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云闺蜜通过小助理求助,幼儿园孩子不愿上学,仔细盘问才知道,是因为前一天孩子被学校老师单独批评了,孩子说不喜欢老师,老师很“凶”,问我怎么办?
老师不能自己选,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安抚和处理才能帮助孩子。这篇文章发出来给大家看看,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遇到孩子的问题,再小肯定都是大问题。正因为是“大问题”,所以更要先冷静、少说多听。
4、5岁的孩子表达还不是很成熟,也会因为自己的状态情绪而产生不客观(比如累了困了心情不好说“赌气话”),甚至会出现想象和现实无法区分的情况。
这时鼓励孩子多说,多说出细节,多演出来,都能帮助我们对事情有更好的判断。
这里要注意,鼓励多说的前提是我们先“闭嘴”,而不是“主观引导”。
我见过一些朋友,会引导孩子问,那老师有没有骂你啊?有没有打你啊?老师是不是没让你吃饭啊?
然后孩子就先入为主地全部说是的,这样就无法很好地客观了解事情了。
同样的,反过来,也不要父母先入为主地对孩子说,你在家就那么淘,老师对你凶是为你好,你肯定又XXX了。
养育孩子,每个家庭的理念是不同的,底线也是不同的。
那么孩子从进入幼儿园开始,我们就需要开始思考,自己的底线在哪里?底线之上的灵活空间又有多少?
我们很多时候,对于自己育儿需要坚持的是什么,不能让步的是什么,什么是合理的,其实是模糊的。
日常就会出现根据孩子哭不哭、听不听话,来决定自己的养育准则。
这种无意识的习惯也就会影响到对老师的评判。而判断的依据也变成了,孩子喜不喜欢这个老师。
关起门来,自己怎么带娃别人不能干预,可一旦涉及到了和第三方接触,我们就不能太主观了。
凡事都需要“讲事实摆道理”,而这个基础,就是我们的育儿准则。
比如,我的闺蜜她是一直崇尚平等和尊重的,日常自己带娃都是尽量和孩子沟通讲道理。
但她就和我说过,去了幼儿园,老师大声训训孩子,她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老师“动手”了,哪怕只是轻轻一推,她是肯定不能接受的,不管什么理由,这就是触及底线了。
当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定义自己的底线,那么也就更加明白,哪些事情我们需要“大动干戈”,哪些事情可以“轻松化解”。
不仅仅是老师,这世上就是有一类事情,我们换位思考知道,对方是好心,但就是处理的方式让我们不舒服。
这时,我经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把“动机”和“行为”区分,非常好用,今天就推荐给你们。
下面来两个举例分析,都是最近大家给我留言的真实故事。
回家和女儿角色扮演了解幼儿园情况,女儿扮老师,然后双手叉腰非常凶地对我说,放下玩具,不许再玩了,听见没?演完,女儿说,老师就是这么凶其他同学的,我很害怕。
我们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我当时就会对小D说,你肯定吓坏了吧。把她抱到怀里后,继续说,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凶啊?
小D告诉我,因为我们的自由玩耍时间到了,要上科学课了。
我就接着说,是啊,老师着急了,因为如果大家不到齐,科学课就要晚开始了,就像妈妈有时催着你出门,也会吼你。
但就像妈妈以前事后和你说的,妈妈仍然爱你的,但妈妈当时可以做的更好。对老师来说也是一样的,她仍然爱你们。
而且你想啊,妈妈只带你一个小不点,都会忍不住吼你,更不要说老师要带一个班级呢,所以有时就会忍不住声音大了。
这件事里面,我们先回应孩子的情绪,然后帮助孩子理解,老师为什么这么做,这就是理解动机。
在理解动机的基础下,再一起讨论行为。帮助孩子理解:
动机是对的,行为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即使行为不够好,也不影响老师的本心。
幼儿园开始实行“光盘行动”,女儿现在每天晚上就很担心,说自己实在吃不下,但吃不完老师就会不开心,而且只有吃完的人才能有小红花,她也想要。
一样的思路,先回应情绪,嗯,你很想要小红花,也很希望老师开心,但是你已经很努力很努力吃了,就是吃不下,吃不完。
解读动机,为啥老师希望每个人都要吃光食物啊?对啊,农民伯伯种菜很辛苦的,一粒米要从小苗苗变成我们碗里的饭都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所以我们要珍惜。
分析行为,老师希望你们从小可以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所以就会鼓励你们都吃完。
这个案例里面,我还会多做一步,思考解决方案。但你即使很努力也吃不完,那怎么办啊?
我们每次午餐前可以和老师说一下,吃多少要多少,让老师少给你一点。
吃完了如果还需要,可以再加。每个人按需拿食物,那么浪费的机会就会减少的。妈妈送你去幼儿园的时候,也会和老师说一声的。
上面这些都是提供参考思路,具体怎么说,还是需要大家结合自己孩子情况来引导的。
希望大家可以理解这个区分“动机”和“行为”的小方法,不仅仅是育儿,生活工作都是适用的。
这些年里,我深刻地体会到,解决问题这项能力的重要性。不管是教育她,还是我们自己学习育儿,本质都是去解决一个问题。
现实中,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提前担心那些“未发生的事情”,而不真正过好眼前。
我们总以为现在多担心一点,回头就顺一点,而事实是,哪怕现在计划准备的再好,临到跟前,该有的糟心事一点都不少。
然后我们发现自己焦头烂额,解决不了,从此就认定是自己当时计划的还不够。
于是下一次会更加焦虑地来担心未发生的事情,从此进入“焦虑”怪圈。
但只要我们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见招拆招次数多了,就不会那么容易对未发生的事情而产生焦虑。
而每个问题的拆解无非就是“行为”和“动机”,然后进行多种的组合排列:
一个人只要尝试把行为和动机分开,其实90%以上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而真正的高手可以处事不惊,反应敏捷,只不过就是他们的脑袋里可以同时兼容各种不同的动机和行为的组合。
所以啊,好好对待解决孩子的问题,育儿这件事里锻炼的能力,都是企业里的“看家本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