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个不一样的微信号:钛媒体 ( ID:taimeiti )
北美职场一些知名大公司的“热度”怎样?Google 还是 Amazon,中国工程师更偏好谁?这里是钛媒体记者通过Google Trends 找到的答案。
钛媒体记者 ︳丁诗贝
2015年,Google干了件大事,开放了Google Trends的实时数据,这意味着全世界人民从此共同拥有了一个巨大的、实时的数据库。
只要你有网络,又足够好奇,完全可以自行设定不同的时间、地区作为过滤条件,添加多达5个关键词或关键句,来比较他们的搜索热度。
Washington Post、Huffington Post等媒体都利用这个巨大数据库做过不少调查,题目包括“美国人民对哪个州最好奇?”“俄勒冈枪击案后,美国民众对于枪支的兴趣减退了”等等。
又一年的毕业季,钛媒体记者用Google Trends试验了一把,由Google提供的数据出发,观察了一下这几年北美职场一些知名大公司的“热度”。
大家都想去Google,Amazon有点“经济适用”
中国的软件工程师很爱用“FLAG”来代指几个美国著名科技公司,包括Facebook、LinkedIn、Amazon和Google;其中LinkedIn经常被人吐槽“都是因为大家太爱拼出一个词”才被强行加入。如今,这家曾经的独角兽公司也由于商业模式并不清晰而失去了当年一往无前的势头。
不过因为硅谷出名的高科技公司着实很多,记者在挑选例子的时候还是沿用了这四个公司的组合,另外添加了苹果这个偏硬件的公司作为一个比对项。
“FLAG”加上Apple
很显然,“美国人民最渴望进入的公司”这个名号,Google当之无愧。不管是将LinkedIn换成Microsoft、Salesforce这种以福利待遇闻名的老牌公司,还是Facebook、Uber、Airbnb、Snapchat这样的硅谷新贵(按相应成立和大规模发展的时间修改了搜索条件),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的搜索热度能超过Google。
不过进Google这件事的确越来越难了。
曾在Google工作多年、现在在硅谷创立了在线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Laioffer的Rick Sun向记者介绍道,大概六七年前,只要求职者的简历进了Google的内推(注:内部员工通过公司系统对HR进行内部推荐)系统,基本上都能有面试的机会。但现在,“就算很认真地写了推荐理由,简历都不一定能通过筛选”。早在今年2月的时候,Google就宣布2016-2017的校招额度已经全部用完了。
"FLAG"
对Google抱有美好憧憬并不影响大家脚踏实地、持续关注那些更有可能给出Offer的公司——假如把搜索的关键词改成“公司名称+Offer”,其他公司和Google夸张的差距一下子就缩小了。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大概就是Amazon这个公司了,在搜索“怎么才能进XX”的时候,它在过去五年内的搜索热度平均值仅仅是Google的1/6,但在搜索“公司名称+Offer”的时候,这个差距就变成不到1/2。把这个数据翻译成人话,大概是这样:
很多人都对怎么进Google有过兴趣,但是在真正的求职过程中,大家对于拿到Amazon offer更为自信——或者说,更多的人更加靠近拿offer那一步。
在2015年底的大规模招聘季节,搜索“Amazon Offer”的热度甚至大大超过了Google。
H1B和写代码这两件事,印度人比美国人还关心
来看看我们检索到的两张热度对比图:
H1B是一个美国政府为引进国外人才而设置的签证类别,可它在印度的搜索热度竟然比美国本土还高。
Software engineer career(以软件工程师为生)这个词组也是一样,过去五年里,美国与印度的搜索热度差别是27和100——100代表着全球这个词最高的搜索热度,而它出现在印度。单搜“Software engineer”,印度的搜索热度也比美国高很多,但是最高的地区是斯里兰卡。
这和有关ICC的种种“传说”不谋而合——印度的大型软件公司Infosys、TCS、Wipro等等,在美国提供不同阶层的信息时代的廉价劳力,以此贡献了每年印度接近10%的GDP。
最低等的工种是Programmer,几乎不需要懂怎么编写代码,只需要输入代码和跑代码即可,可以算是信息时代的蓝领工人。
