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诸海滨科新先声
新三板相关研究成果的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曲线猎手  ·  9月20日:大V盘前策略合集 ·  昨天  
邢者团队晚间解盘  ·  这个负反馈很重要 ·  2 天前  
邢者团队晚间解盘  ·  这个负反馈很重要 ·  2 天前  
术道有方分享  ·  低价优质上市公司研究(一)低于2元 ·  4 天前  
术道有方分享  ·  低价优质上市公司研究(一)低于2元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诸海滨科新先声

【开源深度】一诺威:聚氨酯CPU全国单项冠军,技术+产业链共建竞争优势--北交所团队

诸海滨科新先声  · 公众号  · 股市  · 2024-09-20 18:57

正文


导读

● 逆风期尚未结束,指数持续缩量调整,红利高股息策略再度占优

●  聚氨酯细分产品龙头企业,深耕聚氨酯原材料领域

●  全球聚氨酯产业链向中国和规模化迈进,弹性体市场空间广阔

●  聚氨酯CPU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技术储备+产业链完备共建竞争优势




⭐文末研究合集 | 我们专注新三板、北交所研究10年🏆



报告摘要


● 聚氨酯细分产品龙头企业,深耕聚氨酯原材料领域

一诺威主要从事聚氨酯原材料及 EO、PO 其他下游衍生物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及承接塑胶跑道等体育场地工程的施工。我们认为公司发展前景良好,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1.78 /2.15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0.52/ 0.61/ 0.74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 PE 分别为13.6 /11.5/9.5X。我们看好聚氨酯产能逐步向中国转移+弹性体市场前景良好为公司带来业务增长机遇,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 全球聚氨酯产业链向中国和规模化迈进,弹性体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原材料和制品的生产基地及应用领域最全的地区,海外聚氨酯上游企业产能逐步关停,预计未来新增产能多数集中于中国,预计国内聚氨酯市场规模2021-2027年CAGR为4.79%。此外,随着我国聚氨酯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方向,行业落后产能出清,老旧、中小企业退出市场,行业内具有龙头地位、创新自研技术和产业链完善的企业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聚氨酯弹性体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是聚氨酯下游应用中未来增速最高的细分领域。TPU 正取代PVC、EVA 等材料用于鞋材、薄膜等领域,医用TPU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预计2023-2028年我国聚氨酯弹性体CPU和TPU市场规模增速达9-11%。

● 聚氨酯CPU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技术储备+产业链完备共建竞争优势

一诺为旗下 CPU 产品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组合聚醚产品为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2021年CPU率约为34.61%,排名第一。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520 项,主持或参与起草了 28 项国家标准及多项行业标准。铺装材料和防水材料(灌浆料)销售占比位居行业前列。同时公司拥有聚醚-弹性体、聚酯-弹性体、聚醚-组合聚醚三大产业链,产品种类涵盖聚氨酯弹性体类;聚酯、聚醚及组合聚醚等产品;EO、PO 其他下游衍生物等产品。



正文


01

深耕聚氨酯原材料领域,2024H1归母净利润+24.45%

1.1、  公司简介:聚氨酯细分产品龙头企业,深耕聚氨酯原材料领域

一诺威是国内专业的聚氨酯原材料及 EO、PO 其他下游衍生物系列产品规模化生产企业。主要从事聚氨酯原材料及 EO、PO 其他下游衍生物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及承接塑胶跑道等体育场地工程的施工。基于丰富的产品牌号及特殊的产品性能,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轻工、建筑、机械、纺织、冶金、运输、水利、印刷、医疗器械、石化、矿山、体育等众多行业。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实际控制人拥有丰富的聚氨酯行业从业经验。截至2024上半年,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徐军先生,直接持有公司 39.79%的股份。徐军长期从事与聚氨酯行业,曾任山东东大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操作工、工贸有限公司副经理、聚氨酯厂厂长、山东东大聚合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在聚氨酯行业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徐军现为正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防水和铺装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兼职教授等职。

旗下产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聚氨酯弹性体类系列产品,包括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又称预聚体,英文简称 CPU)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英文简称 TPU) 、微孔弹性体、铺装材料及防水材料等;一类是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英文简称 PPG) 及聚氨组合聚醚等;一类是 EO、PO 其他下游衍生物,包括表活聚醚单体、减水剂聚醚单体等。

