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华那点事
爱生活,爱大场。关注社区、关注民生、关注公益。提供最新鲜的大场镇、大华万里、桃浦真如及周边地区生活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乐游上海  ·  免费!“大烟囱”双展上线 ·  2 天前  
今日闵行  ·  -2℃!骤降!闵行接下来…… ·  4 天前  
上海发展改革  ·  本市2025年第二批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和超长期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华那点事

作为大场人,这些本地民间瑰宝你都应该知道!

大华那点事  · 公众号  · 上海  · 2017-06-25 20:49

正文

6月20日发布的 《作为大场人,这些本地民间瑰宝你是否知道?!》 (点击蓝色字体阅读) 介绍了大场棕编和大场花格榫卯。


今天,我们来看看大场还有哪些本地民间瑰宝!


大场微雕微刻

1
历史渊源

我国微雕微刻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上就刻下了微小的文字,这些文字要用五倍的放大镜才能识读。战国时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广为人知的王叔远(明代人)核舟,就是中国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明清以后,不少文人雅士在印章之方土之中,用铁笔题书作画,寄托情趣、自娱自乐。到了20世纪,随着放大镜、显微镜在微雕微刻领域的运用,微雕微刻便成了别具一格的崭新艺术。


2
微雕微刻与传承人袁耀

大场微雕微刻以翡翠、白玉、石头、象牙和南红玛瑙等为材,以白钢刀、金刚钻、旋转打磨机为工具,融会贯通地运用各类传统雕刻工艺,借鉴书法、陶艺、武术、气功、佛学的相关理念和技巧,在实践中推陈出新、追求卓越,从而形成了功夫独到的民间艺术,打造出一批传世之作。

大场微雕微刻的代表性传承人袁耀九岁起始学刻章治印,在篆刻、书法、绘画、雕刻、陶艺等领域均颇有造诣。先后获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上海海派玉雕大师、首届中国国家艺术大师、首届中国玉雕艺术大师等称号。被上海电影艺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1995年入编《当代中国艺术界名人录》,1996年入编《世界名人录》。

3
工艺流程

1、审:对用料进行仔细观察,从用材的质地、形状、色彩和规格的实际出发,构思作品的整体造型、布局格调和细节安排。

2、绘:根据“审”所掌握的基本情况和形象构思,绘出画稿。若条件许可则在用材上划格定位,若用料细微,则需心中有形。

3、琢:以雕、刻、磨为主要手段制作作品,务求精细,无论掏膛制口,还是镂琢钻孔,不管是显形纹饰,还是刻字行文,均需恰到好处。

4、光:对完成的作品做抛光或其他适当的处理。但微刻则是在刻制之前,需将材料进行抛光。


4
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

大场微雕微刻的精湛技艺,在继承传统中推陈出新,把传统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几度创造吉尼斯纪录,其史无前例得世人公认,就欣赏、收藏而言,已成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其作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弘扬传统美德、民族精神。

微雕微刻作品《南京1937》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实,告诫后人不忘国耻;项目在自身发展中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为当代人的奋发上进树立了榜样;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今,保护传承本项目,不仅能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情操;发挥文化特有的功能。




大场易拉罐画

大场易拉罐画已被评为宝山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在就让小编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易拉罐画。



大场易拉罐画是传统海派剪纸技艺的衍生工艺品,虽然制作材料为近代产物,但其制作工艺,仍延续传统的制作方法,并结合易拉罐金属材料的特质,开拓出一种崭新的工艺画,可谓“古技新颜”。

易拉罐画传承人李雄刚是上海文艺家协会会员,其以环保为主题的易拉罐工艺品,曾获得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银奖,4项作品获中国国家外观专利。

1、材料整理:选取铝质废弃易拉罐,要求完好形状。剪去上下盖,清洗(限洗洁精)整平,并确定易拉罐铝皮内侧为“正面”

2、构思、打样

例如做生肖“马”图,马需配花、草、山、石,共有三个内容,即马、花草、山石。复写纸将图印在易拉罐铝皮上(正面),并将印图成为“有效图”。


3、刻画正反面

正面刻:按样图按印线刻画成全图形

反面刻:按正面刻的有效图边长的内侧刻画一遍,并将反面刻画称“抹图”。

4、剪裁

按刻画正面图边线剪开。剪画的三要素:1、剪刀的三分之一处剪。2、剪刀口与画面呈135度角。3、剪刀走向逆时针,保证有效图在剪刀的左边(限右手剪,左手剪相反)

5、黏贴

黏贴原则:先前后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6、裱框

将作品放进木框里面,可以更好地收藏和保存。


文化及社会价值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手工技艺拓展大有淡出之势,更重要的是民间巧夺天工的独门绝技后继无人,所以继承和培育本项目意义重大,它不仅恩能弘扬中华文化,而且能传承民俗。

在民间传统技艺挖掘抢救中创新,还刻苦专研中提高,传承人李雄刚的作品利用了废弃易拉罐超过13万尺,做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供人观赏。低碳又环保的大场易拉罐画便于操作,使得退休下岗供人,智障人士,学龄前儿童等弱势群体可以一起做手工,将易拉罐变废为宝。并且易拉罐画以各种形式参与了公益性的宣传活动,如APEC、残奥会等重要活动。

资料来源:大场文体中心

猜你喜欢

大华十年巨变第一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