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gmentFault 社区专栏 TIGERB的技术博客
作者:
TIGERB
首先问个问题:
平常工作中来了一个业务需求,我们是如何开始写代码的?
• 于是就开始了 怎么怎么样...如果怎么怎么样...怎么怎么样...愉快的码代码的过程
一个简单的业务场景
描述“我一个同事”一天的生活,简单来看看他一天干些啥。
1.0 饿了吃饭
1.1 到点吃饭
2.0 渴了喝水
2.1 到点喝水
3.0 困了睡觉
3.1 到点睡觉
3.2 有可能一个人睡觉,也有可能... 是吧?复杂
接着,一个业务逻辑
(拆成多个函数)
从头写到尾:
再接着,一个业务逻辑
(拆成多个类方法)
从头写到尾,也许、可能、貌似、猜测大多数人停留到了这个阶段。
最终,一个业务逻辑
(拆成类、抽象类、接口)
从头写到尾:
把业务抽象成事物(类 class、抽象类 abstact class)和行为(接口 interface)的过程。
最近“我一个同事”开始创业了,刚创立了一家电商公司,B2C,自营书籍《3分钟学会交际》。最近开始写提交订单的代码。
⚠️注意场景 1.刚创业 2.简单的单体应用 3.此处不探讨架构
一般来说,我们根据业务需求一顿分析,开始定义接口 API、设计数据库、缓存、技术评审等就开始码代码了。
接口参数:
uid
address_id
coupon_id
.etc
业务逻辑:
参数校验->
地址校验->
其他校验->
写订单表->
写订单商品信息表->
写日志->
扣减商品库存->
清理购物车->
扣减各种促销优惠活动的库存->
使用优惠券->
其他营销逻辑等等->
发送消息->
等等...
就开始写代码了怎么怎么样...如果怎么怎么样...怎么怎么样...一蹴而就、思路清晰、逻辑清楚、很快搞定完代码,很优秀是不是,值得鼓励。
但是,上面的结果就是大概所有人都见过的连续上千行的代码等等。上面的流程没啥问题啊,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就是接着要说的代码建模。
业务分析少不了
同样,首先,我们看看提交订单这个业务场景要做的事情:
换个角度看业务其实很简单:根据用户相关信息生成一个订单。
参数校验->
地址校验->
其他校验->
写订单表->
写订单商品信息表->
写日志->
扣减商品库存->
清理购物车->
扣减各种促销优惠活动的库存->
使用优惠券->
其他营销逻辑等等->
发送消息->
等等...
什么是代码建模?把业务抽象成事物(类 class、抽象类abstact class)和行为(接口 interface)的过程。
获取事物
我们把订单生成的过程可以想象成机器人,一个生成订单的订单生成机器人,或者订单生成机器啥的,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代码建模过程中的一个事物。
从而我们就可以把这个事物转化成一个类(或结构体),或者抽象类。
获取行为
事物有了:订单生成机器人 行为呢?毫无疑问就是上面各种业务逻辑。把具体的行为抽象成一个订单创建行为接口:
得到UML
设计代码
参数校验->
地址校验->
其他校验->
写订单表->
写订单商品信息表->
写日志->
扣减商品库存->
清理购物车->
扣减各种促销优惠活动的库存->
使用优惠券->
其他营销逻辑等等->
发送消息->
等等...
PHP 版完整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