 “浇注型”是指制品在成型前物料体系为液体,可浇筑,反应固化直接成型制品的一种化学加工方法,而且该物料体系中原则上不含挥发性液体。因为成型前该物料体系为液体,而TPU和MPU制品在成型前为固体,所以也可把CPU称为液体橡胶或液体弹性体。与TPU和MPU相比,CPU的原材料选择范围更大,产品硬度范围更宽,特别适合于大中型产品的生产,弥补了TPU和MPU制品加工工艺的局限和不足,可最大限度发挥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优势,拓宽聚氨酯弹性体的应用领域。

按照细分产品来看,CPU、TPU、聚醚、组合聚醚产品为公司收入主要来源。2019-2022H1,公司CPU、TPU、聚醚、组合聚醚各营收占比均在10%以上,其中聚醚、组合聚醚产品在2022上半年分别达到了20%以上的营收占比。


1.2、 公司成本管控良好,2024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45%

2024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17%和24.45%。2013-2023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12.17%和6.59%。2024上半年公司营收33.18亿元,同比增长10.17%;归母净利润7232.50万元,同比增长24.45%。

2021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较大,主要原因为消费行业复苏带动下游客户需求量增加,而境外部分聚氨酯生产企业停工,导致海外订单转移至国内,同时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产品价格亦同步上涨。2022-2023公司业绩下滑主要由于油价持续高位,中下游石化产品利润普遍较低,加上大宗化工品在上游成本高和下游需求疲弱。

公司核心产品为弹性体以及聚酯、聚醚及组合聚醚。2019-2024H1,弹性体以及聚酯、聚醚及组合聚醚两类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占营收比重分别为67.69%、67.17%、68.67%、70.05%、72.93%和72.98%,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且占比不断扩大。其他产品主要为聚氨酯原材料贸易收入,2024H1在营收中占比20.79%。

公司加强成本管控,降本增效驱动2024H1归母净利率增长。公司毛利率整体持续下降主要原因为部分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竞争激烈影响,产品单位成本增加,虽然根据市场行情上调了部分产品销售价格,但销售价格的增加幅度小于单位成本的增加幅度,导致综合毛利率小幅下降。在毛利率下滑的背景下,公司通过加强成本管控,降本增效驱动2024H1归母净利率为2.18%,同比增长0.25pcts,较2023全年增长0.16pcts。

公司成本管控良好,2021-2024上半年三费率稳定。2021年-2024上半年的三大费用率分别为2.75%、2.68% 、3.10% 和2.32%,其中2021-2024上半年研发费用率均为0.61-0.82%之间。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稳定,成本管控能力较强。



02

全球聚氨酯向中国和规模化迈进,弹性体市场潜力大

   2.1、 聚氨酯企业向规模化方向迈进,小型+没有上下游配套企业面临退出

聚氨酯材料可分为前端材料类、泡沫类、弹性体类等类别。目前我国尚没有对聚氨酯材料的种类进行官方口径的划分。参照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对下属专业委员会的划分并结合其基本应用,可以对聚氨酯材料划分为以下种类。

政策直接鼓励企业向规模化方向迈进。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聚氨酯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南》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原材料和制品的生产基地及应用领域最全的地区,在我国聚氨酯工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的过程中,行业还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集中度偏低,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十四五”期间的产业发展目标为加快行业整合步伐,提升行业技术、企业单体规模、产业集中度、上下游一体化水平。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组建集团公司,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的大规模综合性聚氨酯生产企业,在稳产保供方面充分发挥平台企业的带动作用。

聚氨酯中游产品类型丰富。从上游原材料来看,可分为异氰酸酯类(包括MDI、TDI等,又称作“黑料”)、聚酯多元醇与聚醚多元醇类(包括PO、PTMEG、PPG等,又称作“白料”)和助溶剂类(如DMF、甲乙酮以及稳定剂、阻燃剂等)。聚氨酯中游主要包括两个体系:泡沫体系和CASE体系。泡沫体系主要包括聚氨酯硬泡与软泡,硬泡主要用于屋墙面保温防水喷涂泡沫、管道保温材料等,软泡主要包括家具与交通工具各种垫材;CASE体系主要是用来生产涂料、胶黏剂、封闭剂和弹性体。下游包括应用于家具、家电、建筑节能材料等领域。

