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警民直通车上海  ·  少年离家出走,看民警如何用三十分钟就找回.. ... ·  2 天前  
警民直通车上海  ·  少年离家出走,看民警如何用三十分钟就找回.. ... ·  2 天前  
环球时报  ·  紧急维修!这次,美军尴尬了 ·  3 天前  
上海网络辟谣  ·  吃鱼油能降血脂?很多人可能都吃错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无论是否做记者 你都应该有这些品质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12-07 10:00

正文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学习公社

(id: xjbxuejie

整理:方怡君


“你们大概是我打交道的,最小的记者啦。所以我首先要给你们点赞。”

“新闻记者应该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精英力量。”

“你们知道做新闻记者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吗?”

……


昨天,在第九届新京报小记者颁证仪式上, 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 妙语连珠,为第九届新京报小记者带来了一场有趣的分享。



高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

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首都互联网协会副会长



曾经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学习。从事新闻工作25年,采写了大量反映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度报道。


2003年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历任新闻学院副院长、院长、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报道采写技术和网络信息传播。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九八五”工程校级重大攻关项目等重大课题。




以下是高钢分享内容的整理


看到孩子这么小,就能够对新闻工作产生兴趣,并且进行新闻工作的实践,我作为一个从事的新闻工作近30年的新闻记者,我真是感觉到非常的高兴,而且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兴奋。


在我的工作经历当中,有太少时间跟这个年龄的“记者”打交道,所以我首先要给你们点赞。


你们的老师肯定跟你们讲述过什么是新闻工作,我现在想让大家的视野再开阔一点。看看100年前的美国人是如何讲新闻工作的。


他叫约瑟夫.普利策。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了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这个不能概括这个工作的全部内涵。你们的工作中会做各种报道。这个报道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让你身边的人认识生存环境的变化,也为他们的决策提供建设的信息和参考。



做记者最重要的品质是善良


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够干这个工作?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应该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精英力量。他们担负社会责任,对社会的整个运行有自己的观察思考推动,包括具有探索承担这样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储备。但更重要的是, 需要一些品质和情怀。 比如:



社会责任感

同情心

正义感

坚持不懈

知识面的宽阔

勤于思考

善良



这其中,最重要的品质恐怕是善良,从爱你身边的人,爱你的爸爸妈妈,爱你的老师同学开始, 在这种基础上去关注和同情社会的弱视群体 ,包括儿童妇女老人等等。


真正的记者应该是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件事情很重要。想要做新闻工作,恐怕要从现在开始,能够学着为身边的人做事,进而看到别人在受苦受难之际,你有本能的不安。记者全部的工作基础,可能是基于这样一种心理品质。


“我们要有一种正气“


1986年3月的一天晚上,我从北京同仁医院路过,看到了很多老百姓去排队。我下来问他们,排队干什么。一个人告诉我,他们要在这里排一夜等到第二天早上7点放出的眼科就诊号。第二天我联系了两位国家级眼科专家采访,知道中国是世界上眼病导致失明的最高国度。而那时,中国没有角膜保存库,更没有基因级别的运输和管理体系,人们也没有形成器官捐献的意识。我写了篇报道《眼球:中国700万盲人的呼救信号》。


这篇报道引起了政府部门的关注,最终政府出资在同仁医院和协和医院建立两家现代化眼库。


实际上我想讲两句话, 敢于伸张正义,敢于揭露黑暗,敢于卫护人民的权益,敢于向损害人民生活的各种行为斗争。 这种事情还是很重要的。


作为新闻记者来讲,我们要有一种正气。


看到那些不公,看到那些作恶,看到那些损害公共利益的事情,不与它为伍大概是一般人的行为界限。“作为新闻记者来讲,就要考虑如何制约它,揭露它,不让它在更大的范围内损害别人,这个是重要的。“高钢说。


如今,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更关注是“我能得到什么“。而记者们更关注的则是, “我能为社会带来什么”。


不向困难低头 坚持不懈


比起小记者参与的街头调查采访,新闻工作采访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特别是遇到“有问题“的采访时,是很艰难的。


1948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时,史密斯作为合众国际社驻白宫记者随总统竞选人杜威乘火车采访,乘坐的火车在圣路易斯遭到了选民的袭扰,为保证安全,火车驶出站台后决定接下来的4个时内不再停车。这让在火车内的众多记者很为难,这意味着他们的报道没法发出去。


史密斯想出了一个办法:把报道写在一张纸上,还留下了合众国际社的新闻热线以及五美元。请捡到的人打电话帮他把新闻“发出去“,这五美元就归他。每到一个展台,他就把这些东西绑在一起,从车窗扔下去。


凭借这样的方法,他如法炮制写了四条新闻。最终,在全美记者没有人发出一条新闻的情况下,史密斯记者坚持不懈,最终让合众国际社发了不少“独家新闻”。

同学们, 谁能够坚持不懈,不懒惰,谁就将脱颖而出 ,就这么简单!


把学习当做生活


其次,我也想讲下,要把学习当做生活。


我们有很多东西都能够从父母那遗传过来,比如良好的体质,漂亮的外貌都可以,有一件东西遗传不了,就是智慧。智慧只有通过后天的自我学习来完成。

而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像哲学家培根一样, 把一切知识都当作自己的领域。 知识面越广,就越能写好各种各样的题材!


比如你感受到今年比去年冷点,这是一个新闻线索。作为记者,不能只局限于主观感受,要用事实而不是用推理解答疑问,并且多方验证。比如,你要查阅近五年来是近十年北京地面上11月的全部信息,今年是不是真的进入了一个冷冬,这都建立在阅读大量的素材,不断学习的基础上。


“每个人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


最后,讲讲使命感和责任感。


马克·扎克伯格这个人大家应该熟悉。他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Facebook,去年活跃用户超过15亿,被称为世界第三大国。2013年5月,在纳斯达克上市,IPO募集160亿美元。


但他却说,办这件事(facebook)不在于挣钱。他的愿景是“让我们共同建立持久的文化价值,并且为了从前人手中接管这个世界而全力以赴”。


201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70年的可持续发展论坛上,马克·扎克伯格表示,当今世界还有40亿人没有接入互联网,他希望在2020年,让他们能够用上互联网。

马克·扎克伯格也一直为了让全世界人能够用上互联网而努力。


2015年10月,Facebook宣布,他们将通过与相关机构合作,利用Space X

的猎鹰9号火箭搭载Amos-6卫星,为非洲地区(指撒哈拉以南的)人民提供互联网服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