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冷战结束,全球化扩张,互联网技术崛起,隔阂之墙不在,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与合作似乎淡化了国别之界,“信息即权力”的信仰下,互联网技术被寄托为民主化的新工具,乐观者如福山宣布:历史终结了。
但30年来,全球化这颗种子编织精巧繁复的勾连体系之外,也加剧了失衡和撕裂,互联网基因中的分享和易得意外减轻了信息垄断的成本,文明的冲突重新被发现。宣布历史终结的福山在2017年悲观的预言:“美国已成失败国家”,右翼激进的班农忧心忡忡总结:这是一场资本主义的危机,更是以犹太—基督教为基础的西方文明的危机。于是,失落的美国喊出“再次伟大”,英国怀念“拿回控制权”。
世界重新走到了文明的十字路口。
2017年看过一个电影《The Square》,曾经为影片过于赤裸直接的展现文明面对野蛮时的脆弱而耿耿于怀,今天,站在香港问题和中美贸易战的纷争中,电影带来的震动已不值一提。暴力从不终结于文明,民主无法解决民主产生的问题,世界有太多bug。
我之心痛在于,老编辑昨天的文章在经过近30个小时的反复修改替换敏感词之后,最终还是没能在微信发出。
除了怀抱希望之光似乎也别无它做。
但30年来,全球化这颗种子编织精巧繁复的勾连体系之外,也加剧了失衡和撕裂,互联网基因中的分享和易得意外减轻了信息垄断的成本,文明的冲突重新被发现。宣布历史终结的福山在2017年悲观的预言:“美国已成失败国家”,右翼激进的班农忧心忡忡总结:这是一场资本主义的危机,更是以犹太—基督教为基础的西方文明的危机。于是,失落的美国喊出“再次伟大”,英国怀念“拿回控制权”。
世界重新走到了文明的十字路口。
2017年看过一个电影《The Square》,曾经为影片过于赤裸直接的展现文明面对野蛮时的脆弱而耿耿于怀,今天,站在香港问题和中美贸易战的纷争中,电影带来的震动已不值一提。暴力从不终结于文明,民主无法解决民主产生的问题,世界有太多bug。
我之心痛在于,老编辑昨天的文章在经过近30个小时的反复修改替换敏感词之后,最终还是没能在微信发出。
除了怀抱希望之光似乎也别无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