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不吃白人饭,打工人流行吃蒸菜减肥?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豆瓣9.6!鲁迅赞叹不已,余华为它失眠,看完 ... ·  昨天  
单读  ·  浅薄而低级的快乐,我配拥有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当老师后,我开始尽心尽力“攒破烂”了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5-02-14 21:00

正文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 k.com.cn

文 | 读者:栗子
上班还不满一个星期,我的办公桌上又隐隐开始向堆积如 “山”的趋势发展,虽说年前已经做了一次大清理,但这些年积攒下的东西依然是个大问题。 平心而论,可供我使用的柜子并不算少,左边一竖列三个不光高,深度也足够,右边办公桌底下还藏着三个抽屉,加上自带的书架,零零散散加起来,可收纳的空间实在不小。但一年四季,我的柜子里总塞得满满当当。

要说我攒下来的东西,倘以实物来论,最多的还是各类亮丽的装饰品。 做小学老师,仪式感是必备的,开学要布置教室,元旦要布置教室,六一儿童节时还是要布置教室。 当节日的余韵过去,这些买来的少说也要小一百的材料就此扔掉岂不可惜?气球可以发给学生,而把拉旗上的卡片拆下来,就可以得到诸如 “奔跑吧新学期”“欢庆元旦”等黑板报、文化墙上重要的配饰。因为类似这样展示的机会太多,所以对这些装饰的需求很高。 甚至有时候,学校领导也会通知我们,把展板上的作品和装饰拆下来后要小心存放,假期过后还要原封不动地用图钉钉上去呢。
《人生大事》剧照
回想起来,这种 “勤俭持家”的心态还是源于我入职的第一年。 刚进学校的我慌慌张张,一边手忙脚乱地备课,一边应付各种从前闻所未闻的任务。 当时,学校将教室前面的黑板交由班主任绘制迎新图案,而副班主任就负责打印、剪贴,装饰教室后面的黑板。 看着其他老师把他们上一年制作的黑板报拆除、带走、装到新的教室,只添加一些新元素的时候,我内心的羡慕简直无以言表。 所以,哪怕我后来被调到新的学校,之前攒下来的装饰,我也都小心地收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其他要留着的,还有表演用的道具。 将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统一购置的红旗妥善存放,下一年红歌比赛的时候还可以派上用场;戴在腕上的手花,拿在手里的花球跟任何活动的适配度都很高;给学生粘脸上的贴纸买多了也不要紧,一年总要用上那么三四回 ……

我收在袋子里,还有数量繁多的学生的作品。 一年到头,学生总要上交十几回包括并不限于手抄报、绘画、带有节日元素的灯笼、粽子等等,等学校评完奖之后,要么会被各科老师讨了去做展板,要么用作教室里的布置。 万幸的是,我现在所带的班级里有不少 “手工达人”。否则,我不知道该怎么应付学校里层出不穷的要上交的作品,也不知道怎么“逼迫”这些没兴趣或是没能力的学生牺牲课余时间来制作。这是学校压给班主任的活儿,但我并没有时间指导学生如何做一个灯笼或是如何画一张手抄报。
《欢乐家长群》剧照

慢慢的,我渐渐习惯了这种像小仓鼠一样勤勤恳恳积攒必需品的过程,当攒下来的东西派上用场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节约时间和金钱的快乐。 当学校越来越倾向于一个展示的舞台时,你会越来越热衷于用现成的东西把任务打发过去。

甚至,有些真正意义上的 “破烂”有时候也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妙用。 想想看吧,一个透明的圆筒状的塑料罐子 (最大的优点是足够大) ,在把里面的蛋卷吃干净之后,最应该做的难道不是把它扔进垃圾桶吗?但我在瞧见它的第一眼时,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不是天选的“花瓶”吗? 别误会,我并不是真的要拿它当花瓶使,但它落到一名老师手里,就可以发挥出想象不到的用处来。
就拿不知从什么时候刮起的中小学“非纸笔化测试”这阵风来说吧,临近期末,学校总要轰轰烈烈地搞一回“闯关”游戏,由各科老师坐镇,学生抽题作答。倘若只是把题目写在纸条上让学生抓阄儿,实在太不上镜。那么就彩打出一串串糖葫芦或是一朵朵艳丽的大红花出来,在背面贴上题目并塑封完成,再粘上一次性筷子,插在瓶子里,岂不是大大增加了观赏性吗?想必拍出来的照片也更能夺人眼球。 类似这样的精妙设计在小红书上可以说数不胜数,但这么做非得有一把筷子和一个足够大的瓶子不可。
头一回制作的我,抱着“没有就没有”的心态,既没有去淘换个大些的瓶子,也懒得去寻摸些一次性筷子,最后的成品和旁人的比起来,实在太嫌小家子气了些。 痛定思痛,看见合适的材料,我能忍住不把这个大罐子留下来吗?
当然,这只是 “攒”的过程中一个小小的插曲,有时候,你会需要一些好看的袋子;也有时候,你更需要一些漂亮的箱子,扔,还是不扔?真是个问题啊。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剧照

每天打扫教室,总能拾到各式各样的铅笔、橡皮、尺子,把他们统统插在讲台上的笔筒里,就不需要帮助某个丢三落四的同学寻找他 “失踪”的文具,而临到要完成作业的时候,某些不带文具的同学就可以从讲台上借一支,而不必耽搁时间在和同学求援上。

甚至连塑料袋子也不必扔。 袋子的好处在于你可以把请假同学的书本、作业乃至于点心、牛奶、水果全一股脑地塞进去,而不必担忧在前往门卫的路上一颗桂圆或是小番茄咕噜噜地会滚到地上,给打扫的同学平添不必要的麻烦。 在请假的同学不止一个的时候,尤为能体验出袋子的妙处来。

无奈的是, “别——扔——”这本该是老一辈人的口头禅,但在我成为一名小学老师后,却总也控制不住地挂在嘴边。 不过,在变废为宝这方面,想必幼儿园老师更有话语权。 毕竟,她们布置教室的频率和范围都远远超越我们,更别提制作手工这块儿了。

我的电脑和手机里一样塞得满满当当。倘以电子资料来论,可以积攒的资料足以塞满一个又一个大容量的 U 盘。很多文件只需要略微花些功夫“改头换面”,至于里面内容为何,并没有人去深究。 甚至领导们也深谙这其间的精髓,在他们开会时读的报告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张冠李戴的错误。

《小欢喜》剧照

但也有很多东西没法攒下来。 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都是一门门需要从头学起的新功课,虽然教材的大部分内容没有变,但每年的新花样、新形式层出不穷,去年搞情境化,今年讲大单元,虽然如此,但我仍然小心翼翼地建起了一个个文件夹,在电脑没有崩溃, U 盘没有损坏之前,依然期待着:万一有一天能派上用场呢?

但我更迫切地希望,有一天我能攒出一个面对任何困难都游刃有余的态度,一身面对任何安排都手到擒来的本事。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排版:乔木 / 审核:雅婷

图片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 ,个人故事 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 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 。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将投稿与 【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 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 【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


稿件示例
图片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 《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