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识局
欢迎关注识局!我们提供一手的政策资讯,并有丰富的线下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发布  ·  小心,年前大扫除惹出这个病!很多人都不注意 ·  18 小时前  
人民日报  ·  【夜读】好心态,决定好状态 ·  昨天  
人民日报  ·  定了!继续免费!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识局

只见动车过、不见人下来,站不停、客不留,高铁也可能成为资源倒吸的走廊哦!

识局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1-13 10:29

正文



文/识局小分队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1月初,沪昆铁路全线开通,这条途径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多个省份的高铁线路,将原来沪昆两地的通行时间由34小时缩短至10小时。不只是这一条线路,自本月5号开始,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越来越多的城市之间通行时间大大缩短,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朝发夕至这个愿景。

 

交通运输部委托相关机构预测数据显示,2017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9.78亿人次,同比增长2.2%,其中铁路、民航客运量增长均达到10%左右。

 

硬币的两面性则不能忽略,在高铁动车成为出行新贵的当下,我们观察到,对于小地方来说,高铁热的这盆冷水还是要泼一泼。

 

近日,在某市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表态说,高铁开通之日,是资源要素流入多,还是流出多?大家千万不能被高铁带来的“溢出效应”所迷惑,天真地认为,高铁开通之日,就是大城市高端资源要素向我们溢出之时,就是资金流、资本流、项目流、人才流源源不断向我们集聚之时。我们还要看到高铁带来的挑战:对一些小型城市而言,可能是“只见动车过、不见人下来”,有站不下、有客不留、有资源不聚,生活上的便利远大于对经济发展的拉动。

 

这番表态,其实看得很透彻,高铁热与地方经济的两层关系,就包含着溢出和倒吸。

 

溢出效应,比较好理解。去年7月份,发改委正式批准了新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铁网络正式出炉,也改变了多个城市的历史格局。比如,合肥、深圳、郑州、重庆、长沙、南昌、福州、西安、杭州。不过,有一点很关键,这些城市的经济总量排名并不靠后,这些城市也多为省会或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有站不下、有客不留、资源不聚,高铁正成为大城市倒吸小地方资源的走廊如何理解呢?

 

正如上述市委书记担忧,“我们还要看到高铁带来的挑战,尤其是对一些小型城市。”现实情况确实也是这样。比如京沪线,在这条铁路线,除了几个一线城市站点和省会站点外,更多分布着非省会的地级市及县级市或县的站点。

 

数据显示,京沪铁路10年的大调整之后,往返的高铁车次总量由2077趟增加至2085趟,但是停靠小城的车次却减少了2趟,从1470趟变成了1468趟。尤其注意,增加车次的小城仅占沿线总共30座小城的一半。减车最多的是昆山南站,达到了8趟,常州站和镇江站紧随其后,少了7趟车。

 

比如,沪宁高铁沿线的仙林站,从2010年7月1日开通运营至今,2年时间里,停靠列车数量由每天13趟锐减至2趟,鸡肋之实不言而喻,只见动车过,不见人下来引发的就是资源不聚,大城市倒吸小地方资源。

 

安徽马鞍山也是这样。马鞍山地理位置上靠近南京,高铁最快十几分钟就可以达到,南京市的苏A车牌车主也多是马鞍山人,南京成为马鞍山人最喜欢消费的周边城市。和马鞍山相似的还有很多,尤其那些自身优势不明显、环境吸引力不够强、高铁一小时圈的城市。

 

不过好也高铁,不好也是高铁,这些一小时经济圈的人才要素中,候鸟气质太强,对于这些区域的企业家以及外企高层次人才来说,工作居住的环境很重要,哪个城市的环境好,他们就会到哪里去,哪个城市的环境不好,他们撤离也很快。往深了说,高铁开通意味着资源分工或将重新洗牌,有资源来,自然也有资源可能会被吸走。

 

地方更应该看到,高铁不是各地比拼的砝码,区域一体化说起来是共同发展,但那是从整体上看的,对于局部来讲肯定是有涨有落,如果自身没有任何优势发挥,有可能是被边缘化的。新一轮区域竞争中突出重围还要看经济总量,生产要素集聚的“洼地”,这是比高铁来没来或者来了之后更重要的课题。



更多资讯、海量视频、专业财经金融信息,尽在识局网!还在等什么,赶紧进入:www.ishiju.com 



我们是识局团队!

读者投稿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人才应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申请转载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