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网友都没想到,不仅神舟十九号飞船是在凌晨发射,连神舟十八号飞船也是在凌晨返航。这是什么情况?是不是担心被人家的卫星拍摄到,还是有什么原因?
其实不是的,飞船在凌晨发射或者凌晨返航,都是正常情况。不仅我们的飞船有时候选择在凌晨发射或者凌晨返航,美国、俄罗斯的飞船有时候也是这样。例如执行
Crew-8
任务的美国载人龙飞船在美国东部时间
10
月
25
日
3
时
29
分许溅落到佛罗里达州附近海域,也是在凌晨返航的。
神舟十八号飞船和执行
Crew-8
任务的载人龙飞船都是在凌晨返航,其实和飞船在什么时候发射的原因是相似的。飞船从外太空返航,不是你想什么时候返回就什么时候返回的,和飞船发射一样也有一个时间窗口。
想要让飞船返回舱在预选的着陆点附近降落,那飞船从空间站撤离的时间范围就基本上是固定的了。每次飞船从空间站返航时,撤离、变轨机动、制动减速、再入大气层、着陆的时间都是经过精确测算的,如果不在测算的时间内返航的话,就要继续等待一段时间才有这样的时间窗口。
现在我们的空间站已经进入运营与发展阶段,每次在轨飞行时间都长达半年左右,飞行时间其实比较长了,结合神舟十九号飞船发射、
2
个航天员乘组交接的需要,神舟十八号飞船返航的时间窗口刚刚好就在夜间。
如果不在这个时间返航的话,神舟十八号飞船就要继续飞行一段时间才会有这样的时间窗口了,这对于执行了这么长时间的航天员来说,无疑是一个负担,毕竟外太空环境并不像在地面那样,在轨飞行时间越长,航天员的身体受到的影响就越大。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飞船想换个时间返航的话,飞行过程中消耗大量燃料进行变轨也不是不行,只不过在合适的时间窗口返回的话,才是最安全、最稳妥、
最低成本、最高效率。
出舱失温如何应对
现在已经是
11
月初,整体的气温普遍都比较低,东风着陆场是沙漠地带、戈壁滩地带,夜间的温度其实很低的。飞船在夜间返航,对于搜救队伍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中一个挑战就是现在是月初,月光微乎其微,基本上就是一片漆黑,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搜寻工作确实是很难,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着陆场提前进行了相关的演练,准备好了各种照明设备,例如在一些搜救车辆上加装了大功率的照明灯、探照灯,即使几乎没有月光,但是着陆场也可以做到黑夜如白昼,极大地方便搜救队伍开展各种工作。
除了光照问题外,如何抵御严寒也是一个问题。一方面,为了避免那些搜救车辆、搜救设备因为低温而出现故障,搜救队伍也会对其进行抗低温防护,例如可以给车辆加装低温启动装置,还会配备足够的备用电池,从而保障这些设备在低温的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
可能有一些网友担心,航天员在出舱时可能会面临失温的问题,这其实也在搜救队伍的考虑之中。工作人员为航天员准备了睡袋、盖毯等御寒物资,在出舱以后就会给他们进行保暖,确保不会出失温的情况。现场也会有医监医保医疗救护车,即使是在严寒的情况下,也可以给航天员提供一个温度适宜的医监医保场所
。
在医监医保车上,工作人员会加装燃油暖风机来调节车厢温度,可以让车舱内的温度提升到
20
℃以上,显然是不会让航天员受寒的。航天员在现场也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喝上热乎乎的热水,甚至可以用热水洗个热水澡,这都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