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浪财经微信号,把
套
牢你的
股票代码
回复给
我们
,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哦!
来源:综合自叶檀财经、新财富、光远看经济
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两大目标貌似已经达成:
一是热门城市房价下降,三四线城市略有上涨;二是分化形成,去库存持续进行中。
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中,11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3个城市持平,分别为北京、杭州和成都;仅广州一城出现环比上涨。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基本止涨。据易居研究院对一二三线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数据进行简单算术平均计算,1月份,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增幅分别为0.0%、0.1%和0.4%。这是房地产历史上罕见的稳定的数据。
在楼市调控初现成果的同时,还应该继续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相关反应,这关系到未来房价的走势。小编依据以下市场数据反馈,对2017年房地产市场还是偏向乐观的。
第一,去库存效果明显,催生房地产企业补库存需求。
商品房库存去化一线城市更大,二线城市还可以,三线城市不可能增加,全国待售面积是负增长。2016年12月,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增速为-3.2%,较2015年同期(15.6%)低18.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待售面积自2016年8月以来负增长。
不过,2014年以来房地产库存已显著下降。官方房地产库存数据仅覆盖了已竣工但未出售的住宅,该数据显示库存仅小幅下降。
但是,市场更为广泛讨论的是包含了获得预售许可但未竣工项目的库存数据,该数据显示各线城市房地产库存均已明显下降(数据样本包括40多个大中城市)。
此外,另一个与库存相关的指标是在建面积,2016年在建面积相比销售、竣工和新开工面积也开始下降。不过,库存仍存在明显供需错配的问题。
第二,2016年房地产投资增速整体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较2013—2015年平均投资增速低4个百分点以上。
第三,调控并未大幅扭转购房者的买入预期。
据有关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对购房者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控措施出台后,50%购房者选择继续观望,待市场稳定后再考虑买房,30%本来没有购房计划的居民反而开始考虑购房,只有13.2%的人因调控政策放弃了购房打算。
第四,供给增加的可能性较大。
政府在房产调控中开始关注供给端问题。
我们坚定认为,经过去年调控的打压,一二线城市楼市的实际购房需求被人为压制了,而这必然引发后面的反弹,在房价恢复大幅上涨之前,现在正是买房的最好时机,也可能是很多人“够得着房价”的最后机会,中国房地产所承载的功能远丰富于“用来住的”单一功能。
一、房子在中国相当于另类的私产权,是财富的主要载体。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一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私产权,很多人买房时只看到了土地使用权小于等于70年的限制,但忽略了在没有真正“私有制”产权的中国,房子恰好扮演了另类私有权的角色,而且这样的权属相对够透明,交易极为灵活。这样的产权分配其实对于穷人积累财富极为有利,只要您有魄力、胆子大且脑子够活。
过去10余年因着房价走高中国上演了无数屌丝变中产甚至更高阶层的例子,这个和高考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争议不断,其实相对最公平!
计划经济时代,房子是分配的(农民无权参与分配),低房价时代遍地是穷人,社会资源的分配在很多隐秘领域悄悄进行,穷人根本无从参与。
试问,哪一种房价模式对穷人更公平?
居民收入和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是推动房地产建设热潮的两个最重要因素。1996年至2016年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2%,同期城镇人口增加了4.2亿。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推动了过去二十年人们对更大和更舒适居住条件的需求不断攀升。
住房制度改革和快速城镇化释放了大量需求,土地和房产迅速货币化,这受到了储蓄率高企和资本市场欠发达的推动。我国储蓄率高企(国民储蓄率接近GDP的50%、居民储蓄率约为可支配收入的30%),意味着有很大一部分居民储蓄还是以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过去二十年实际利率较低、有时甚至为负,这也鼓励居民将资产配置于房地产。
根据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研究中心的数据,北京、上海等城市居民财富的主要呈现方式就是房地产。
二、在房产税推出之前,现在是持有成本最低的时候。
中国的现行税制和激励机制鼓励居民购买并持有住房。除了重庆和上海等极少数试点外,中国并未推出全国性的房地产税,这意味着持有房产的成本几乎为零。再加上租金收益率很低,房产持有者往往宁愿将住房空置而非出租。对租金收益征税的税率很低、相当于营业税,而低于个人所得税。
根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表示,房地产税法草案已经完成,最快有可能2017年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他预测:“按照中央的部署,应该是在2020年前实施。还有4年时间。”应该讲现在是很好的购房时间窗口,但是有人会担心,现在买房将来不是被收房产税了吗?小编的回答是,
一,没见过世界上哪个国家因为房产税而导致房价暴跌的先例,美国是典型;二,现在是货币宽松的时代,这也是房价飞涨的最大外在因素。
在货币宽松阶段,房地产的投资收益远超过房地产税的时候,房地产作为避险工具,还会继续作为重要的投资工具。这一点可以参照1997年到2008年之前的美国房地产。
三、北上深的户籍限制和限购限贷政策人为的压制了房价的上涨趋势,未来这里的房子你更买不起!
比如,热点城市,特别是北京的学区房,惊人的价格很显然不是“居住”可以解释的。学区房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居住,而在于孩子获得的入学资格,是一张船票。这种船票的价值不是房子本身,而是房子与入学资格的捆绑导致的价值重估。
在中国,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大城市资源高度集中,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区。这是中国城市多年形成的资源分配格局,短期内也很难改变,这意味着大城市的中心地带仍然是福利高地,这些房子都具有稀缺性,买这些地带的房子已意味着赢得了稳定而高回报的投资。
至于买哪些地区的房子,小编只推荐超级都市圈,尤其是围绕一二线热点城市及其周边外溢地区,涵盖了54321(单位万/平米)的各种价位选择。北上广深自不必说,天津、杭州、苏州、南京、重庆、成都、厦门、长沙、武汉、郑州等城市都是可以选择的投资标的。
中产梦是绝大多数国人的梦想,而实现它需要坚实的财富基础,单纯依靠人力的努力最多就是落得小康,因为工资的增速想赶上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8年的世界性货币持续宽松带来了货币超贬的后遗症,8年来世界的中产人口不是增加了,而是减少了很多,这也是特朗普上台、欧洲政局极右复苏的根本原因。
中产这趟车是越来越难以搭上,现在有一条最佳的路径仍旧摆在了您的眼前,而很可能这是最后的机会。
实体经济如何破局?李彦宏宗庆后李东生等大佬有话说!今晚7点,不见不散。
来源
:综合自叶檀财经、新财富、光远看经济
本文编辑:钟艳蓉
推荐阅读:
谁是中国经济的元凶?它曾让日本30年不得翻身!
此刻,在房价的十字路口,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深圳亿万富豪炒房破产的血泪教训,死于高杠杆,倒在黎明前!
版权说明: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众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投稿及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