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记者/张威(《财经》)
“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经过多年的量化宽松政策后,已经走到周期的尽头,货币政策将不再是宽松的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3月2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上做出如上判断。
周小川指出,全球经济体在不同国家以不同的速度推进,全球货币政策也不是完全协调一致。
中国曾在2008年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由于全球经济恢复道路十分曲折,又发生了欧债危机等事件,货币政策逐渐转变,变成审慎的货币政策。
“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个方向要看到货币政策的限度,要认真考虑什么时候如何离开这种货币宽松的周期。”周小川说。
周小川是在上述论坛“货币政策的‘度’”的分论坛上发表的看法。有关再通胀的问题,周小川认为,在一些国家已经看到了再通胀,但是就全球来看讲任何判断还为时过早,有些国家在全球商品市场价格上扬时,更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对待再通胀的现象,再通胀与货币政策的制定是有直接关系的。
他认为,在这么多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全球很多国家已经放弃了流动性,虽然货币政策制订当局已经开始紧缩他们的政策,但紧缩的过程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周小川强调,货币政策不是万金油,不要认为量化宽松政策能治好每个国家的不同疾病,会有后遗症,每个货币政策都有,要选择正确的货币政策工具。
针对主持人如何看待“直升机撒钱”问题,周小川表示:希望我们不要依赖于直升机撒钱,我们可以修复资产负债表、财政政策,强调结构性改革,当这些政策开始产生效果时,不应该采用直升机撒钱这样过度的货币政策。
“在某些时期,我们会强调结构改革以及长期的战略,发出信号,告诉人们不要太依赖货币政策,这个信号是非常重要的。”周小川说。
他指出,过去的经验表明,当货币政策宽松的话,很可能会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或者导致某些资产泡沫,金融市场或者房地产市场,或者其他资产泡沫。但是,人们还是需要做取舍,尽管货币政策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但是我们还是要关注康复、经济复苏这一面。
周小川表示,这几年公众过度关注货币政策,包括消费者、投资者,他们对股市、房地产市场进行投资,买一些金融产品,因此市场对货币政策反应似乎有点过激,这也是最近的情形。“某种意义上来说,货币政策造成的后果是非预期的后果,这段时期后,人们会对货币政策更合理、理性的认识。”(完)
文章来源:《财经》2017年3月26日(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篇编辑:徐亮
温馨提示:现微信最新版本“订阅号”已实现公众号置顶功能,广大读者可点开“金融读书会”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即可将“金融读书会”置顶,方便查阅。
关注巴曙松教授“百度百家”专栏(网址:http://bashusong.baijia.baidu.com),请点击底部“阅读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