我国聚氨酯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大。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原材料和制品的生产基地及应用领域最全的地区。根据QYResearch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聚氨酯市场规模达1796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10.75%。预计国内市场2027年有望达2379亿元,2021-2027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79%。

从市场产业发展现状,我国聚氨酯产能过百万企业较少。从产能布局来看,我国主要上市企业聚氨酯产品的产能布局大多未达到百万吨级别,除万华化学原材料和聚氨酯产品产能布局均较高,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华峰化学聚氨酯原液产能较高,2021年达到47万吨/年,具有一定规模优势。

行业内中小企业众多,产能利用率较低。聚氨酯原材料及制品涉及种类较多,国内聚氨酯各细分行业发展较不均衡。行业内中小企业家数众多,由于环保因素趋严、工艺装置落后等因素限制,行业内众多中小企业开工率不足,产能利用率较低。

市场竞争总体TDI和MDI寡头垄断,行业中后端呈现结构分化的竞争格局。聚氨酯原材料及制品涉及种类较多,国内聚氨酯各细分行业发展较不均衡,上游原材料的生产,特别是异氰酸酯的生产,由于具备较高的技术和资金壁垒,产业集中度较高,以万华化学为代表的异氰酸酯生产企业,主导了国内MDI、TDI的生产,形成寡头垄断局面;行业中后端呈现结构分化,竞争较为充分,其中根据中国化信咨询数据,截至2023年,聚醚多元醇在国内和全球的CR5分别为42.10%和45.30%。

安全环保等因素加强刺激企业向规模化方向迈进。我国安全环保要求不断趋严,新晋化工项目涉及的规划、审批、建设等诸多手续日趋复杂、严格,从污染物总量控制到能耗均需要进行严格的指标审查。相较于以前粗放式发展不同,我国当前更注重污染物的等量或减量替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节能审查,不具备指标的企业将不被允许建设,由此导致新晋化工项目的审批难度增加、建设周期拉长。为抢占先机,规模化企业也逐渐摒弃了过去“小步慢走”的扩能方式,而是适度进行超前扩能,为今后的发展预留出部分产能空间。

规模化企业而言,随着安全环保因素加强以及各地化工企业“入园”工作的陆续推进,预计部分产品质量不高,环保设施投入不足的小型产能聚氨酯厂家生存压力将一进步加大甚至退出市场,聚氨酯市场或迎来较大洗牌,行业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规模化效益日益凸显,当前看似“冗余”的产能,将来有可能成为抢占市场的“资源”。

在市场高强度的竞争下,小型企业以及没有相关上下游配套的企业将面临退出。根据中国化信咨询数据,随着企业产能扩产,聚醚多元醇开工率将进一步下降。在现有企业扩能,小装置淘汰,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等因素,预计部分不具备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将被淘汰,没有上下游配套的新进入企业将会放弃项目;预计15万吨/年以下面临淘汰,30万吨/年以下竞争激烈,特别是低于30万吨/年或者没有相关上下游配套的企业将面临退出。

聚酯多元醇行业中具备上下游布局能力的企业较少。根据中国化信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聚酯多元醇产能232万吨/年,产量约140万吨。万华、巴斯夫在中国具有完善的聚氨酯产业链布局,具备低成本和高产业协同的优势;华峰、华大和旭川有自己的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生产线,其中华峰和旭川还拥有人造革工厂;一诺威和淄博华天都有自己的浇筑聚氨酯弹性体生产线;剩余大多数生产企业,不具备上下游布局能力,且聚酯多元醇产品应用单一、技术含虽低,竞争力水平较低。


2.2、 国内聚氨酯上游产能持续扩张,全球产能向中国集中

中国MDI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41.7%。根据中国化信咨询数据,2023年全球MDI产能已超过1000万吨/年,产量增速有所放缓,行业开工率保持在70%-80%,现共有9家生产企业,CR5合计产能占比达92.8%,其中中国MDI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41.7%,万华化学是全球最大的MDI生产企业,产能占比29.69%。

