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单反摄影技巧
????分享照片与拍摄技巧,推荐优秀摄影师及作品, 摄影初学教程、摄影观察与评论 ,让你在摄影道路上能够不断的成长,每天摄影技术贴,交流摄影经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图虫APP  ·  OpenSeeGallery|蔡嘉辰:Fra ... ·  13 小时前  
Thomas看看世界  ·  风光摄影四大流派!2024年度风景摄影年赛获 ... ·  昨天  
摸摸艺术书  ·  布列松经典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文版来了! ·  2 天前  
色影无忌  ·  SLR Magic 50mm ... ·  3 天前  
蚂蚁摄影MaE  ·  会拍照和不会拍照,差别到底有多大?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单反摄影技巧

风光摄影的5大秘诀,赶紧收藏

单反摄影技巧  · 公众号  · 摄影  · 2017-07-26 16:51

正文


山景


风光摄影,不得不提的便是山景的拍摄,也可以这么说,提到风光摄影,往往,我们的第一想法便是巍峨的高山,然而由于山脉大多连绵不绝,体积宏大,因此想要拍摄出精彩的山景照片,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选择视野开阔的位置拍摄


若是想要拍摄出精彩的山景作品,拍摄位置的选择至关重要。我们在拍摄前便需要耐心寻找好最佳的拍摄位置。


一般情况下,我们多会选择那些视野开阔的位置进行拍摄。需要注意的是,视野开阔,并不是局限在较高的位置,还可以是山脚下较为空旷、开阔的地方。

16mm  f/11  1/640s  100

拍摄山景时,选择视野开阔的位置进行拍摄,可以将由近及远的景物层次丰富地展示出来


画幅选择


拍摄山景作品时,选择不同画幅进行拍摄,会较为直观地影响照片的最终效果。


通常情况下,在拍摄大场景风光时,为了囊括更广大的场景,拍摄者会选择横画幅进行拍摄;想要表现场景中的空间感时,可以选择竖画幅进行拍摄。当然,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选择文艺气息浓郁的方画幅进行拍摄。


另外,想要表现较为广阔的场景时,还可以拍摄一组连续可以拼接在一起的照片,以在后期中制作接片效果的作品。

30mm  f/7.1  1/400s  100

方画幅的山景,使照片更显文艺范儿

20mm  f/9  1/600s  100

借助竖画幅拍摄山景,可以突出强调山脉的高大与纵深感

24mm  f/11  1/800s  100

借助横画幅拍摄山景,可以展现山脉绵延的辽阔


拍摄景别的选择


拍摄山景时,我们也会考虑选择何种景别。这主要是因为,对于某一座山来说,使用不同焦段的镜头,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比如,使用广角镜头拍摄高山可以更加突显高山巍峨、雄伟的气势;使用长焦镜头则可以对高山的局部细节进行表现。


因此,在拍摄山景时,我们会根据所要表现的画面效果,选择合适的景别,并通过不同的景别展现山景的不同特点。

200mm  f/5.6  1/800s  400

使用长焦镜头,可以拍摄远处山脉的特写画面

35mm  f/7.1  1/400s  200

拍摄山脉的全景,并与周围环境结合,从而使山景更显诗意高远


拍摄角度


之前提到山景拍摄的位置选择,多选择在视野开阔的位置。这里,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拍摄角度的选择,也就是我们是在山脚下拍摄,还是在山顶上拍摄。


在山脚下,多采用仰视拍摄。此角度拍摄的照片,可以表现出高山雄伟的气势;在山顶位置俯视拍摄的照片,可以很好地表现山脉的连绵,更可以俯视远处,将远处层层叠叠的山脉表现出来。照片层峦叠嶂,错落有序,同时画面层次更显丰富,照片的空间感也会增强。

