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体检报告,中年人的“恐怖盲盒” ·  昨天  
新周刊  ·  史上最无聊的NBA全明星赛,又出现了 ·  2 天前  
新周刊  ·  商场电玩城,“掏空”中年人的钱包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不卷的北京中产家长,一个寒假给孩子花多少钱?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5-02-15 21:30

正文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石万
寒假前最后一个周末了,孩子趴在桌上补老师留给他的作业,我抓耳挠腮补编辑留给我的:“不卷的西城中产家长,一个寒假给孩子花多少钱?”
先说明,我可不是中产,虽然是北京土著,也还要租房住,西城老破小的房租每个月就花掉工资一大半,家里一人带一娃一猫,干干脆脆地用掉工资另一半。“卷不卷”也不好说,我认识的人都说自己不卷,他们就像酒醉的人不会承认自己喝多。 所以,我当然也是不卷的——反正兴趣班没报几个。总之,以下的寒假花销,就是在这样的生活基础上展开的。

我原以为盘点假期的开销就是算算吃喝玩乐花了多少,甚至还想过为了文章有个体面的开头,该把第一笔花费交付给谁,展览、话剧还是音乐会之类?结果,首先来收账的是甲流。准确的说,寒假第一天,甲流就来了。

《小夫妻》剧照
还好,相比刚一入冬家里老小就经历了小两个月的支原体肺炎,这场流感算是手下留情了。我们甚至没去医院,全靠网上预约的上门检测和外卖的奥司他韦渡劫。孩子凭着药劲儿和十天之后要去珠海旅游的心愿,花了三四天就完成了高烧的起落。开销也就集中在买药上,1200块左右吧——发烧那天,孩子正巧在姥姥家,他吃了5天药用来治疗,我和姥姥姥爷分别吃了10天药用作预防。

既然说到了看病吃药,不如就把相关的费用算完吧。首先是“小儿推拿”,一次140元,假期去了6次,大都是在调理过年胡吃海塞造就的积食,加上又买了些精油、泡脚药之类,差不多又是一个1200块。我是从去年开始对小儿推拿产生依赖的——没错,虽然被推拿的是孩子,但真正需要它的人可能是我。说起来也是寒假,上个寒假,孩子陷入了轻微的抽动症状,每天清晨和傍晚,他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像个小公鸡一样响亮地清嗓子。 一开始,我没太当回事儿。抽动症不好确定诱因,呼吸道感染、过敏、用药、压力、情绪,都可能诱发。我想着,出去度个假,调整调整生活状态就能好了吧?去了海南十天,症状更明显了。后来我才知道,那里温暖潮湿的环境可能藏了更多孩子的过敏原。

按计划,我们在大年二十九飞回北京过年,大年三十当天,就去儿童医院楼上楼下跑了个遍。从内科到神经科又到变态反应科,检查无数。医生最终建议先对扛过敏。一两个月过去,改观不大。我看小红书上说,从中医角度看,抽动症叫“风症”,调理调理肝脾就能控制。我们就赶紧跑到中医院喝了两个月的中药。每周都要找一天去调整药方,隔天再去取药,花费大把时间,好在有些成效。 费用就先不算了,反正是单位给子女医药费报销额度的好几倍。没想到,最终的痊愈竟然是在偶然的三次推拿之后。

《米小圈上学记》剧照
我知道,不能因为这样就说是推拿治好了抽动症,但你能理解那种情绪吧?——从此“小儿推拿”这个手段在我心里有了不可撼动的地位。头疼脑热咳嗽积食,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要拽孩子去推一推,有时一连推三天,有时一连推五天,即便没什么症状每周也要去一次,去了,心里就踏实了。有时候我觉得,它更像一剂开给我的药,或者一道符。如果是盘点孩子一年的花费,不用仔细算,光推拿也至少过万。但对我来说,这是一笔不可撼动的开销。

孩子一年级,这个寒假是我们迎来的第一个正经当回事儿的假期。所以,安排了两项检查:一是视力,二是牙齿。 先说牙齿,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他集中换了一批牙,剩下些还要用几年的,全是小黑牙。补一颗500块,再算上检查费、麻药之类,10颗牙修补完花了大几千块。就医的过程,花费最多的永远是时间成本,补牙不能急,有时一次补一颗,有时要两三次才能补一颗,就这么跑了小半年。谁还敢不按时复查呢?还好,这次没什么大问题,只是给一颗已经成熟的六龄齿做了窝沟封闭,花费405。除了龋齿,孩子还有个问题是牙不整齐,不过医生说还没到矫正的年纪,正畸会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不知道会落在哪个假期的头上。还好视力勉强过关,检查花费200块。以上四舍五入,大体3000元。

《陪你一起长大》剧照
差点儿忘了,毛孩子看病也花了3000多块。在我下面要写到的旅行期间,我们把猫放在了父母家寄养,结果病了,肛周烂了两个洞。医生说可能是换环境的应激反应,岁数大了,你们远游,它不开心。上有老猫,中年人行事必须再多些羁绊,从年二十九到大年初六,既要不停地参加各种组合的家庭聚会,又要每天到宠物医院报道,打针、换药、照激光,时间排得满满当当。不管天多冷都要满足小朋友的户外活动时间,但不能走得太远,医生说,提防老猫伤口出血,别独自留它在家里太长时间。还好, 这种连滚带爬的样子,本来也是我生活的常态。

