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瓜妈写了一篇
太扎心!比“丧偶式育儿”更恐怖的是……
提到综艺节目《妻子的浪漫旅行》,瓜妈和我聊天时说到里面夫妻相处的模式很有意思,尤其是颖儿和付辛博这对年纪最轻的夫妻,似乎还需要更多的磨合。我虽然在意大利,也忍不住八卦的心,去看了几集,结果就看到
应采儿怒怼付辛博“小气”,场面真的是很尴尬。
事情是这样的,原来几对夫妻里面,陈小春、郭小东都是工资卡上交的,谢娜是因为自己迷糊老丢银行卡,就把钱交给张杰来管,只有
付辛博说和颖儿一直是AA制。
曾经节目里要求老公对老婆说一句话,付辛博说的是,
如果有一天我一无所有了,你还会跟着我吗?
陈小春也是real耿直,直接回他,
你们都是AA制的,她又不花你的钱,怎么会离开你呢?
没想到这回又被应采儿怼。因为付辛博跟她说,自从颖儿上了这个节目就开始问他要银行卡,应采儿一句“
要怎么了?
” 直接让付辛博尴尬离场。
钱在夫妻之间里真的是一个很微妙的话题,烈女如应采儿当然是手握财政大权没得男人话说;而事事都依赖付辛博的颖儿在跟老公要钱上都显得“战战兢兢”,之前两个人说去欧洲旅行的时候小心翼翼地问到:“
能不能从你的资金中拿出一小部分,因为这样我就会很开心,我就能跟别人嘚瑟,这都是我老公花钱买的~~
”
跟自己的老公要钱要得如此卑微,网友也是怒了。
我也有点心疼颖儿,但细想下来,其实人家明星家里到底平时生活大头谁出钱,怎么个具体AA制法我们都不清楚,所以也不好评判。
因为现在身边很多家庭都是某种意义上的“AA制”,我和土根爸也是,
他出日常家庭开销,我出土根的教育费和他的穿衣消费,每个人都对家庭有所贡献。
但有一种“AA制”我是决不能接受的,那就是
收入不透明,冷冰冰的对半分,吃一顿饭、购一次物都必须算清楚,那真的结什么婚,搭伙过日子吗?
西方人怎么做到AA和爱不分家?
在意大利,身边AA制的夫妻很多,认识一对老夫妻,AA了一辈子,感情却好得不了,平时常常打情骂俏:
“你用你的退休工资给我买个礼物吧!”
他们平时的开销都是
互相分开又彼此分担
,比如这次你去超市买东西,下次就我来;这次我请吃饭,下次我请,这已经成为生活里的一种默契。
虽然在我看来,这种“礼尚往来”的方式仍有些“生份”,我不能接受如此“频繁”的AA制,但
他们也就这样遵守了一辈子,也正是因为经济的独立,彼此给对方买一个礼物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不过西方人的脑回路有时候真的跟我们不一样,比如我给土根爸买件衣服,如果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即便我说我送你的,他也会坚持把钱给我……第一次发生的时候简直惊到我了,我说夫妻之间给彼此买东西不是很正常嘛?可是在他的观点里面,
这是你的钱,我不会随意花你的钱。
当然反之也一样,所以比起国内身边很多朋友,老婆要老公买礼物买包包,我也不能“随意撒娇”了。
曾经旅行的时候碰到过一个法国女孩,聊起来说,
这个月是他男朋友交房租,她才有钱来旅行,还问她妈妈租了这辆车……
这信息量,
可见西方人的“边界感”。
我曾经也跟朋友吐槽过这种“边界感”,对于家庭纽带性特别强的中国人来说很难适应。其实
我们骨子里有一种很矛盾的东西
,
一边说着要男女平等,要做“新时代独立女性”,心底里却依旧希望对方“肯为我花钱”,
“男人应该赚钱养家”。
说到底,还是
男权社会下女性角色“潜意识”的弱势,以及对爱的“安全感”又不够
,而
更高阶段的婚姻,是两个势均力敌的人,独立而又彼此成就,没有人充当奉献或牺牲者的角色。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婚姻状态,毕竟像张雨绮那样能任性结婚又“复合”,霸气说出“我又不怕失去你”的社会我姐是少数。
起码,我们希望知道对方的底牌,
结婚誓言里那句,“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不离不弃”,是真心还是假意。
土根爸曾经的一句话,让我接受了他的“习惯”
和土根爸谈恋爱的时候,我们俩就跟之前那对老夫妻一样,是频繁的AA制,比如吃饭请客,就是你一次我一次,彼时也没觉得什么,直到要结婚了,我忽然意识到不得不该谈一谈彼此的经济观念和花钱习惯。
谈钱总是很难开口的事,但
婚姻里除了爱情,钱是无法回避的,如果不开诚布公,迟早会出问题。
我坦诚了我不习惯夫妻之间过于频繁的AA制,但是我可以接受彼此为不同的开销分担。以及我提出,如果我去意大利,我会经历一段工作空白期,我很担心这段时间的经济问题。
土根爸脱口而出,
我养你啊!没有工作当然我养你了。
这句话一下子把我所有顾虑都打消了,原来他们心里所谓的AA制,
是指彼此都有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共同为家庭做贡献,而不是必须平均分摊和清算。
在关键时刻愿意为对方承担风险,有“我养你”的霸气,这是婚姻里最大的担当。
不用纠结是不是AA,关键看你们是不是彼此信赖
我认识一个朋友,做了全职太太,老公虽然照顾着家里大大小小的开支,但是如果我朋友要花钱,就必须经过老公同意,而且老公的收入也不是透明的。
在别人看来,她是被“保护得很好的”,不用上班,老公又赚很多钱,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每次开口要钱有多难多没尊严。
她曾想过说,问老公要工资卡,她来管账,但被他拒绝了,她感到越来越被动,跟我说不知是不是心理原因,觉得老公看不起她,一直想着等娃大一些,重回职场,哪怕赚得不多,也
要比开口要钱强。
所以
AA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婚姻里一种势力的均衡
,像郭小东对程丽莎那样,全心全意工资全部上交,可同等换回的,是程丽莎一个人在家等待郭小东的日日夜夜,一个人照顾娃和家庭的辛劳付出;而陈小春交钱给应采儿,应采儿赚的其实也不会比他少吧。
人在婚姻,冷暖自知。
到底是AA还是上交银行卡,完全取决于夫妻之间共同的观念和习惯,以及这个度的把握,我们是不是对于这样的制度感到开心?在花钱上是不是更有安全感而不憋屈?是不是更有利于家庭的财政未来?
更重要的,是彼此的信任与依靠,既不是冷冰冰的明算帐,也不是一人独掌大权的权威感,我们最终要的是,一段平等而温暖的亲密关系。
Cindy最后说:
婚姻真的是两个人共同靠近的过程,财务上的习惯也要彼此去了解和妥协。
就像土根爸现在也更明白了中国人的人情往来以及婚姻里更多的社会性,逢年过节也会给我妈包个红包;而我也在适应他的“边界”,自己买包包又不是买不起。
我特别同意
李诞在奇葩说里的一段话:
婚姻是一个壳,不是我们去保护婚姻,而是婚姻要来保护我们。
两个成年人,要把所有最坏的事情都说好,将婚姻这个壳做得足够坚固。
坚固到什么程度?
要坚固到即使婚姻不在了,它还能保护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