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震惊你
每天分享有趣的历史故事,民间野史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探讨人生哲理,内容涉及国学要义,艺术欣赏,怀旧经典等等。 交流QQ1220398097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六神磊磊读金庸  ·  ​最近看烂片的痛,被《哗变》一把治愈了 ·  2 天前  
鱼羊史记  ·  56岁唐玄宗娶22岁儿媳杨玉环。新昏夜,杨玉 ... ·  11 小时前  
唐诗三百首  ·  “唐宋八大家”的经典名句,诗词造诣令人惊叹! ·  20 小时前  
唐诗三百首  ·  “唐宋八大家”的经典名句,诗词造诣令人惊叹! ·  2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震惊你

古装剧从小就误导我们最多的一句话,说了些什么?

历史震惊你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4-27 17:03

正文

点题目下方 历史震惊你 关注中国顶尖文化平台

来源: 历史大学堂

微信号:oldmanno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你被影视剧骗了


文:莫阑珊


每个人应该都多多少少看过古装剧吧?尤其是喜欢历史的朋友们。


古装剧中,基本上都有宣读圣旨的情节出现,每当太监或者是钦差大臣们宣读圣旨的时候,前面都会加上这样一句话: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然后才说出圣旨的内容。


虽然不一定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看得多了,也就慢慢习惯起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认为这句话是宣读圣旨时应当有的。


然而,真的是如此吗?


如果你认为是的话,告诉你,那就是你被那些不够严谨的影视剧骗了。



其实,这“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被用于所有的圣旨中,而且,它的意思也并不是大家理解的那个意思。


我们先来看一段文字:



“今睿宗元宗。既已祧去。又文敬等七太子。其中亦有追赠奉天承运皇帝之号。皆已停废。则让皇帝之庙。不宜独存。臣等参详。伏请准中书门下状。便从废毁。沿情定礼。实为协宜。制从之。”

这段话选自《唐会要》中的卷十九,“让皇帝庙”这一条记载。


这是有关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最早来源的官方史书资料。


当然,关于这句话最早来源的问题还有待考证,但不管是什么时候,都不妨碍我们去理解这句话。


我们可以从文字中看到,“奉天承运”这四个字其实是唐朝太子去世之后别人给追封的尊号,被用于加在称号前面,也就是说,他是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遵照上天的旨意而且承载运世之道的皇帝,是对于其人政绩和责任的一种赞赏。


这样看来,“奉天承运”这四个字并不应该是单独的形容词,它应该和名词连起来,用来表示一个有特别尊号的人。


所以,我们也就可以知道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并不应该读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应该读成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是奉行天命的皇帝说的话,而不是为了奉行天命,皇帝这么说。


而且,这八个字,大多数的时候只用于被尊称为“奉天承运皇帝”的人颁发圣旨时候的前缀,更多的时候,皇帝颁发圣旨的前缀只用了“诏曰”,或者是“皇帝诏曰”这几个字。


看看吧,你是不是被古装剧骗了好多年?



而且除此之外,也并不是每一个朝代对于这句话都有相同的用法。


且再来看一段文字:



“以故《祖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遇亲王尊行者,必手秉此圭,始受其拜。以至臣下诰、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运皇帝’。”太宗继之,一切封拜诸功臣,必曰“奉天靖难”。其次曰“奉天翊卫、奉天翊运”。至列圣所封者,无论为功勋,为恩泽,为文武,亦必“奉天”为号,至今不改。”

这段话选自《万历野获编》,卷一的“更正殿名”这一条记载。


这段话的意思很好理解,明太祖朱元璋继位之后,把自己称为“奉天法祖”,就连平时大臣们上朝时手里拿的玉珪上都必须刻上“奉天法祖”这四个字,并且规定,今后所有的圣旨下达都要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作为前缀, 太宗继位之后,进一步完善了这个规定,并且将这样的习惯保留了下来,一直被沿用到后来清朝灭亡。


可见,朱元璋对“奉天”两字真是情有独钟。

所以,我们都可以很清晰地看出,

明朝之前,原本“奉天承运皇帝”这个前缀并不是被用于圣旨上,而仅仅是对于皇帝的一个称号,或者是书写史书的时候,描写皇帝说的话所加上的前缀。


但是在明朝的时候,由于朱元璋对于这个称号的特别偏爱,所以,在圣旨的前面加上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影响后世。


也就是说,这八个字是在明清时期颁布圣旨的时候才有可能听到的,其他的朝代都极少会用。


如果在某个唐朝宋朝的古装剧中出现了这样的话,很明显是不正确的。



其实,关于这圣旨的前缀,每个朝代都不一样。


比方说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中的“门下省”是为皇帝审核政令、复阅公文的机构,皇帝的圣旨,必须经过门下省的批阅才能够颁布,那么在唐朝的时候颁布圣旨,一般都是用“门下”两个字开头,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的圣旨,开口就是 “门下,天下之本……”。


除此之外,还有些时候则会用 “大唐皇帝令,……” 来作为前缀,《旧唐书》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总之,绝不可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再比方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书•元帝纪》中有“爰暨世祖,应天顺时,受兹明命。”的记载,那时候的圣旨,也是大多数以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来开头,意思是顺应天道时局,给你下达这样的命令”。


汉朝的时候,还没有“圣旨”的叫法,所以皇帝颁布政令的时候,一般以“某年某月某日”开头,比如刘备在颁布的时候就是: “建安二十六年夏四月丙午,皇帝臣备,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只……”


还有蒙古的时候,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最高的神仙是长生天,而皇帝在颁布圣旨的时候喜欢用 “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 以此表现蒙古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




由此可见,我们对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的误解还是很深的。


所以,下次,如果再看古装剧的时候,就可以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当看到太监或者钦差大臣在读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时候,你就可以很确定地说:“他这样的读法是错误的!”

文章配图来源《步步惊心》

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删除, 或支付稿酬。 谢谢。Q12203980097

为你精选10个优质微信号给你生活的养料,喜欢就长按关注。

圣盏堂

jianteabowl

读史知今

iiihistory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古典与文化

iiiclassical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读书智

idushuzhi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经典读物

JDDWWX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她阅

SHE-READ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吃喝玩乐爱北京

CHWLABJ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国学文化与生活艺术

GXWHYSHYS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