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是 V 电 影 的 第
1331
部 每 日 一 片
我 明 白 你 会 来,所 以 我 等
《我的生涯规划》
一个扭曲社会下
催生的疯狂故事
本片由香城映画制作,四个小演员分别是:佑男、區日朗、许尔森、潘家齐。
一名小学生因为成绩没考好而担心被父母责骂,选择去跳楼自杀。身边三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来“劝”他放弃自杀,
并开始了令人毛骨茸然的对话。
学生A:读书没前途,还不如去玩
学生B:想发达,就要早点学会投机
学生C:期待爸妈早点去世,继承家产
片中的插曲——
《绿袖子》
,是香港学生会考、高考和现在各大文凭测试的间奏曲,对于香港学生来说,这不单是一首旋律优美的音乐,更加是牵起痛苦回忆的催命符。
四个孩子夸张的对话折射了
香港,乃至东亚各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房价过高,就业压力大,价值观扭曲。
这些言谈根本就不像一个几岁的孩子能说出口的话,导演让几名孩子来演绎,满满违和感,却让主题更突出,
一经上线,就引来了百万关注。
看着片中的孩子面不改色地说着自己搞死爸妈的计划,让人感觉不可置信的同时,一种悲悯的感觉莫名而来。
当教育的原意被曲解,
赚钱成为了人生的终极目标。
读书不再是求知识而是求分数;上兴趣班不是为兴趣,而是为了同别人家的小孩竞争。
父母在荒谬的制度下无形间,
成为了谋杀他们童年的帮凶。
“知识改变命运”
家长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们让孩子们参加参加兴趣班,却不问孩子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填鸭式的教育以及对成绩不满的责备,让孩子们敏感,悲观,渐渐产生心理疾病。
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
在国家经济飞速增长的今天,我们是不是走得太快,过于急功近利,以成败论英雄,而忘记了为何出发?
龙应台曾对自己的儿子安德烈说:
“孩子,我要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活着,是把事物看成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样就可以有自己的节奏,有更长的观照,有更明确地布局,对当下有更具有未来意识的判断。
我不是说这个社会有多糟糕,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无辜
。
我们都是社会的受害者,同理也都是社会的受益者。
只是
希望我们每个人,终有一天,能在漫长的过程中,寻找到自己的出路。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
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和V姐聊聊】
生活中,你会因为什么事而倍感压力?
<
END
>
图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