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这么大,也许你不能都走遍;自然知识那么多,也许你不能都懂;那就智慧的鸟博士,带你和你的孩子一起涨姿势吧~
“爸爸妈妈,我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吗?为什么天上的鸟儿会排着队飞?”除了忍俊不禁,作为父母很难科学地向孩子解释自然科学道理,而孩子们好奇的往往不是拼音字母、加减乘除或者琴棋书画,却是他们看得见、听得清和摸得着的周边环境,是提高他们注意力、反应力和逻辑思维原生系统,更是完善他们适应力、协作力和健全人格的绝佳来源。
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
。兽脚类恐龙是一个相当多样化的类群,其中包括了鼎鼎大名的霸王龙和伶盗龙。最近发现于缅甸的一块距今9900万年的琥珀之中,人们发现了一条长着羽毛的恐龙的尾巴。德国发现的始祖鸟是一种位于非鸟恐龙和现代鸟类之间的化石鸟类,它生活的时代距今约 1.5 亿年。与鸟类至少上亿年的历史相比,人类历史不过600万年。
鸟类是最易于观察的野生动物之一
。它们分布广泛,能翱翔于天际,能跃于林中,甚至还能潜游水下;它们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迅速、适应能力强,能生存于非自然的人类社会;它们甚至对气候变化等紧迫问题发出预警,能通过异常的行为展示自然的信号。
60%相同的基因。
鸟类和人类一样也是视听型动物,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知世界,而大部分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昆虫则往往依赖于其他的感官。正因如此,鸟类的很多行为能够为人类所理解与欣赏。
此外,基于遗传学和行为学上的相似性,研究鸟类无疑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身,不论是疾病的免疫能力,还是细胞的结构机制。鸟类的演化历程也让我们对于生命演化的问题拥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40%不重叠的基因。
鸟类有着很多人类自以为所独有的特征。它们有着自己的表达方式,有着不同的情绪以及个性:有些看起来很羞涩,有些是好奇宝宝,有些则满脸写着“有没有吃的”。一只非洲企鹅时刻像是在不失礼貌地询问你有没有鱼喂它,而美洲家朱雀和大黄脚鹬则看上去一身骄傲。
南方鹤鸵(Casuarius casuarius)
南方鹤鸵是最原始的现代鸟类,堪称地球上最后的恐龙。
鸟类能维持生物间微妙的平衡。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东南部的盐沼,那儿茂盛的大米草可以净化水域,并保护海岸免受海水侵蚀。而盐沼海螺喜欢以大米草为食,如果没有蛎鹬、石鸻和鸻这些捕食者,海螺会吃掉整个沼泽上的草,只留下光秃秃的泥滩。
鸟类不仅能帮助我们控制虫害,还可以给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人类用于食物或药物的植物中,约有5%是由鸟类传粉的。在新西兰的森林里,70%的植物种子都是由鸟类传播的。
一些秃鹫等食腐性鸟类,还有着极高效的
清洁作用
,降低腐烂尸体的卫生风险,减少狂犬病和肺结核等致命疾病的发展和传播。海鸟还在
传输营养物质
,以及帮助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保持物种多样性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南非兀鹫(Gyps coprotheres)
秃鹫的胃毫无疑问是强酸性的环境,能够杀灭各种细菌甚至包括肉毒杆菌和炭疽杆菌。
鸟类多样的飞行能力,激发人类的求知欲。
不仅能或高或低,或快或慢,或盘旋或俯冲,蜂鸟更是具有一项独门绝技:由于它们的翅膀可以翻转近 180°,蜂鸟还能够倒着往后飞。
鸟类机智的迁徙行为,引导人类的探索欲。
鹤类会向父母学习,辨识迁徙途经的标志物;莺类可能是记住星图来为自己导航,而且不止一幅,季节不同,星图也会不同;其他一些鸟类则会利用太阳或星星的角度,以及地球的磁场来导航。但这几乎是我们所了解的全部内容,尽管已经研究了数十年,但鸟类究竟是如何实现如此精准的环球大迁徙的,对于人类来说依然是个不解之谜。
鸟类广泛地涉足分布,启发人类的关注欲。
鸟类时刻提醒着我们,世间万物都是紧密相联的,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自然产生影响。
白颈蜂鸟(Florisuga mellivora)
蜂鸟的奇异之处在于它们的翅膀能够翻转很大的角度,因此可以在空中悬停甚至倒着向后飞。
长途迁徙。
北极燕鸥拥有最长的迁徙记录,这种类体重不过100克左右,从格陵兰岛到南极的漫长迁徙路程达7万千米。
惊人食量。
一只山雀每天吃下的食物近自重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一个体重70 千克的人每天得吃下超过23千克的食物!蜂鸟可吸食跟自身体重相等的花蜜,一只6千克左右的加拿大黑雁每天能够消化掉1.5千克的草料。绝大部分鸟类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觅食中度过,上顿刚吃完就开始准备下顿,周而复始。
传宗接代。
不断增长的人口给鸟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栖息地丧失、食物资源枯竭、污染和农药、过度捕猎等原因,世界上每8只鸟类中就有1只生存受到威胁。面对环境的变化,鸟类不得不适应新的情况。有些鸟类在人类搭筑的水泥丛林中,不仅能够生存下来,还能够繁衍生息。那些居住在城市的鸟类都具有较强的免疫力,洪亮的鸣叫,离开地面筑巢的习性,杂食的食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卓越能力。
家麻雀(Passer domesticus)
通过在人类改造过的气息环境中安家,家麻雀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鸟类之一。
你曾经见到过鸟类世界的神奇现象吗?或者关于鸟类的一句俗语、一段故事、一个民俗 、一种象征曾经吸引你的目光、激发你的兴趣、引起你的感叹。
《国家地理珍稀鸟类全书》精选了由乔尔·萨托创立的“影像方舟”中300种鸟类绝美影像照片。
他
是动物拍摄方面的权威专家,也是拯救濒危物种的环保先锋。他的照片以黑白为背景,凸显动物的样貌和神态,能让你欣赏到前所未见的各种细节与神韵。
作为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30年御用摄像师。
获得过2017年美国国家野生动物艺术博物馆朗格斯奖(Rungius Medal),《美国国家地理》2018年度探险家等荣誉。
“影像方舟”跨越全球40多个国家,拍摄、记录了9000多个物种,包括2000种鸟类,
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联合国的推荐与赞誉,拍摄的照片还登上联合国总部大楼与帝国大厦
。
“影像方舟”受到联合国推荐,照片登上联合国总部大楼
“影像方舟”照片登上了帝国大厦
《国家地理珍稀鸟类全书》文字部分由全球观鸟冠军诺亚·斯特瑞克执笔。他曾环游世界,观察到6042种鸟类,创造了观鸟的最高纪录。诺亚用优美的文字讲解关于鸟类起源、起源、飞行、食性、情感、繁衍、群居、保育等知识,讲述鸟儿的生命故事。
本书以极简的语言,纲举目张,采用综述的方式,深入浅出,涵盖鸟的各方面知识。比如,从鸟的翅膀形状来判断其飞行方式,从鸟喙的形状来判断其觅食特点。
动物的拍摄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要求乔尔团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准备,以确保拍摄过程不会伤害或惊扰到任何一只鸟儿。
面对不同的拍摄对象,拍摄当天他们会采取各种不同的策略。对于大型鸟类,他们可能会在后方悬挂起黑白的背景布。对于小型鸟类,他们可能会将其放入舒适的小摄影箱中进行拍摄。一旦置身于摄影箱中,鸟类就只能看到相机镜头的前端,从而表现得十分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