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今天的文章之前,先给大家实验一个微信的新功能,特别的好玩!!!
比如大家,可以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后对话框回复
1024
,就会收获到一份精华的礼品资源!(
珍藏了很久的
)
在《2019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中,它位列第10,市值3600亿。
它号称改变了中国14亿人的传统打车方式,却也一次又一次,挑战用户的底线。
@澎湃新闻 报道,女孩子被找到时,下半身是光着的,身上有精斑,脖子上两条动脉被割断,背部被刺,身中十多刀,心脏和肺部有致命伤,司机刘振华有重大作案嫌疑。
尽管女孩在发现司机有不轨企图后,采用向朋友打电话,假装称丈夫来接她的防范手段,但依旧没阻止悲剧的发生。
又是一个女孩赵某,乘坐该平台顺风车去给朋友过生日。司机绕道行走,开上人迹罕至的盘山公路。
赵某给好友发微信提到
“司机开的山里没有一辆车,有点怕”
,后来又给另一好友发送
“救命、抢救”
信息后失联。
收到消息的朋友们立马向该平台打电话反映,平台称“将有相关安全专家介入处理,会在1小时内回复”。
这1个小时里,赵某的朋友7次向平台确认事情进展,客服只是生硬地回复“请耐心等待”。
朋友无法继续等下去,选择报警。警方3次向平台客服索要嫌疑人及车辆信息,两度被拒。后经周密布控合成作战,才将钟某抓获。
司机钟某交代了对赵某实施强奸,并用匕首刺其颈部致大量出血,随后将赵某抛尸悬崖的犯罪事实。
她在钟某作案的前一天搭乘过他的顺风车,钟某将其带至偏僻处欲图谋不轨。林女士逃脱后将此事投诉至平台,但截至赵某受害案发生都没有收到平台相关反馈和处理结果。
迫于舆论,它面向社会和大众,在每一次案件水落石出后都郑重道歉。
漠视警方侦查要求,公然与警方扯皮,客服应急管理机制十分落后;
事前已有乘客投诉预警,却未及时对这一投诉进行调查处置……
如今,滴滴计划于2021年赴港上市,目标估值600-800亿美元。
说是在国内早期教育空白的情况下,研究、开发了早教教材,涉及亲子园教育、幼儿园教育、儿童艺术团等多个领域。
它还有很多光鲜亮丽的头衔——“中国早教领导品牌”、“中国第一家独立上市的学前教育企业”、“营业规模、市场份额等均位列中国学前教育行业第一”。
创始人接受采访时说:
“我认为我们是有爱的,要为孩子的未来打扮好底色。”
履历如此光鲜,是否真的如他们喊出的口号那般,“让每个孩子享受适合的爱与教育”了呢?
2015年,在吉林省四平市,该机构旗下幼儿园4名教师,用缝纫针、螺丝钉、钢钉、木夹子等尖锐工具涉刺、扎28名当时3周岁的儿童,集中在幼儿的头部、口腔内部、臀部、背部。
其中17名因被刺伤发起诉讼,新伤旧伤最多的孩子,身上针孔多达50多处。
2017年4月,有网友爆料,称该机构北京大红门附近的分园幼师虐待孩子,家长到幼儿园调查监控视频。
47秒的视频。一个小孩被幼教从床上拉起,然后又将其重重摔回床上。另一个孩子,好好地坐在凳子上,却无辜挨了老师的几记狠踢。
而后,园长被停职检查,两名幼教老师被爆没有教师资格证。
园方道歉,机构致歉,说会深刻反思,认真整改,请求家长原谅。
北京新天地分园的教师刘某,因部分儿童不按时睡觉,就用缝衣针扎的方式“管教”孩子。家长要求看监控,被一律拒绝。
出事时,该机构旗下幼儿园的监控不是“最近没有打开”,就是“坏掉了”“出事位置位于监控死角”,或是拖延一定时间后才提供观看的权利。
一反当初创始人对外所言“红黄蓝全国的直营和加盟园都逐步分期地铺设了无死角的监控“。
教师无证即可上岗,却对外宣称提供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负责人声称将会严厉整改,可虐童事件依旧屡屡发生……
“适合的爱与教育”就是用非法的手段逼迫孩子听话?孩子的人生底色就是你们亲手涂抹的黑色?
