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
您好!我是受您资助的学生袁松龄……
在这里,我要向您说声“谢谢”,虽然这声谢谢微不足道,却发自肺腑。
谢谢您让我能继续接受教育,让我继续完成我的大学学业,让我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这是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工学院
会计专业大四女生袁松龄
写给一个从未谋面的好心人的信
袁松龄
这样的感谢信
她每年都会写
她也只能靠写信
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因为无论她怎样软磨硬泡
辅导员许蓓就是不肯
告诉她资助者的任何信息
袁松龄写给“恩人”的信
袁松龄读的会计专业,一年学杂费加起来要1.78万元。2015年,福建武夷山农村的袁松龄由当地一慈善机构捐助了1万元,当地政府捐了3000元,再加上家里东拼西凑,才勉强凑够了学费。
袁松龄的母亲是聋哑人,父亲也有残疾,家里有一个上小学的弟弟,都指着地里的一点收成和父亲打工的钱过日子。
2016年袁松龄升大二,
因为家里经济太困难,当年中秋节前她办了退学,踏上了返乡打工的火车。
袁松龄2016年9月12日提交的退学申请
“学校老师多次劝我,说会为我想办法,爸爸也想我读书,但3年的学费对我家是个天文数字。”袁松龄坦承,办退学的那一刻自己特别绝望。
可是,没过几天,
有一个好心人帮她交了学费,还给了些生活费,并承诺资助袁松龄本科三年的学费。
如果不是今年新学期
学校的缴费系统出了状况,
袁松龄可能到毕业都不会知道,
捐助了她三年学费的恩人,
竟然就是她的同学李秋雨!
9月20日上午,辅导员办公室里,袁松龄第一次和默默捐助了她三年学费的李秋雨相认。
两年多来,一句“谢谢”在袁松龄心中不知说过了多少遍,但当她真正面对恩人时,开口说出这两个字却艰难无比。
看到低下头的袁松龄,李秋雨主动拉起袁松龄的手,柔声地说“不用谢。”随后,
两人的手拉在一起,久久都不放开。
李秋雨(左)和袁松龄走在校园里
李秋雨说当时她也很紧张,但和袁松龄不同,她主要是担心这次见面会给袁松龄造成太大的压力,
“决定匿名捐助时,就是不想有这样的见面。”
此前,李秋雨都是通过辅导员提供的袁松龄的校园缴费账号,将学费打入缴费系统。但今年学校系统升级,袁松龄的账号突然无法登录,李秋雨试了好几天都不行。
怕袁松龄以为学费没着落而担心,李秋雨就想让辅导员许蓓转交,因数额较大,许蓓不方便转交,李秋雨只得要了袁松龄的微信号,将学费打给她。
袁松龄向记者展示接受捐助的微信
这时,袁松龄才知道,一直捐助自己的恩人,竟是不熟识的同专业同年级不同班的李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