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浮萍 ;来源 | 文娱商业观察(ID: wenyushangyeguancha)
万达电影年报虽然姗姗来迟,但是却给我们带来了复杂的惊喜。
从财报数字上看,万达电影业务在2017年表现还是不错的。其营业收入
132.29亿元
,相比于2016年的112.09亿元增长18.02%;实现净利润
15.16亿元
,相比于2016年的13.66亿元增长了10.92%。
在横店影视、上海电影、大地院线等公司院线业务盈利能力都下滑的背景下,万达电影仍然能够保持着不错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速度,是难能可贵的。
虽然业绩是好的,但是万达电影这几年持续高速扩张的隐患开始显现出来,反映在报表中就是毛利相比于2年前几乎是腰斩、单银幕产出也严重下滑……
2018年,卯足了劲的万达仍然要高速扩张,计划在现有的国内4134块银幕基础上,再新建100家左右,这意味着很可能2018年毛利和单银幕产出等核心数据还要进一步下降。
年度超过15亿元的净利润,万达电影挣钱能力远超其他影视公司,成为
A股影视公司中的盈利王
。
都说王健林特别豪爽,在给钱用人这方面一点都不吝啬,万达的很多子业务公司人员的薪水都是领先于同行的,但是万达体系内的工作强度、KPI考核也是无情的,这导致很多高管虽然高薪也留不住,人事变动相对频繁。
万达体系内高管到底有多高薪?万达电影到底能够给到高管多少?
答案是
千万年薪
,一点都不夸张。万达电影2017年公布的高管薪酬数据,总裁曾茂军当年税前报酬总额为977.5万元,执行总裁刘晓彬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31.8万元,都十分接近千万元的数字。
并且上涨的幅度很快。根据资料,曾茂军2015年的税前报酬为600.28万元、2016年进一步上涨到900万元,上涨幅度达到50%;待到2017年达到千万元的历史新高。
高管千万元年薪,这是个什么概念?
这个数字
超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新三板影视公司
,也就是说大部分中小体量的影视公司辛辛苦苦一年也挣不到一千万。
不过你千万别以为万达对所有高管都是这么大手笔的,近千万的年薪只有总裁和执行总裁两人,剩下的副总裁相差巨大,都是
平均接近200万元
,但仍然是其他上市类影视公司的2-3倍。
不仅给高管大方,万达电影回馈股东依然很大方。2017年年报显示,以11.74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
这意味着万达电影要拿出2.35亿元的现金派发给股东,以王健林父子控制的万达投资持有万达电影接近60%的比例来看,王健林父子这次分红金额轻松
过亿元
。
万达电影业绩一片向好之势下,不是没有忧虑,我们发现
万达的观影收入也就是电影放映收入的毛利率持续走低
。
根据历年的资料信息,2015年万达电影的毛利率尚且能够维持在25%左右,但是到2016年进一步下跌到17.35%,待到2017年,这一数据更是达到历史罕见的
12.06%
,这说明观影收入的盈利能力正在下降,两年时间下滑了超过
50%
。
别以为万达毛利率下降到12.06%已经很低了,整个中国院线市场,毛利率比这还要低更多。
根据资料,横店影视的2017年放映端毛利率仅为4.66%,相比较于2016年的10.01%下降5.35%;大地院线的毛利率只有5.01%,相比较于2016年仍然是下降的;最惨的上海电影院线业务毛利竟然是负5.5%。
根据上海电影的数据,电影放映收入6.58亿元,而成本却高达6.94亿元,意味着2017年其电影放映业务是亏损的。
与毛利持续走低相似的是,
万达电影院年单银幕产出也持续走低
。
根据数据计算,2017年万达电影的年单银幕产出为
170.78万元
;2016年这一数据为198.27万元,这意味着2017年单银幕产出下降约14%。
因为万达在国内影院市场以高端观影为主,其单银幕产出并不能代表大众影院的水平,国内其他公司的单银幕产出情况如何呢?
横店影视在2017年披露的招股书中透露,旗下资产联结型影院年单银幕产出2015年为157.39万元;2016年进一步下降为131万元;2017年则再次下降至118.82万元,数据一年比一年难看。
单银幕产出是衡量院线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与毛利率配合可以印证出目前中国院线大扩张背景下,影院盈利能力严重下降的事实。
道理很简单,
中国院线这几年经历了投资热,扩张的速度大大超出票房的增长速度,导致很多电影院其实是入不敷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