假期的重头开销还是在旅行。我们今年的目的地是珠海,孩子被广告里虎鲸跃出水面的主题乐园种草了一年。一年之中他反反复复地发愿使我确信,“长隆”已经成了我们通往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旅游目的地的必经之路。所以,即便预料到此行多半是去看人潮,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出发了。这是我第一次独自带孩子出远门,万事图方便,选了不早不晚的航班和离海洋主题乐园最近的酒店,下楼五分钟就能抵达“战场”。往返机票4500元,两晚的住宿包含三天不限次进出乐园的门票3700元。在按计划大年二十九飞回北京过年前,还有四晚住宿,换到其他酒店,花费3600元。 与这四晚相对的白天,我们先是在珠海闲逛,后来又到澳门吃吃喝喝了一番,还意外收获了圆明园兽首展。零零总总的开销相加,这次出行差不多花了1万7千块。

图片 《三十而已》剧照
人满为患的旅游旺季,各方面的性价比就没必要谈了,也没有所谓值不值。一路上我都不断地自我训诫: “千万不要拿你自己那套所谓旅行的意义去衡量所要经历的一切!” 此行,我存在的意义就是做好陪伴。孩子还是很开心的。对于澎湃的人山人海,他很淡然。就像是一个经历过一号线早高峰的中年人,再看多少人头乌泱泱涌动,在他眼里也不过是:这算什么。也许是我这个比喻有点儿问题,毕竟作为一个真正经历过爬挤地铁的中年人,我并没有那么冷静。如果现在有人问:你们在乐园里看到什么了呀?孩子或许会回答:鲸鲨、虎鲸、北极熊,烟花……还有鸡蛋仔。我只能说出一个字:人。很多个时刻,我都在真真切切地担心发生踩踏。如果问,这次旅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孩子没准儿会说:吃了很多的冰淇淋。我只想说:没踩踏!捡回了两条小命儿。

有一天晚上,我给编辑发了一张人头照,是烟花秀散场后密密麻麻走向乐园大门的人,扬言自己至少能发一万个字的感受给她。结果, 日行两万的步数,把一万字走散了。 我们当时还想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长隆回来后,我退掉了所有的兴趣班。我现在已经忘了那种决绝的情绪。努力回想,动因恐怕是当时跟随着人潮忽忽悠悠向前浮动时那种深埋在其中的渺小感。它站在了任何所谓“卷”的对立面,消解一切风花雪月急功近利,甚至也可以说消解一切想要努力的动机,它让你忘了你在哪儿,为什么在?却让你想:我凭什么在这儿?别想了,慢点儿走,跟着走,别摔倒。

图片 《初来乍到》剧照
其实,我眼下已经没什么兴趣班可退了,孩子每周有三项课外学习:钢琴、乒乓球和外教的英语课。甭管西城还是哪城,这种安排在北京一年级的孩子里顶多算低配。 标配是什么呢?就我身边来说吧,除了英语、乐器、以及至少一项专门训练的运动,女孩儿舞蹈、男孩儿编程,不分男女的硬笔书法,数学思维、阅读启蒙……这基本是底线,不设上限。
先算我自己账吧,钢琴课一节500块,原本每周一节,老师回家过年,一个假期最终就上了两节课。外教课每周一节300块,年前他回自己的国家休假,课程改在线上,上了3节。乒乓球在开学前集训一周,5天,1200块。一共3100块。严格来说,这些钱都是预先支付过的,消耗课时但不用现场掏兜儿。我还是把它算在寒假开销之内了,毕竟,很快就要交钱续课啦。

我说兴趣班已无可退,因为这三项目前都是孩子的心头好。他很幸运,遇到了自己极其喜欢的三个老师。其他的课,也不是没有上过,但难坚持。我过去比现在“卷”一点儿,想卷体育,觉得孩子身体好就行,卷身体不叫卷。篮球、游泳、体适能报了个遍,从平衡车到小轮自行车再到滑板,接近极限运动的也都想沾边儿。
除此之外,跆拳道空手道散打搏击,能防身的技能总还是要选一项学学吧?别害怕,后面说的这些没报课,但都试过。光是试课,每个周末就能把时间填的挺满的。再后来,篮球班和游泳馆都跑路了,损失了差不多2万块钱吧。但是我发现,孩子听了偷着乐。我也就乐了。幸好跑了,其实我也早就不想上了,但是下不了决心,半途而废终归不好,也挺贵的。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识过篮球教练训孩子,我站在场外,整节课汗毛都立着。

还是那句话,有时候不知道是谁的需要,也很难说钱花给了什么。

图片 《小舍得》剧照
账单接近末尾,剩下些零零碎碎。给孩子在图书大厦办了一张999块的借书卡,却发现最喜欢的一套科学绘本不能借走,一箱子书买回家,又花了500块。看了两场春节档的动画电影,饮料爆米花加在一起,花了300块。附近公园的冰雪世界250块,无动力乐园168块。去TeamLab看展249块,吃饭300块。一场音乐会1020块。环球影城有年卡,吃饭、买玩具零头抹去就算花了500块吧。和这些相关的交通费之类实在记不住,说不清,就不算了。这段加起来差不多4300块。

到此为止,此前提到的所有费用加起来,没算错的话,一个假期孩子花费大约30400块。应该还有遗漏,但不想算了,心脏承受不住了。孩子在旁边安慰我,妈妈你别哭,我的压岁钱可以先借你。我心说:你可别提了,羊毛出在羊身上,漏掉的就是你妈天女散花一样给出去的红包呀!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排版:布雷克 / 审核:小风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 《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图片

大家都在看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