70mm  f/11  1/400s  100

在山顶较高位置俯视拍摄,可以拍摄到更多层次的山峦,照片中山脉错落层叠,从而使画面更显丰富


寻找前景


在拍摄山景时,恰当运用前景,可以充实画面,让画面的层次更丰富,也可以增加画面的空间感。


具体拍摄时,我们可以寻找场景中较具特点的景物作为画面前景,比如色彩美丽的近处山脉、植被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前景的过程中,前景是作为画面中的陪体出现的,这也就是说,在选择前景进行构图时,尽量不要让前景影响到主体的表现,以免出现喧宾夺主的效果。

缺少前景,画面稍显单调

16mm  f/14  1/640s  100

选择色彩美丽的植物作为前景,照片包含更多的层次与色彩,从而使画面的整体空间感增强


三分法安排地平线


在拍摄山景题材的作品时,将地平线放在画面1/3 的位置,是最常使用的拍摄技巧。


借助三分法构图,安排远处的地平线位置,可以使画面更显均衡。另外,在表现山脉与地面植被时,可以将地平线放在画面上方1/3 的位置。这样一来,画面中就有更多的空间表现地面主体。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三分法构图时,应尽量保持地平线的水平,避免地平线歪斜导致的画面失衡。

三分法构图示意图

70mm  f/16  1/800s  100

将地平线放在画面的上1/3位置,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山脉,从而使照片整体更显均衡


明暗对比的方法表现雪山


山景拍摄中,经常会遇到雪山的拍摄。相比较其他没有雪的山脉,雪山在光线的照射下更显明亮,因此,在拍摄雪山时,可以选择明暗对比的方法进行构图。


具体拍摄时,可以使用数码单反相机的点测光功能,对准亮部的雪山进行测光,以此来压暗周边山峰的亮度,从而使照片的明暗效果更加明显,同时雪山主体也会更加突出。

200mm  f/7.1  1/640s  100

借助明暗对比的方法拍摄金顶雪山,照片中雪山金顶得到突出表现


结合山间云雾增添照片意境


我们会发现,高山间常常会有云雾,这些云雾萦绕山间,使得山中犹如传说中的仙境。在拍摄时,我们可以结合这山间云雾一起拍摄,从而增加照片的诗意美感。

当然,在实际拍摄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白平衡的调节

山间光线多变化,这就使得我们拍摄时,需要经常注意白平衡的设置,尽量确保云雾的真实色彩。当然,若是很难确定白平衡时,可以使用相机中的RAW文件格式存储照片,为我们的后期修正做些准备。


2.选择手动对焦

拍摄云海雾气时,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不能准确对焦。这时我们便需要使用手动对焦进行拍摄,从而确保焦点在我们想要对准的位置。

70mm  f/3.2  1/400s  800

山脉间缥缈的云雾让画面更有诗意

24mm  f/11  1/500s  200

结合云雾进行构图拍摄时,使用手动对焦可以使焦点更准确


树木植被



风光摄影中,我们也会常常拍摄一些树木植被,尤其是在秋、冬交接之时,满山的红叶、黄叶色彩艳丽、迷人,是众多摄影爱好者喜欢追逐的拍摄题材。


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


在拍摄森林树木时,也需要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这里所说的拍摄角度,是指拍摄者处在森林之中或者处在森林之外,简称林中、林外。


所谓“林中”,便是拍摄者置身于树林中。这时候,我们一般会选择仰视或者平视拍摄。一般情况下,仰视可以表现树木的高大、茂密;平视拍摄可以展现树木的排列。


所谓“林外”,是指拍摄者在森林之外。这时候,多使用俯视拍摄角度,表现森林植被的整体面貌。

65mm  f/9  1/600s  100

拍摄树木植被时,与拍摄山景类似,选择较高的位置拍摄,可以表现出山林的繁茂场景,非常壮观

18mm  f/11  1/800s  100

在树林中拍摄时,可以选择仰视拍摄的方法,将树木表现得更为高大


汇聚线构图


拍摄高大的树木时,我们多会使用汇聚线构图,在增强照片趣味性的同时,也表现出树木的高大,或者是树林的整齐。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汇聚线构图拍摄树木,选择的角度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画面效果。比如,身在林中仰视拍摄树木,很多树的树干指向中心处,形成汇聚线构图;又比如选择整齐排列的两排树林,平视拍摄,表现树林的空间透视关系。