中国MDI产能计划进一步扩张,预计2028年中国MDI总产能将达到666万吨/年。根据中国化信咨询数据,中国已披露新建拟建MDI项目共有4个,涉及2家生产企业,合计产能229万吨/年;预计到2028年中国MDI总产能将达到666万吨/年,2038年将达到846万吨/年。其中,2024年中国新增MDI产能109万吨/年,万华化学新增100万吨/年产能,巴斯夫(上海)新增9万吨/年产能;2023-2028年,中国MDI产能有望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666万吨/年,以现有企业扩能为主,并强化产业链配套。

TDI全球产能向中国集中,海外产能逐步关停,新增产能全部集中在中国。根据中国化信咨询数据,2023年全球TDI总产能312.9万吨/年,中国产能占比达到46%。同时,2023年2月巴斯夫德国路德维希港30万吨/年TDI装置关停,4月东曹2.5万吨/年TDI装置关停。预计2025年全球TDI产能预计将回升至374.4万吨/年,中国产能占比提升至54.9%,其中,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宣布计划于2025年7月前将其日本大牟田TDI工厂的产能由12万吨/年产能减产到5万吨/年。

2023年中国TDI产能达144万吨/年,预计2024-2025年新增产能61.5万吨/年,集中在万华化学、沧州大化和科思创。根据中国化信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TDI总产能144万/年,产量111万吨,开工率约77%;中国TDI产能已经能基本满足国内市场消费,实现产品净出口;2025年中国TDI产能预计增长至205.5万吨/年,消费量预计增长至85.2万吨,国内供应能力显著增强;未来全球新增的TDI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万华化学和沧州大化合计规划预计新增55.5万吨/年产能。

2023年中国聚醚多元醇产能占全球一半以上,多家外国企业产能逐步减少。根据中国化信咨询数据,2023年全球聚醚多元醇总产能1590万吨/年,中国产能占比达到53.1%。巴斯夫因原材料断供,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聚醚多元醇供应出现下滑,科思创在能源和原料价格高企的背景下,于年2022年年底关停位于中国台湾高雄的聚醚多元醇工厂,退出亚太区(除日本外)的家电领域聚醚多元醇业务。预计2024-2025年,全球聚醚多元醇预计新增459万吨/年产能,其中中国新增206.3万吨/年产能,中国成为拉动全球产能增长的主要动力。

此外,2023年聚氨酯上游其他原材料新投产速度快于下游,聚氨酯成本压力有望缓解。根据卓创咨询数据,2023年聚氨酯产业链发展呈现两个特点:首先,产业链品目多有扩能,且上游新投产速度快于下游;其次,产业链利润向中下游转移,未来聚氨酯制品成本压力有望缓解。在产业链快速发展阶段,各品目产能增速、产量增速、进口增速、出口增速等指标均出现明显变化。


2.3、 聚氨酯弹性体应用领域广阔,替代传统材料市场空间大

弹性体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下游,更接近终端消费市场。TPU/CPU为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制品,其生产所需的多元醇、MDI、BDO、己二酸、乙二醇等原材料均为石油衍生品或副产品,为石油化工下游产品。得益于优异的产品性能,TPU/CPU下游涉及鞋材、薄膜、电子电器、汽车配件、医疗设备、合成革等诸多领域。

聚氨酯弹性体是聚氨酯下游应用中未来增速最高的细分领域。根据中国化信咨询数据,2023年我国聚氨酯制品市场规模约2200亿元,其中弹性体市场规模约260亿元,占比11.82%。预计聚氨酯制品未来五年平均增速为5%,到2028年市场规模达2800亿元,其中增速最高的为聚氨酯TPU和CPU弹性体,预计2023-2028年市场规模增速达9-11%。

随着弹性体应用领域逐步拓展,消费量占比结构快速增长。根据CCMSA的数据,2014年我国聚氨酯制品聚氨酯泡沫占比最多,约为40%(软泡20.82%/硬泡18.90%),合成革浆料占21.91%,涂料占16.30%,胶粘剂和密封胶占5.04%,弹性体占4.12%。2021年弹性体占比快速增长达到20%,涂料占16%,粘合剂和密封胶占6%。

