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俊华: 《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7页。
[2]张连: 《中国戏曲舞台美术史论》,上海: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第315页。
[3]李曰训: 《山东章丘女郎山战国墓出土乐舞陶俑及有关问题》,《文物》,1993年第3期。
[4]田彩仙: 《汉魏六朝文学与乐舞关系研究》,上海: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273页。
[5]黎孟德: 《中国艺术史》,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73—174页。
[6]石观海: 《宫体诗派研究》,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6页。
[7]见白居易《时世妆》一诗:“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8]《张协状元》十一出,丑曰:“我恁地白白净净底……”末曰:“只是嘴乌。”又二十七出丑曰:“愿我捉得一盝粉、一铤墨,把墨来画乌嘴,把粉去(面)门上画个白鹿。”可见丑角是画乌嘴的。
[9]北宋地理学家朱彧的《萍洲可谈》卷二:“先公言使北时,使耶律家车马来迓,毡车中有妇人,面涂深黄,红眉黑吻,谓之佛妆。”
[10][南陈] 徐陵编,(清) 吴兆宜注,(清) 程琰删补: 《玉台新咏笺注》,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80页。
[11][南陈] 徐陵编,(清) 吴兆宜注,(清) 程琰删补: 《玉台新咏笺注》,第415页。
[12][宋] 郭茂倩辑: 《乐府诗集2》,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第364页。
[13]李芽: 《脂粉春秋: 中国历代妆饰》,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年,第84—87页。
[14]胡光舟、周满江主编: 《中国历代名诗分类大典3》,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81页。
[15][清] 彭定求: 《全唐诗10》,延吉: 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437页。
[16][清] 彭定求: 《全唐诗7》,延吉: 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67页。
[17]白高来、白永彤编著: 《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唱和诗编年集》,沈阳: 白山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18]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 《酒泉十六国墓壁画》,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67页。
[19]朱彦霖: 《浅析苏思勖墓壁画〈乐舞图〉》,《教育观察》,2017年第21期。
[20]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宣化辽墓壁画》,北京: 文物出版社,2001年。
[21]张连: 《中国戏曲舞台美术史论》,第315页。
[22][宋] 张炎撰,葛渭君、王晓红校辑: 《山中白云词》,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19页。
[23][元] 脱脱: 《宋史·五行志》,北京: 中华书局,1977年,第1429页。
[24][元] 夏庭芝著,孙崇涛、徐宏图笺注: 《青楼集笺注》,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225页。
[25]谢柏梁: 《中华戏曲剧本集萃: 元杂剧卷之集合篇一》,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2020年,第161页。
[26]隋树森编: 《全元散曲(下册)》,北京: 中华书局,1991年,第1110页。
[27]山西省博物馆: 《宝宁寺明代水陆画》,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62页。
[28]廖奔: 《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年,第202页。
[29]郭汉城总主编,张宏渊主编: 《中国戏曲经典》(第二卷),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6页。
[30]郭汉城总主编,张宏渊主编: 《中国戏曲经典》(第二卷),第130页。
[31]郭汉城总主编,张宏渊主编: 《中国戏曲经典》(第二卷),第208页。
[32]胡道静等: 《道藏要籍选刊(六)》,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年,第639页。
[33]刘新文: 《元曲精粹赏析》,北京: 华文出版社,2013年,第122页。
[34]李汉秋: 《关汉卿名剧赏析》,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15页。
[35][元] 陶宗仪著,文灏点校: 《南村辍耕录》,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第321页。
[36]宋俊华: 《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第83页。然而,关于化妆的细节提及得还非常少。
[37][明] 汤显祖: 《牡丹亭》,北京: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第21页。
[38]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第31页。
[39]赵山林: 《历代咏剧诗歌选注》,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232页。
[40][清] 佚名: 《审音鉴古录》,北京: 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67、137、253、400、420、439、697、746、881页。
[41]有关勒头的历史沿革及操作方法的详细论述可参考林佳: 《以形传神,臻于至善——戏曲“勒头”的探析》,《服饰导刊》,2022年第4期。
[42]《同光十三绝》是晚清画师沈容圃绘制于清光绪年间的工笔写生戏画像,该画作参照清代中期画家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中的戏曲人物,用工笔重彩绘制而成。该画绘有老生、武生、小生、青衣、花旦、老旦、丑角,均是画家选择的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徽调、昆腔的徽班进京后扬名的13位著名京剧演员。
[43]清人蕊珠旧史所撰《梦华琐簿》云:“俗呼旦脚曰‘包头’,盖昔年俱戴网子,故曰‘包头’。”
[44]中国戏剧家协会编: 《梅兰芳文集》,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第331页。
[45]《梦华琐簿》云:“闻老辈言,歌楼梳水头,踹高跷二事,皆魏三作俑,前此无之。故一登场,观者叹为得未曾有,倾倒一时。”
[46][清] 沈起凤: 《谐铎·南部》,上海: 大达图书供应社,1934年,第130页。
[47][清] 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序》,张次溪: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上)》,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第55页。
[48]梅绍武: 《我的父亲梅兰芳》,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第48页。
[49]杨连启: 《清升平署戏曲人物扮相谱》,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年。
[50]徐慕云: 《梨园外纪》,北京: 三联书店,2006年,第119页。
[51]周信芳: 《皮黄运动话“东方”》,《梨园公报》,1930年9月刊。
[52]杨连启: 《清升平署戏曲人物扮相谱》,第215页。
[53]梅兰芳: 《舞台生活四十年》,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第224页。书中介绍说:“我祖父表演的时代,不用说,正是这种贴法。就连陈老夫子的早期,也还是‘大开脸’呢。等我搭大班演唱以后,才慢慢地有了变化,就往当年闺门旦贴片子的路子上改了。”
[54]梅兰芳: 《舞台生活四十年》,第224页。
[55]梅兰芳: 《舞台生活四十年》,第224页。
[56]周健尔选编: 《艺苑漫步·伊兵与戏剧》,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第279页。
[57]梅绍武: 《我的父亲梅兰芳》,第77—78页。
[58]梅兰芳: 《舞台生活四十年》,第250页。
[59]吴晓铃、马崇仁编: 《马连良艺术评论集》,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第104页。
[60]原来的老艺术家由于时代原因没有能够留下视频录像,只留下了原声,为了弥补这种遗憾,由后辈艺术家配像,结合原声表演,重新制作,再呈现在舞台上的这种戏曲表演形式就叫做音配像。
[61]就是精选当代优秀中青年演员的代表剧目,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先在舞台取像,然后在录音室根据录像配音,最后再由演员本人为自己的录音做音配像,经过复制合成,使音和像都达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