具体拍摄时,若要表现第一种汇聚线效果,我们需要身处林中,站在需要拍摄的一片树木的中心,将相机朝上仰视拍摄,使周围树木的树干都指向中间,这样便可以形成汇聚线构图。


若要表现第二种汇聚线效果,我们首先需要选择好要拍摄的两排树,然后站在两排整齐排列的树木中间,平视拍摄,从而借助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营造汇聚线构图的效果。


17mm  f/10  1/500s  100

仰视拍摄浓密的树林,借助汇聚线构图,拍摄树干汇聚到一处的场景,照片更具视觉冲击力

80mm  f/7.1  1/400s  200

在拍摄两排整齐排列的树木时,可以使用汇聚线构图,表现树木间的透视效果


拍摄绚丽多彩的树林


在拍摄树林时,可以选择那些色彩绚丽的树林作为拍摄主体。


通常,我们会选择秋季的时候拍摄树林植被,因为,这一季节,很多树叶变成黄色或者红色,使原本绿油油的山脉变成五颜六色的样子。


比起夏季的满山绿色,与冬季的萧条,选择这一时节拍摄树木植被,会使照片的色彩更加丰富、艳丽、精彩。

24mm  f/8  1/600s  100

选择秋季拍摄山林,林中色彩艳丽的树叶让照片更显饱满、丰富


借助透过树林间的光影进行构图


利用光影构图,既包括光,又包括影。


一般来说,在高大树木林立的丛林,太阳只能从密密的树木缝隙中照射进来,留下长长的树影,我们在拍摄时可以借助这个树的影子一起构图,从而使照片的透视感、空间感增强。


照射进树木缝隙的光线,除了给树木留下影子以外,其还会产生一种独特的光线四射的效果。实际拍摄时,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些光线一起构图,从而为照片增添几分神秘感。

80mm  f/7.1  1/600s  400

结合透过树林中缝隙的光影一起拍摄,画面更精彩


垂直线构图


拍摄树木,除了以上几种构图方法以外,还有一种最为简单的构图方法—那就是用相机直接截取垂直的树干,采用垂直线构图来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垂直线构图时,一方面,我们要选择那些树干比较整齐、统一的树种进行拍摄,另一方面,为使照片更具韵律感,尽量选择那些树木比较稠密生长的林子,比如,茂密的白桦林、竹林就是很好的选择。


垂直线构图示意图

80mm  f/7.1  1/640s  100

采用垂直线构图拍摄茂密的白桦林,整齐划一的树干,重复出现,从而使画面显得很有气势


草原



与拍摄山景、树木植被不同的是,草原更为辽阔、开豁,也就是说,草原虽有着一望无际的碧绿与天空的湛蓝,但如果拍摄不当,这些优势也会使画面显得空洞。


选择合适的拍摄位置


草原一望无际,植被多是绿草,在拍摄草原时,若是选择平视或者仰视的方法,草原的特点便无法表现出来。


因此,在拍摄草原时,我们一般会选择位置相对较高的地方,进行俯视拍摄,以保证画面中可以包含更远处的草原场景,从而突显草原的广阔无垠。

22mm  f/9  1/640s  100

在拍摄草原时,选择较高的位置俯视拍摄,可以拍摄到更为广阔的草原场景


在空旷的草原上安排合适的主体


我们都知道草原广阔,一眼望去,全是绿草和蓝天。在拍摄时,若是不寻找一个合适的主体,画面就会显得比较空洞,同时视线也没有停留的地方。


因此,在草原拍摄时,最好选择一些具有特点的场景作为主体,比如草原上的牛羊、人们居住的蒙古包,或者是穿过草原的公路等,这样可以让空旷的草原显得更丰富。一般而言,在选择视觉中心的时候,会将主体安排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位置。

24mm  f/10  1/800s  100

选择草原上吃草的马儿作为主体,并将其安排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位置,可以使照片主次分明,从而避免了极度空旷给人带来的虚无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