中国聚氨酯弹性体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消费国。据统计,2010年中国聚氨酯弹性体产量为46万吨,2018年中国弹性体产量达到107万吨,发展非常迅速。2019-2021年聚氨酯弹性体市场规模将继续增加,预计2019年产量为118万吨,2021年产量将达到近150万吨。2016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2%。此外,2018年中国聚氨酯弹性体市场产品结构,TPU规模最大,其次是CPU、防水铺装材料及其他品种。

2020年筛网筛板和滚轮是CPU预聚体用量最大的两个下游领域,其次是胶和密封件。CPU因耐磨性能优异,在磨损问题严重的场合有很多重要用途,特别是在采矿、冶金、机械、汽车等工业,在轻工业、建筑工业与体育用品制造等领域也有相应的用途。CPU主要的应用包括筛网筛板、胶轮、胶辊、密封件、衬里衬块等。在不同的应用领域,所选择的CPU弹性体的硬度范围也不同。在矿山、冶金领域,CPU是最符合要求的非金属材料,可取代部分金属材料,主要应用有板、衬里衬块等;在机械工业方面的应用有胶辊、胶带、密封件等;在汽车工业方面的应用有轮胎、密封圈等;在轻工业方面的应用有聚氨酯鞋底料、聚氨酯合成革、聚氨酯纤维;在建筑工业方面的应用有防水材、铺装材、灌封材等。

TPU产品种类丰富,且可根据下游需求调节产品性质,因此TPU的下游应用非常丰富。TPU鞋材是TPU在发展初期的最主要下游应用,终端产品包括滑雪靴、登山靴等。近年来随着TPU应用范围的扩大,TPU的市场应用从鞋类行业等低端市场行业拓展到了医药、航空、环保等高端市场行业。制鞋业仍是我国TPU行业最主要应用,但所占比例已经有所降低,占比约39%,薄膜、管材中应用TPU的比例也逐渐增加,两者市场份额分别为9%和14%。

与传统鞋底材料相比,TPU材料性能更佳。具有卓越的回弹性、减震性,被广泛用于鞋大底、鞋中底、气垫、鞋饰、鞋面纱线等。TPU 被应用于鞋材的所有部件,具有鞋身更轻便、弹性减震效果更佳的特性。通过提高可回收降解率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料,TPU  材料为鞋类行业提供了更具“可循环性”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实现“减碳排废”的最终目标。

TPU薄膜是TPU下游应用重点增长领域之一。根据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 的数据统计,2015 年全球 TPU 薄膜市场规模为286.8亿元,预计到 2024年将增长至 516.9亿元,并将保持高速增长。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塑料薄膜产量为1,609万吨,同比增长 7.04%。目前 TPU 材料的薄膜制品在市场中相较于 PE、PP、PVC 薄膜仍然较小,但由于 TPU 材料的优异性能以及环保政策的推进,TPU  薄膜行业渗透率正逐年提高,领域从原有的服饰、纺织品逐步向农业、医疗、汽车、航天等领域延伸,其中最具市场前景之一的是汽车后市场。

TPU由于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久性、耐油性和耐化学性,在医疗行业的高级保健产品中前景广阔。这是因为TPU可以不含增塑剂,它为医疗行业提供了更为环保的替代品,且仍能保留其高弹性和高灵活性。此类TPU产品在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标准61列表中、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21CFR177.1680(对某些接触食品的材料)列表中以及美国药典委员会(USP)ClassVI分类中都有收录,说明了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在对食物、水的接触中和医疗中的安全性。美国化工协会也发布了聚氨酯弹性材料在食品药品接触类应用的指导意见,对该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给出了标准,拓宽了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03

聚氨酯龙头企业,CPU聚氨酯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

3.1、 聚氨酯龙头企业,技术储备+产业链完备共建竞争优势

一诺威研发能力强,技术储备雄厚。截至2024上半年,公司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520 项,主持或参与起草了 28 项国家标准及多项行业标准,拥有“工程装备用聚氨酯轮胎组合料技”等36项核心技术,设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工程实验室、淄博市聚氨酯弹性体工程研究中心等。2018年12月15日,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组织专家对公司完成的“新型功能化聚氨酯弹性体的可控制备及产业化”成果进行鉴定,认为该项目产品的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诺威将旗下的CPU、铺装材料、防水材料及组合聚醚界定为高端产品;将TPU、聚酯及聚醚、表活聚醚单体界定为中端产品;将微孔弹性体、减水剂聚醚单体界定为低端产品。

