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作者姓李,名西月,字涵虚,又字团阳,乃四川省乐山人,于清咸丰丙辰岁成道。
二、吾国仙道,旧有南北两派。南派始于浙江天台之张紫阳,北派始于陕西终南之王重阳。至明嘉靖时,陆潜虚着《方壶外史》,大阐玄风,世称为东派。而本书作者李涵虚,则群目之为西派。西派传代有九字:西道通,大江东,海天空。
三、张紫阳得丹道于成都异人,但未言为谁氏。同时有王冲熙者,遇刘海蟾传金丹口诀。冲熙尝谓,举世道人无能达此者,独张平叔知之。于是陆彦孚遂据此语而断为紫阳亦得海蟾之传。考海蟾乃正阳真人钟离云房之弟子,与吕祖同门。王重阳文集中亦称“正阳的祖,纯阳师父,海蟾师叔。”由此可知,南北两派盖同出一源。又明之陆潜虚,自云见吕祖于北海草堂,亲闻道妙。清之李涵虚,亦曾在峨眉山遇吕祖于禅院,密付本音。是则南北东西四派,皆可认为吕祖所传也。
四、北派功夫,重在清静,而七真之刘祖则以在妓院修炼著名,未闻如长春真人之枯坐也。南派口诀,重在阴阳,而五祖白玉蟾则自幼出家,终身云水,未闻如道光禅师之还俗也。同一讲道文章,陆作则精醇,而李作则复杂。同一人元丹法,陆说则简易,而李说则繁难。由此可知,道本同,而法或许有巧拙之殊;法虽同,而诀未必无简繁之异,是在学者会而通之,勿自限耳。
五、张紫阳乃宋神宗熙宁间得道,时在民国纪元以前约八百三十馀年。王重阳乃金世宗大定间得道,时在民国纪元以前约七百四十馀年。陆潜虚乃明穆宗隆庆间得道,时在民国纪元以前约三百四十馀年。李涵虚乃清朝咸丰间得道,时在民国纪元年前约六十馀年。
六、李涵虚著作有《太上十三经注解》、《无根树道情注解》,并编订之《三丰全集》,俱早已风行一世。唯《道窍谈》、《三车秘旨》、《圆峤内篇》三种,未曾刊版行世,而《圆峤内篇》之抄本亦未得见。今特先出《道窍谈》并《三车秘旨》二书以慰好道诸君之渴望。(后文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