从2015至今,红黄蓝教育机构被虐童丑闻包围。可它的营收,却是节节攀升。
2017年在纳斯达克上市,2019年Q2净营收同比增长12.8%,Q3营收同比增长24%。
成为它家的货运司机,条件很简单。官方描述,下载APP,并完成个人信息与车辆信息的注册,等待培训通过,即可进行接单。
但事实上,有网友爆料自己在APP上约的搬家师傅说,他们只是开自己的车,再贴个官方LOGO在上面接单而已,没有所谓岗前培训,安全根本没有保障。
这样一家看似严谨但处处漏洞的公司,昨天挂上了热搜。
湖南长沙,23岁女孩莎莎在2月6号晚上9点,在搬家途中从货拉拉面包车的副驾驶跳窗。
送医后得知,莎莎多处受伤,尤其是头部:颅内血肿、脑挫伤、创伤性脑疝、颅底颅骨骨折……
莎莎的叔叔称,6号当晚,她通过货拉拉平台下单搬家服务,平台指派了一名周师傅。
晚上9点17分,莎莎上车。9点24分,她在工作群里与同事互动,“看不出有丝毫的情绪异常。”
这6分钟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逼得一个女孩不顾生命危险跳出车窗?
唯一能够肯定且当事司机亲口承认的是,
在不到10公里的路程中,面包车在驾驶过程中有三次偏航。
家属按照司机的行车轨迹自行驾驶,
“最后发现司机绕道而行三次偏航的地点都是很偏僻的角落,灯光照明都很差。”
莎莎的弟弟@今夜的风格外喧嚣 想要看看车上或者货拉拉APP上有没有录音和录像等资料,货拉拉工作人员却说车内无任何录音录像设备、货拉拉APP也没有录音录像功能。
女孩是6号晚上出的事,货拉拉原本约定女孩家属于9号碰面,却食言。后经警方安排,在除夕当天(11号)就善后事宜第一次商谈,未能达成一致。
也就是说,从莎莎出事到过世,此期间司机和货拉拉平台从未去探望过。
甚至,在第一次会见家属时,货拉拉工作人员就直接了当地表示:
女孩的离世,他们没有任何责任。
直到2月20号事情在网上发酵热度不断提升后,21号,货拉拉才在网络上公开发布消息:“会以最大的诚意跟进善后事宜。”
22号,@紫牛新闻 的记者联系到莎莎家属,家属的态度顿时戳破了货拉拉的在大众面前的伪装。
“货拉拉的回应避实就虚,且协商不成功的原因在其拒不承担任何责任的态度。”
司机为何三次偏航?货拉拉在司机驾驶过程中,系统已经判定其偏航,为何又不进行任何处理?
为什么司机会说是女孩“自己跳窗”?如果是自己跳窗,莎莎又为何是后脑勺着地?
当车内环境令人不安,正常情况下普通人选择自保时首选应该是开车门,为什么莎莎选择“跳窗”?跳窗的难度明显大于开门跳车。
是不是司机当时已经知晓莎莎会有跳车举动,所以一直按下车锁,试图控制女孩的举动?
而司机在察觉到莎莎有跳窗举动时,是否降低车速?或是采取制止措施?
为什么货拉拉的车上不具备任何录音录像设备?而货拉拉软件同时也不具备录音录像功能?
这些都是货拉拉必须且尽快需要查清、回复大众的问题。
事情还未水落石出,涉事司机却因犯罪证据不足被警方释放。
可那个才23岁,正值大好年纪的姑娘,被迫从人间匆匆退场。
徒留整天以泪洗面的亲人在世,面对以后再也见不到亡者的时光。
2018年,杭州一女孩小王在货拉拉app上下单,找司机帮忙运输行李。
在东西都搬上车后,司机要求小王取消订单,把钱用微信转账给他,不照做,就不拉货,小王只能照办。
搬家后第三天,司机突然发来微信要找她约炮,语言污秽不堪入目。
因司机知道小王的家庭住址,吓得她那几日都在恐慌中度过,有家不敢回,在酒店租住了20多天。
小王的朋友知道后很生气,便打电话给司机警告他不要再来骚扰。
“我们货拉拉司机都调戏人家小姑娘,我就是这么有胆!xx,我们货拉拉都是这样的司机,都是这样搞!”
在官网宣传自己有“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的认证司机”的货拉拉,事实却是鱼龙混杂。
部分司机完全不按流程办事,甚至有人品危机,存在潜在社会危害。
耳朵经过细心查看发现,在货拉拉的用户版app和司机版app,两个软件都为自己的潜在风险进行了责任规避。
“阁下同意并确认,阁下及/或任何第三方在搬运服务(托运货物装卸)过程中受到的任何人身伤害及/或财产损害,均与货拉拉无关、货拉拉不承担任何责任。”
在司机版app信息服务中,货拉拉提出,自己仅为运输提供方与需求方提供中立、独立的第三方信息中介服务。
“不是雇佣司机之合约或租用参与车辆之合约的任何一方,亦与阁下不存在任何挂靠、雇佣、合伙、合资或其他关系。”
也就是说,不论司机、乘客、货物三方发生什么事,均与货拉拉毫无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