公司通过工艺技术革新,提高聚醚生产效率。

1)蓝星东大330N聚醚采用“醇钾-低聚物-高聚物-聚醚”四步工艺生产;公司通过工艺技术革新,将330N聚醚四步生产工艺路线缩减为3步即“醇钾-预聚物-聚醚”,缩短工艺周期,促使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并节省了储罐使用;

2)蓝星东大中和阶段采用硫酸处理,其安全风险高于有机酸,且会产生较109多的滤渣;公司中和阶段采用有机酸替代磷酸和硫酸等无机酸,实现滤渣显著减少同时显著降低聚醚气味。

公司持续研发,突破TPU产品技术难点,与头部企业美瑞新材在产品性能上均各有优势。公司实现解决TPU挤出、薄膜、热熔胶等产品存在晶点、不熔物等问题的技术突破;开发出高环保性、机械强度高、耐候性优异、耐黄变性优异、施工简单的铺装材料产品等,形成了自主创新技术体系,在聚氨酯产品及生产工艺关键技术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经过多年的迭代积累,公司已形成众多牌号产品,不同牌号的聚氨酯产品性能不尽相同,可满足多种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2021年一诺威CPU产品市场占有率为34.61%,全国排名第一。公司旗下CPU产品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组合聚醚产品为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铺装材料和防水材料(灌浆料)销售占比位居行业前列,在聚氨酯行业的细分领域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凭借稳定的产品性能,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产销量实现了稳步提升,一诺威已成为我国聚氨酯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之一。

公司主要采用两步法和半预聚法进行CPU的生产。除了基本的生产工艺流程之外,CPU产品的性能更多的依赖于其配方技术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的控制技术。不同的物料选择、物料配比、投料顺序以及生产过程中对温度、反应时长的控制将直接影响物料的反应结果,进而影响下游制品的性能。公司通过不断加强对CPU产品生产技术及生产工艺的改进,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发制得游离TDI单体含量小于0.10%、硬度、拉伸强度、回弹等性能可调以及高回弹(回弹率可达60%以上)、耐酸碱、慢凝胶等技术指标的弹性体产品。

从指标参数对比来看,一诺威CPU产品整体呈现出凝胶时间长、拉伸强度较高、磨耗较低的特点。凝胶时间越长,表明游离异氰酸酯含量越少,分子结构越规整,弹性体拥有更强的耐疲劳性和更低的内生热,动态性能更优异,耐磨和耐老化水平更高;拉伸强度、磨耗等是弹性体主要的力学性能指标,直接决定了聚氨酯弹性体的使用寿命。

此外,一诺威具备一定的产业链优势。公司拥有聚醚-弹性体、聚酯-弹性体、聚醚-组合聚醚三大产业链,产品种类涵盖聚氨酯弹性体类,包括CPU、TPU、微孔弹性体、铺装材料及防水材料等系列产品;聚酯、聚醚及组合聚醚等系列产品;EO、PO其他下游衍生物,包括表活聚醚单体、减水剂聚醚单体等系列产品。种类丰富、牌号众多,具备一定的产业链优势。


   3.2、 募投项目持续开工,打开公司成长未来空间

本次拟募资3.34亿元,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年产34万吨聚氨酯系列产品扩建项目”。本项目达产后,将新增聚酯16万吨/年、TPU 6万吨/年、微孔弹性体2万吨/年、粘合剂4万吨/年、CPU 5万吨/年、分离TDI 1万吨/年产能。

聚酯为TPU、粘合剂及CPU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一诺威已规划7.03万吨/年聚酯用于进一步配套生产聚氨酯弹性体类产品,剔除自用部分聚酯后,本次募投项目达产后最终产品理论产量预计为26.97万吨年。

