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凭栏欲言
同样遭受冲击,为什么90年代日本一线房价受创最深,而伊朗(德黑兰)和俄罗斯(莫斯科)一线房价一直涨?
01
背景差异
1)
汇率差异。
日本在泡沫爆破之后仍然维持了汇率稳定,而俄罗斯和伊朗汇率暴跌。俄罗斯卢布与美元当前换算比率是74.5:1,这已经是去掉三个0之后的价格,按照旧卢布,卢布与美元的比价为74500兑1美元。伊朗今年宣布将10000里亚尔换为1土曼,去掉4个零。土耳其、委内瑞拉货币去零屡见不鲜,土耳其新里拉与旧里拉比值为1:1000000,去掉6个零。
2)
通胀差异。
日本泡沫爆破之后通胀很低,伊朗和俄罗斯通胀率奇高。
3)
权利中心差异。
如果权利中心有能力调动更多的资源投入一线城市,就会带来更多机会,就会对人口和资金流动产生虹吸作用。
房价泡沫体现于房价与物价的背离。
房价泡沫的消解,要么物价向房价靠拢,要么房价向物价靠拢。
日本是房价向物价靠拢(房价暴跌);
德黑兰、莫斯科是物价向房价靠拢(物价暴涨)。
02
房价的解剖
与股票一致,房价上涨(或下跌)由双重因素驱动。
1)
经济(就业机会)的租金
,类同股票的每股收益。房租本质是一种(当地)就业机会的租金。就业机会多的地方,人员涌入,资金充盈,房租就高。
2)
预期
,(类同股票市盈率)。利率越来越低的趋势,会提高资产折现率。就业机会租金越来越高的趋势(具有成长性),会放大市盈率,驱动房价上涨。
房价涨不涨,最本质的
驱动就是当地就业机会,其次是利率趋势。
利率有没有越来越低的趋势?本地机会多不多?能不能持续吸引人员流入?
支撑房价当然靠人口流入。
直言不讳,增加劳动力供给!
但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增加劳动力供给?
03
拟合模式选择
1964
年-1981年,美国经济规模增长了5倍,但道琼斯指数从874.12变为875,几无变化。美国股市与经济的背离,用了17年时间重新拟合。
有背离就有拟合,这是一种必然。
但为什么同样都是拟合,日本选择
房价暴跌模式
,而德黑兰和俄罗斯
选择物价暴涨模式?
撇除一些
不好讲
的主观因素,从客观因素来看,就是因为日本有外汇。
有存量(外汇储备),有流量(创汇能力,海外另造了一个日本)。
日本资本管制放开,放水会刺激资金购汇外流,大量外汇的存在使得
日本无法将水拦在境内
。从而无法选择以水量支撑房价,被迫选择房价暴跌模式。
而伊朗和俄罗斯外储较少,即算大量放水,也没有足够的外汇可供兑换,资金无渠道购汇自然就无法外流,
从而成功将水拦在境内,
可以选择物价暴涨模式。
有没有条件将水拦在境内,决定了拟合模式差异。
04
一线房价的殊途
为什么冲击袭来,日本一线城市受创最深?而莫斯科房价一枝独秀?
背后的差异是机会,权力中心所赋予的机会!
一个地方只要有机会,小渔村也可以成为一线城市。机会越好,越多人聚集,越容易产生分工的细化,这又提高了劳动效率,进一步驱动城市规模成长。
但机会租金(房租等)会抢走劳动效率提高的大部分成果,当机会租金上涨超过劳动效率提高之时,人员涌入就不再有利可图,城市规模扩张就会停滞。
一线城市本身代表了最多的机会,同时也代表最高的机会租金。
利弊相依,当经济下滑趋势形成之时,首当其冲的也是一线城市。就业机会下降(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和高昂的机会租金,迫使一些人离开城市,这又影响分工(工厂难以招到合适的人),于是,
反复杀跌循环开启。
假如到处都很难找到就业机会,人员当然会流向机会租金最低的地方,而一线城市租金最高。这决定了,
正常情况下,一线城市房价受创必然最深,正如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