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想做,
并持之以恒地专注与自律,
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
女神的“神秘身份”
最近两天,
倪萍经纪人在微博晒出
倪萍老师未修图的减肥照,
感慨“女神回归”
这瞬间引发网友的围观
以及忍不住的好奇:
这还是印象里
那个胖乎乎的倪萍奶奶吗?
年近60岁
还能瘦身20斤,
不少网友纷纷请教减肥秘籍,
而倪萍老师也热情地回应:
“全靠自律,没有捷径。”
自律的人有多可怕?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优秀的人不一定都是很自律,
但自律的人通常比较优秀。
在我们的记忆中,倪萍老师是曾经的“央视一姐”,是众多人心里的梦中情人。
她既是优秀的主持人,也是主演过多部电影和电视,并获得金鸡、华表等大奖的影后。
可我们不知道的是,私下里,倪萍也是一位画家,而这一兴趣爱好也跟她自律的习惯密不可分。
早在四五岁的时候,
倪萍就用树枝在姥姥家院子里,
画小鸟,画大公鸡。
中学时临摹的工农兵肖像,
简直和宣传画上的一模一样。
但由于走上主持人的道路,
这么多年风风雨雨下来,
直到52岁那年,
要给《姥姥语录》画插画,
她才算真正意义上再次拾起画笔。
不曾想,
她画了书中的20多幅插图,
被许多人高度赞扬。
受到鼓舞的倪萍,
在之后的几年里,
每天着魔一样,
高度自律地保持着画画的习惯。
演戏的时候,
她能一天坐那不说话不动,
在心里揣摩人物特性。
主持的时候,
独特的倪萍风格,
在一代人眼中都是经典。
而画画的时候,
她付出的则更多。
家里空间不够,
画台只能搭在卫生间的浴池上,
她能在里面一待一天。
无数次地涂抹,
无数次地撕扯。
一年下来单是因不满意
毫不犹豫撕毁的画作,
就有四五百幅。
有一次还因沉迷作画,
顾不得换洗衣服,
被妈妈说成“像要饭的。”
就这样,
无师自通的她,
几乎每天都保持画画的习惯,
“时间在你自己手里,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她画着记忆中的一切温暖,
人山水花鸟……
画什么像什么,
而且极有灵气。
她说自己是无知者无畏,
从来不惧怕技巧,
也从未被技巧打动过。
只是把自己对生命的欢喜,
对喜悦的期盼,
以及对生活的赞美画出来。
在公益拍卖会上,
她的国画《韵》和《仙境》,
分别被拍出118万元、150万元的高价。
当得知结果的时候,
倪萍自己都不相信。
连说不值:
“我想抹都抹不掉,
看过太多大家的画和珍品,
我的画不值钱。”
后来她还专门,
带了一大卷画给买家免费挑。
“卖萝卜,搭白菜”
她说,自己的画不值钱,
多凑几幅,虽说是在做慈善,
也不能让人什么都没有落下。
接下来几年,
她还受邀在北京、上海、山东,
甚至加拿大等地开过画展,
每次都备受追捧。
其实早在20多年前,
著名书画家范曾,
在看过倪萍随便画的小菊花之后,
就认真地说过,
她可以靠画画吃饭。
对于别人夸她已经达到专业水平,
倪萍一直保持着谦逊,她说那是朋友们过分的抬爱,自己与专业画家还差得远。但她会努力学习,在画画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外界也曾盛传她要进军画坛,
她回应画画是一种习惯,
一种让心静下来的过程。
享受过程就够了。
“我书里还写呢,
别人说我是从主持人‘华丽转身’,
我妈听成了‘滑稽转身’。”
其实不论是减肥还是画画,
自律和专注的品质
早已潜移默化融入她的生命。
倪萍19岁进入影视圈。
29岁调入中央电视台,
成为专业主持人。
32岁至45岁,
更是一举包揽了,
当时中央台的各个综艺节目,
每年还是央视春晚的主力。
她曾经说,
当一个战士穿上军装,
被领导派去打一场又一场重要的战役,
就算日后多孤独,多寂寞,
没有家,也没有很多爱,
但都值得。
40岁那年,倪萍生子,
儿子却是先天性白内障。
经济和精神上的压力接踵而至,
荧幕上的女神,
渐渐衰老和发福起来。
之后她辞去央视主持人职务,
照顾儿子之外,
也逐渐开始写字、画画。
直到2014年,
复出主持《等着我》。
然而腰病的折磨,
让她每次录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