完全达产后,预计新增年销售收入38.82亿元、净利润2.15亿元。项目计划建设期为24个月,投产后连续生产13年,计划建成后第1年产能释放30%、第二年释放60%,第三年释放80%,第四年及以后年度满产。完全达产后,预计新增年销售收入38.82亿元、净利润2.15亿元

风险提示:

募投项目达产不及预期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原材料成本上涨风险


报告日期:2024年9月16日

分析师(证书编号):

诸海滨(S0790522080007)


更多精彩内容

☞北证50锦波生物 | 国航远洋 | 苏轴股份 | 梓橦宫 | 三元基因 | 森萱医药 | 连城数控 天力复合 利通科技 | 创远信科 | 民士达 鼎智科技 | 安达科技 | 康普化学 | 曙光数创 | 华岭股份 | 海能技术 | 硅烷科技 | 恒进感应 | 奥迪威 | 邦德股份 | 骏创科技 | 凯德石英 | 吉冈精密 | 禾昌聚合 | 吉林碳谷 | 同力股份 | 德源药业 |  颖泰生物 | 富士达 | 艾融软件 | 球冠电缆

☞优质个股 康农种业 | 捷众科技 | 五新隧装 | 纳科诺尔 | 雷特科技 | 万达轴承 | 科强股份 | 美登科技 | 雅达股份 | 美邦科技 | 并行科技 | 建邦科技 | 佳先股份 | 泓禧科技 | 视声智能 | 万通液压 | 派诺科技 | 铁大科技 | 星昊医药 | 开特股份 | 秋乐种业 | 无锡晶海 | 克莱特 | 富恒新材 | 广脉科技 | 华密新材 | 易实精密 | 华洋赛车 | 武汉蓝电 | 科润智控 | 天铭科技 | 方大新材 | 基康仪器 | 三祥科技 | 方盛股份 | 科达自控 | 宁新新材 | 路斯股份 | 中科美菱 | 朱老六 | 新芝生物 | 威贸电子 | 天润科技 | 欧福蛋业 | 一致魔芋 | 佳先股份 | 迅安科技 | 欧普泰 | 太湖雪 | 瑞奇智造 | 骑士乳业 | 青矩技术 | 天罡股份 | 天马新材 | 晟楠科技 | 柏星龙 | 康比特 | 同惠电子 

☞专题策略 现金为王 | PB | A股全市场指数 | 估值为尺 | ESG | 北证50成分 | 高股息 | 西部大开发 | 以旧换新 | 恒生A股专精特新50指数 | 沐光而行 | 高质量扩容 | 改革 | 赛道 | 盘点 | 稀缺性 | 投什么 | 成长之花 | 经验借鉴 | 向阳而生 | 指数 |回购 |上市路径

☞产业链手术机器人 | 轴承 | 乘用车 | 食品 | 机器人 | 消费电子 | 卫星互联网 | AIGC | 半导体 | 新能源车 | 改性塑料

☞新三板瑞红苏州 | 四维传媒 | 阳光精机 | 原子高科 | 华电光大 | 东风机电 | 本源环境鹏盾能源 | 阳光精机 | 蓝耘科技 | 圣兆药物


持续跟踪系列:定期更新

      点击图片跳转:

  • 北交所观察

    热点回顾、事件前瞻,汇总市场、上市、审核表现,每周日更新

    科技新产业跟踪

    北交所科新总量、行业、动态、公告,每周更新


  • 晨听北交所

    新闻、公告、市场特点,每日更新


    开源北交所研究团队专注北交所,新三板,科技新产业研究,连续多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奖最佳新三板北交所研究、金牛奖和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等荣誉。

所获荣誉

👉2023年新财富最佳北交所公司研究团队第一

👉2016-2022年水晶球奖北交所最佳分析师公募榜/总榜 双第一

👉2016-2017年金牛奖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2015-2016年新财富最佳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推荐文章
曲线猎手  ·  9月20日:大V盘前策略合集
昨天
邢者团队晚间解盘  ·  这个负反馈很重要
2 天前
邢者团队晚间解盘  ·  这个负反馈很重要
2 天前
术道有方分享  ·  低价优质上市公司研究(一)低于2元
4 天前
术道有方分享  ·  低价优质上市公司研究(一)低于2元
4 天前
生活一点通  ·  鸡蛋这样做,我能吃一辈子!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