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详细阐述了流感的症状、并发症、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提醒读者流感起病急,出现高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抓住治疗的黄金48小时。文章还强调了对高危人群如儿童、老人、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的特别注意,并提到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普通人与高危人群如儿童、老人、孕妇及慢性病患者需特别注意。
流感起病急,出现高烧(>39℃)、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准确鉴别需进行病原学检测,日常情况下可通过症状初步判断。
流感可能引发肺炎、心脏并发症、神经系统损害、肌肉损伤及中毒性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流感可能导致重型/危重型病例,少数情况下可危及生命。
流感发病后48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时间,应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针对高危人群。
48岁
中国台湾女星
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
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也再一次提醒我们:
流感≠普通感冒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流感 VS 感冒,如何快速判断?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根据抗原类型分为 甲(A)、乙(B)、丙(C)、丁(D) 四型。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变异,可引发全球大流行;乙型和丙型相对稳定,较少引起大规模传播;丁型主要感染动物。
准确鉴别否感染流感的方法是进行病原学检测(如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但在日常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症状来初步判断。
⚠️流感起病急, 如果出现高烧(>39℃)、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等症状,请尽快就医!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流感在全球每年可导致300万~500万的重症和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
这些流感并发症,要当心!
流感通常为自限性(靠自身免疫可逐渐好转并痊愈),少数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可发展成重型/危重型病例。
流感的高危人群:
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
孕妇、产后2周内人群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肺病)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典型表现是咳嗽伴呼吸困难、呼吸急速(> 24次/分)、缺氧和发热(>3天)。
除了肺炎,流感这些并发症也要当心:
流感如何治疗?
抓住黄金48小时!
专家提醒:流感发病后48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时间。
如果确诊流感,特别是高危人群,应在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研究表明,早期使用抗病毒药可减少重症和死亡风险达70%。
奥司他韦是目前最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这是一类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以阻止病毒颗粒释放和扩散,扎那米韦、帕拉米韦有相似疗效;玛巴洛沙韦是一种RNA聚合酶抑制剂,这些抗病毒药物都可以阻断病毒复制。
如何预防流感?
接种疫苗是有效的方法!
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或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每年的9月和10月通常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错过后整个流感季仍可接种,但保护效果可能有所降低。
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世界卫生组织会通过监测病毒突变情况,更新疫苗成分,确保疫苗对流行毒株有效。因此,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
流感疫苗接种后2~4周才会产生足够抗体,保护周期约6~8个月,在每年流感季节到来前接种,能有效减少感染和重症风险。
愿大家新的一年,都能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