢复的患者也可以不输血。

红细胞的生成周期时14天,

2周又有新的红细胞生成。



经常拿血的时候都是红细胞和血浆是一起拿,

其实对于凝血功能正常,INR正常时,

血浆对改善凝血并没什么用处。

如果你是想拿血浆来增加血容量,

那建议用人血白蛋白。




输血,对身体并不存在营养一说,

反而可能带来更多对身体弊大于利的事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