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
Gilead
凭借索非布韦一举跻身世界制药巨头的行列,其所拥有已上市的三个
HCV
药物,预计在
2017
年能带来
117
亿美元的销售额。然而,这仍然预示着一个帝国在衰退,
2016
年这些药物的销售额就已达
149
亿美元。在未来的一年里,
Gilead
的这些肝病产品及大量的
HIV
药物,仍将使其维持在世界前十的位置。阿斯利康、
BMS
及
L
i
lly
三大制药厂,由于过去五年专利悬崖的影响,分别掉出前十,位列
13
、
14
和
15
位。
与此同时,辉瑞依然会通过企业并购维持自己领跑者的地位。辉瑞最近的两次出手分别是
170
亿美元收购
Hospira
以及
140
亿美元收购
Medivation
,接下来的
2017
年,相信辉瑞依旧不会停下自己的步伐。
赛诺菲也存有并购的野心,最近的一次出手是
2016
年
9
月对
Medivation
的收购,但最终败给了辉瑞。
2016
年晚些时候,强生更加确信的表现出对瑞士药企
Actelion
的兴趣,如果这个目标能够达成,将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这样标的标价也会是比较高昂的。
Shire
通过收购
Baxalta
及
Teva
通过整合了
Allergan
的仿制药业务,两家企业将领跑
2017
。
Abbive
和
Celgene
依旧会凭借
Humira
和
Revlimid
带来丰厚的收入,上述两个产品分别在
2003
年和
2006
年上市,经过十多年的洗礼,
2016
年全年仍然带来了超过
10
亿美元的销售额,并且得到了市场广泛的认可,在未来的一年仍将是两个最具增长力的产品。
Roche
的最大功臣要属
Tecentriq
,其竞争者主要存在于免疫抗肿瘤领域。在此领域,
Merck
的
Keytruda
在市场方面也是增长最快速的药物之一。
Keytruda
自
2014
年上市,就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现如今已经是此领域标志性的药物。由于
BMS
一线肺癌药物
Opdivo
三期临床的失败,更是对
Keytruda
和竞争对手的一大利好。
企业并购方面,经历过相对平静的
2016
年后,在
2017
年将被期望有一个反弹。到
2016
年
11
月末,用于企业并购的资金共有
960
亿美元,为
2015
年的半数。本年内有非常少的交易能够达成,比较大的一笔收购就是辉瑞
140
亿美元收购
Medivation
,很明显对
Medivation
的估值还是非常高。这将意味着无论多么敏锐的收购者,
2017
年的标的对于他们来说仍将非常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