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编辑部 | 隐饮
用电影治愈生活。
当地时间1月16日,著名导演、编剧大卫·林奇去世,享年78岁。
他的家人通过facebook宣布了这一消息,“我们怀着深深的遗憾宣布他的离去,世界破了一个洞,但正如他会说的那样,‘把目光放在甜甜圈而非那个洞上'。今天是美好的一天,一路天空蔚蓝、阳光照耀”。
听到这个消息,无疑让众多电影人和影迷心碎。
大卫·林奇是当代美国非主流电影的代表人物,影迷们所熟悉的《橡皮头》《象人》《蓝丝绒》《我心狂野》《妖夜慌踪》《穆赫兰道》《双峰》等作品,无不充满着华丽、阴郁、诡异和先锋的气息,他的前卫、独立有目共睹,几十年不改本色。
大卫·林奇以独树一帜的影像风格,为电影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曾获得4次奥斯卡提名并拿下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还曾斩获戛纳金棕榈&最佳导演、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等荣誉。
超现实主义象征、荒诞的气质、冰冷的氛围以及反映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焦虑,都是大卫·林奇作品的标签。
他用充满现代意识的个人美学风格,在银幕上书写着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对个体的人文关怀。
他对电影和艺术的热爱,从来不曾停歇。
2024年11月,林奇曾向外媒透露自己患了肺气肿,状况不理想,需要用辅助氧气管才能在房间内进行走路等活动。
但在去世的前两个月,他还想继续拍电影,他说自己喜欢待在片场,愿意尝试以远程执导的形式来拍摄电影。
受到近日肆虐的洛杉矶山火影响,林奇被迫离开平时的住处,搬到新居后病情恶化。
从拍《穆赫兰道》开始,林奇就喜欢坐在导演椅上冥想开脑洞,吃着甜甜圈或者樱桃派。
那时候导演们拍电影,最后都会让观众知道这是一个梦,只有他反着拍,只拍梦,然后告诉大家,梦就是生活,生活也恰似一场梦。
这位谜一般的导演曾说:“我喜欢拍电影,因为我想进入另一个世界。我想迷失在另一个世界中。”
大卫·林奇创造的影像世界,恰似一个又一个华丽奇诡的梦境,值得影迷们流连其中,反复回味。
如今,他自己已经深深坠入那个梦中。
在斯皮尔伯格传记电影《造梦之家》结尾处,大卫·林奇曾这样说:
“当地平线在顶部,会很有趣;当地平线在底部,会很有趣;当地平线在中间时,就无聊死了。”
大卫·林奇从不拍那些“地平线在中间”的电影,他的小众趣味与先锋前卫风格让他成为最不循规蹈矩,也最有趣的导演。
大卫·林奇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多位电影人表示悼念。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说:“世界将怀念如此原创和独特的声音。他的电影已经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且永远都会。”
《穆赫兰道》女主演娜奥米·沃茨发布长文悼念大卫·林奇,我们从中感到了娜奥米的悲痛。
“我的心碎了,我的老友戴夫,没有他,世界将完全不一样。影响我的不仅仅是他的艺术,他的智慧、幽默和爱让我对自己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特殊信念。他通过精湛的叙事技巧,邀请所有人窥探这个世界,让电影获得了提升,激励了全球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
《穆赫兰道》另一位女主角劳拉·哈灵也发文悼念大卫·林奇:“亲爱的大卫,所有接触过你的艺术家和人都会哀悼你的离去,但我知道你正在天堂创作电影、写作、绘画和冥想。天堂欢迎你的灵魂进入永恒的极乐世界。再见了,我的朋友。愿你安息,老友戴夫。”
《蓝丝绒》《双峰》主演凯尔·麦克拉克伦说:“世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我失去了一位亲密的朋友,他为我幻想未来,允许我在我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世界旅行。”
“大卫,我永远被你改变,永远是你的凯尔。谢谢你所做的一切。”
导演詹姆斯·古恩说:“安息吧,大卫·林奇。你启发了我们很多人。”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导演表示:“我非常震惊心碎,无法用言语表达失去伟大的朋友大卫·林奇带来的深切悲痛。”
《美丽心灵》导演朗·霍华德也发文悼念,“他是一个优雅的人和无畏的艺术家,他跟随自己的内心和灵魂,并证明激进的实验可以产生令人难忘的电影。”
除了圈内多位电影人,还有NASA也向大卫·林奇导演送上深深的怀念之情。
“我们将继续探索超凡与未知。我们将不关注于失去,而是专注于我们与您共享这个星球的岁月中得到的东西。我们会在梦中见到您。”
回顾大卫·林奇的艺术生涯,不难发现他从小就有非同寻常的创作天赋。
1946年,大卫·林奇出生于美国蒙大拿州密苏拉,他成长在一个条件不错的中产阶级家庭,尽管不缺朋友,可是他喜欢孤独一人,在大自然、在花园里看昆虫蠕动——
