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商零售局
最值得关注的电商研究机构媒体,电子商务行业影响力位列前三,我们与阿里、京东、国美、亚马逊、苏宁、唯品会、聚美、当当、1号店、中粮我买、顺丰优选、美丽说,等电商企业保持战略合作,致力于电商行业多元化的健康发展,帮助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电商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铁路12306崩了?马蜂窝发布国内首个省级旅 ... ·  17 小时前  
首席品牌官  ·  盘点2025的品牌春节企划,谁的年味最浓? ·  昨天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可惜我文笔平平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商零售局

我为什么说Costco在中国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

电商零售局  · 公众号  · 电商  · 2019-10-14 18:28

正文


最值得关注的电商零售机构媒体

作者 | 电商君

来源 | 电商报(ID:kandianshang)



1

生活就像Costco,
你永远不知道它下一秒是什么状况



一个月前,Costco中国首店开张,在很多中国人的臆想中,这就是一家想尽办法给消费者省钱的公司,人家和白求恩大夫一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就是为了和中国人交个朋友......


于是,全上海的大爷大妈集体出动,把Costco围了个水泄不通。因为前来购物的人实在太多,很容易带来安全隐患,开业仅半天的Costco不得不紧急宣布停业;


3天后,同样是这群大爷大妈,却在Costco摆起一字长蛇阵,排着长队退会员卡;


一周后,传来用Costco会员卡可以以1499元/瓶的平价买到飞天茅台的消息,但此时,天猫已周知天下:同样的商品,同样的价格在天猫上一样可以买到!这时候,还有谁想坐一两个小时的车跑到Costco所在的上海郊外受罪?


短短的一个多月,Costco中国从火爆全魔都到趋于平静, 原因也很简单: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此Costco已非彼Costco也!


Costco在中国的这一个月,也给中国当代商业史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它没有体现出自己在会员制上的优势,没有带来在购物体验上比电商更完美的享受,只知道利用营销事件博弈人性,它在中国的结果几乎是可以预料的。



2
Costco成神背后的残酷真相



不可否认,Costco在中国有不少拥趸,甚至还拥有包括雷军、叶国富这样功成名就的超级“信徒”,但是,Costco在中国的这一个月,已经全面暴露了它的商业模式的弱点。


首先,欲低何曾低?


Costco宣称,其所有商品毛利率不超过14%,高出这个标准的需要汇报给CEO及董事会批准;但是在中国,14%的毛利率有时就是暴利!君不见拼多多、聚划算动辄带动成千上万产业带、以100亿补贴击穿行业低价,甚至亏损售卖商品?


就拿电子商品来说,京东上的电子商品一般代表了电商平台的最高价位,但是Costco上的电子产品和京东相比价格更高: 比如苹果MACBOOK PRO15英寸深空灰512GB ,Costco售价为19999.9元,而在京东平台仅为18499;苹果 IMAC 27英寸, Costco的售价为13299.9元,京东售价为12488元;


其次,云精未必精!


Costco的另一大杀招是通过精选商品实现走量,所以其整体库存量单位只有4000个左右,而沃尔玛超过了20000个。


Costco在国外的确可以这样做,因为国外用户的需求比较固定,也比较单一。比如说,在美国,Costco的四成业务为包装食品、饮料和清洁用品,近20%的收入来自汽车加油、餐饮、医疗服务等增值服务,闭着眼睛就能数出用户需要的商品。


而中国有13亿人口,需求更加多元,Costco在中国开业当天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 ,因为实在没有太多选择,很多人结账时购物车都是空的!


其次,试吃、退货政策在中国实行不了。


据说在国外,只要你在Costco买了东西,不问原因、不限时间,甚至香蕉吃了一半都可以退货,但是一直到现,Costco中国都没有在会员规则中加进这一条;


在试吃上,Costco中国同样设置了重重障碍,不仅试吃的量少,试吃的开放时间更是有限 在Costco放开肚皮试吃,原来只是一个传说。


Costco在国外成神,很大程度上是依仗了以上几点,但是这几点在中国根本就不可能做到:从一开始,Costco在中国已经背离了方向。


《红楼梦》第五回有判词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好像冥冥中揭示了某种结局?



3
Costco老矣,尚能饭否?



在中国已然进入新零售时代的背景下,Costco此师挥师进入中国,只能映衬出它的老迈与无力。


首先,旧渠道如何争得过新渠道?


Costco可能没有估计到中国的电商渠道变化有多快!相对于新崛起的拼多多、“毒”上卖鞋、抖音带货,连天猫、京东都已经是 “古典电商”了,而Costco中国的管理层大多是不了解中国电商发展的老外,在中国的电商渠道每天都在信息更迭、创新模式时,Costco中国只能和当年的亚马逊中国一样,陷入信息滞后、决策缓慢的泥沼。


其次,中国不具备Costco的用户基础。


Costco晚了家乐福、沃尔玛20年进入中国,在这20年中,中国的零售业早就翻天覆地,大卖场模式更是一次次在瓦解中重建。比如说盒马的3公里配送、每日优鲜的前置仓等,可以说,在中 国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分叉的路口下,都埋着全新的商业模式,满足于家庭汽车采购,定位于地远人自偏的Costco在中国并不具备用户基础。

第三,线下“古典零售”难以取代新零售。


Costco在国外的所有成功都是在线下,而线下零售在中国的比重已越来越小。何况在进入新零售时代后,就算是线下实体,也得依托于大数据分析,国内电商平台在商品价格、种类丰富度、高效供应链以及购物体验等方面,是Costco根本无法比拟的。


所以,Costco进入中国后,有机会和美国一样开500家店吗? 永远没有机会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