而对于“可造之材”,他们往往会给求职者提供1-3个月的集训,一般是较为初级的前端(比如HTML、CSS等用来搭建网页的代码),然后靠修改简历、捏造工作经历来帮助求职者获得面试机会,有些甚至还会在在线测试的时候帮助求职者作弊。最终拿到工作邀请后,求职者只能获得由外包公司提供的薪水,这一般只是公司下发的真正薪水的1/2,剩下的都按照提前签好的合同进入了印度外包公司的腰包。2016年,印度的外包公司占据了美国IT外包市场大约67%左右的份额,这个市场总额大约是1300亿美元。
为了抵抗印度籍软件工程师大军,几乎所有的中国求职者都开始寻找各种助力。
比如通过校友网络寻找内推机会,“在求职的各种方式里,内推是最有效率的。” LinkedIn全球校园招聘负责人Emily Campana在一场北美职场讲座的讨论中说道,她还强调了建立自己LinkedIn档案和完善简历的重要性。
这场讲座上,她和Amazon、LinkedIn的前资深招聘官Ed Campana及Laioffer创始人Rick Sun讨论了北美职场上中国求职者面临的种种问题,认为一个有效交流的平台对于求职非常重要,“在了解大的科技公司在寻找什么样的人才、拥有一个互相支持的‘社区’以后,找工作的部分也许没有那么难。”Ed这样说。
除了这样的线下活动,Rick Sun创立的在线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Laioffer,也属于这类帮助北美中国求职者的平台之一,它和这些印度的外包公司还有些“针锋相对”的意思。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曾直接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中国人能做得比印度人更好。”
他的平台主要提升学生的硬实力——算法基础、数据结构、辅导他们做实际项目等等,辅以一个涵盖了北美大部分高科技公司的内推网络,提高学生拿到面试邀请和offer的机会。截止发稿,这个平台上拿到北美一二线科技公司offer的用户大概在1300名左右,Rick Sun表示平台上的学生最终获得工作机会的成功率达到80%。
Trump上台,中国工程师需要担心吗?
在关键词搜索的时候,相关查询里的内容也会提供不少额外的信息。比如在H1B的相关查询里,前10位中除了翻来覆去的H1B相关内容,只有Trump的名字异军突起。看来这位不走寻常路的美国总统的上任,的确让人们对于移民政策及相关工签政策有不少的担忧。
不过LinkedIn的招聘官表示,这个担心并不必要。“政策不会影响招聘,除非有法律禁止我们招聘中国学生,不然LinkedIn不会因为其他政策上的改变而限制自己的招聘计划。”Emily对钛媒体记者说。
而且Trump上台后对于H1B签证的种种攻击,主要也是在于对于这个签证的“滥用”与“造假”。此前USCIS(美国移民局)发出memo表示要加强审查的 “Computer Programmer(编程者)”这个职位,技术含量较低,和职位一般是“Software Developer(软件开发者)”的中国工程师们的关系也不大。
就算与政策无关,其实近几年,软件工程师们在北美找工作和职场发展也有了新的担忧。
“行业需求在增加,但是更多的转专业的人也在涌入求职市场。”Ed说道。“除此之外,这几年科技发展的太迅速了,公司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你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在职场上长期保有竞争力。”
“在任何职场上,视野和能力都缺一不可,”Rick Sun说道,“比如在iPhone出现后,看起来只是一个手机,但它最终成为了一个采集各种数据的终端、改变了人类社交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早期如果能看到这个平台的机会,就一定会事半功倍。”
在Rick Sun眼中,未来的十年到二十年里这样的重要平台,是人工智能——AI,他向钛媒体介绍,他在USC念CS博士时主要的方向是高效AI和搜索算法,8年前他就已经开始做无人驾驶的研究了。
据此前新浪科技对Rick Sun的专访报道,这位转行职业培训的AI工程师仍旧没有放弃研究,去年还发表了一篇AI论文。对于AI的重视与科研经验被他拓展到了平台的课程设置上,“我们希望帮助更多的中国工程师在AI时代做好准备,除了加强算法和数据结构等基础课程以外,现在的课程已经在从大数据、深度学习等角度覆盖AI行业里的先进科技领域,未来也会提供更多细分的课程。”(本文发自硅谷,作者/钛媒体驻硅谷记者丁诗贝)
一场规模最大的科技与艺术风暴即将席卷上海,扫码上图☝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报名。
微信推送太少,下个钛媒体App更及时
了解这个新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