“只要稍微进一步观察这个美丽的世界,会发现,樱桃树上有树脂渗出来,黑色、黄色,无数只蚂蚁就趴在上头。”
《蓝丝绒》开场的高反差对比
他并没有通常我们所认为的那种童年阴影,而恰恰是因为童年太美好太完美了,所以他能够更敏感地发现其中腐烂、异化的另一面。
1977年,大卫·林奇以处女作《橡皮头》一鸣惊人,他的风格一度被认为是怪异和难以理解的。
1980年,他拍摄了第一部主流影片《象人》,在评论和票房上大获成功,更获得了奥斯卡的青睐。
野心勃勃的大卫·林奇,很快便把著名科幻小说《沙丘》搬上了银幕。
1990年,他凭借《我心狂野》摘下了戛纳金棕榈大奖,奠定了准大师的地位。《蓝丝绒》《史崔特先生的故事》《妖夜慌踪》《穆赫兰道》,他的作品表中几乎每部作品都能显露出他在电影史上的份量。
而在很多影迷心里,《穆赫兰道》无疑是大卫·林奇导演的集大成之作。
《穆赫兰道》,2001而经历了时光的打磨,这部影片的经典地位也越来越高,先是被《电影手册》评为新世纪头十年十佳电影之一,位列BBC评选的“21世纪最伟大电影100部”榜首。
《穆赫兰道》以“难懂”与“烧脑”著称,在它天鹅绒般优雅的外表下,曾有无数人曾试图解读这部电影的确切意义,但无论被解读多少次,始终蕴藏着极其晦涩荒诞的神秘内核。
那些没头没尾的人物、纷繁吊诡的场景、扑朔迷离的事件,以及蓝色钥匙、牛仔、黑脸乞丐等充满神秘主义气息的视觉符号,都让影片呈现出万花筒般迷幻深邃的色彩。《穆赫兰道》的迷人之处在于,它带给了观众游走于理性与非理性边缘的观看体验,导演喜欢打破常规逻辑顺序,用碎片化记忆或意识流的形式展现人物经历。作为观众,我们自然需要对文本做出理性诠释,情不自禁地对影片中各种视觉符号进行联想和解读。
但影片奇诡的氛围、含混的细节、形式感十足的视听语言,又驱使着我们放弃理性思考,全身心投入到大卫·林奇所精心构筑的感官迷宫之中,尽情体会影片的虚无苍凉底色。2001年戛纳电影节,大卫·林奇与《穆赫兰道》主演娜奥米·沃茨和劳拉·哈灵正如影片中弥散着的滚滚浓烟,大卫·林奇把每一代看过《穆赫兰道》的观众都弃置于庞大的叙事迷宫之中,任由他们去摸索,去联想,去解读。《穆赫兰道》是一部无法被复制的电影,注定名垂影史。除了《穆赫兰道》之外,大卫·林奇创作的电视作品《双峰》,也被众多影迷津津乐道,甚至对整个好莱坞影视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这部剧是美国90年代最为着名的电视剧之一,曾荣获1990年美国电视评论协会大奖,1997年美国金球奖最佳男女主角奖,1991年美国艾美奖等多项大奖。诞生于1990年的《双峰》,都出自大卫·林奇(右)之手大卫·林奇与电视泰斗马克·弗罗斯特共同创作的电视剧《双峰》首次亮相于1990年,这个谋杀悬疑情景剧发生在一个小镇,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怪人,在当时实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迅速点燃了观众的想象力。
《双峰》是大卫·林奇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重新定义了电视剧集的形式,还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叙事方式——将悬疑、谋杀等多种元素融为一体,还融入了怪异的角色和另类的幽默,以及超自然和恐怖的元素。
大卫·林奇与陈冲中国观众熟悉的演员陈冲,也参演过大卫·林奇的《双峰》。
2019年,陈冲曾回忆出演这部戏时的经历:“当时导演有个女朋友,是非常有名的模特伊莎贝拉·罗西里尼,当时这个角色是写给她的,讲一个小地方突然来了一个闯入者。但后来导演跟她分手了,她不演了就找到了我,也是外来的闯入者。所以要是他们没分手,我就没这个戏了。”
在接下来的多年中,粉丝们执着热情一直让《双峰》的精神永存,更多全球各地的新观众,都发现了它令人眼花缭乱的情节转折带来的乐趣。
2017年,在25年后《双峰》第三季重启。当年,时光君还独家采访到了大卫·林奇导演本人,详情请看这篇《25年后,我们又回到了这座让人不寒而栗的小镇》。
当年71岁的导演,和我们足足聊了50分钟,包括《双峰》的回归、如何追求心中所想、电影中静谧的重要性、以及《双峰》标志场景之一“小红屋”的起源。
在拍完《双峰》续集篇之后,大卫·林奇在洛杉矶过上了息影后的平静生活,他一直没有停下创作,而每天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一个人画画。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大卫·林奇还是个出色的画家兼摄影师,他在美国做过属于自己的绘画作品特展,展出了从学生时代至今的近百幅独立画作。
大卫·林奇的画作
不夸张的说,林奇的短片与画作,比他的电影更加富有视觉冲击力和想象力,或者说,那才是“林奇主义”/“林奇风格”的起点。
大卫·林奇很喜欢坐在椅子上冥想,然后借着半睡半醒的神游状态任由一系列画面涌来。
这些画作以及电影,正是各种潜意识画面或梦境的直接反应,所以,林奇对自己的作品通常不愿做解释,更拒绝给出直接的答案。
今天,最会造梦的导演大卫·林奇导演离开了我们,但我们仍然可以在他的电影、剧集和画作中尽情徜徉,做一场关于艺术的绮丽之梦。
洛杉矶大火让恐怖片这幕重现!
刷完这15部反诈骗电影,愿你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