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报告研究所
我们致力于为众多的企业、公司、创业者、VC/PE投资机构、政府机构、投资银行及相关中介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业务包含:公司上市咨询、商业计划书、项目融资报告、行业研究报告、项目可研报告、投融资咨询等。欢迎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在冰川  ·  2025-2-6 数据 ·  4 小时前  
爱在冰川  ·  2025-2-6 数据 ·  4 小时前  
望京博格投基  ·  2025投资主线:股息率超过8%的红利指数与 ... ·  16 小时前  
望京博格投基  ·  2025投资主线:股息率超过8%的红利指数与 ... ·  16 小时前  
ETF和LOF圈  ·  麻绎文:为何现金流能长期跑赢红利?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报告研究所

那些痊愈的新冠患者,后来怎样了?

报告研究所  · 公众号  · 投资  · 2021-01-24 14:48

正文



温馨提示


我们运营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公司企业、投行、投资机构、政府机构、基金、创业者等朋友入群。添加文末助理微信,备注“名称-公司”,审核后进群。

我们运营的备用号 投研大数据(ID:TYBigData),为新老朋友提供了大数据领域的研究服务,欢迎同时关注!

来源:正商瞭望(ID:zslw001)


1


“那么难受,你不会把它移开吗?”

看着妈妈身上被烫出的大水泡,李华很疑惑地问道。
她正在艾灸,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烫到了。
她说:“我没有感觉。”
李华心想:“隔着衣服都能烫成这样,还是一个正常人,怎么会没有感觉呢?”
后来,才发现,妈妈不仅对温度失去感觉,听觉、嗅觉等各种器官都有点失灵了。

有一次,李华听到她在厨房自言自语道:“你看这块地,都成这样子了,你还不把它翻一翻?”
李华走进厨房问她在说什么?

她说:“我没说话啊。”

这不是第一次发生,自言自语已成常态。

另外,跟她说话时,反应也很迟钝。

有时手会抖个不停,嘴巴抽动。

好端端的一个人变成现在这副模样,身为医生的李华,感到很无奈。


2


这一切,要从2020年1月26日说起。那天,妈妈怀疑自己神经有问题。

而当时,正是武汉疫情爆发。

2020年1月31日,妈妈通过CT检查发现:肺部已有感染。属于轻症,可症状令人捉摸不透。

体温正常,只是一直腹泻。

4月初,她出院,隔离结束后回家。谁料到,痊愈后的“隐秘之痛”,才刚刚开始。

她回到家后,依然腹泻不止。李华四处咨询医生,想尽办法医治她。
医生建议使用药物医治。用药一周后,她不腹泻了。
可随之而来的是腹胀和便秘。
腹胀得特别厉害。
每次吃完东西后,肚子会很胀,胀到连胃的形状都能看出来。
这种“胀”不同于常见的“胀”。它一旦胀起来,连呼吸都十分困难。而且不能通过运动缓解,只能依靠大量的药物。
除了腹胀,便秘也是一大难题。
如果病情很严重,就要用甘油灌肠。
如此反复,非常磨人。
2020年6月,李华带她去医院检查。
身体没有检查出什么问题,但医生建议不能再依靠药物和灌肠。这样会形成一种戒不掉的依赖。


最重要的是,对于65岁的她来说,身体根本吃不消。
而且目前这种症状,是交感神经紊乱。

病因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神经系统受到了“攻击”。
一时半会痊愈不了,只能慢慢缓解。
好在,停药后她的各种症状都在慢慢好转。
可经过半年的折腾,身高170cm的妈妈,体重从120斤直线下滑到90斤。

如今,俨然一个“火柴人”。
更令人无奈的是,这种“困境”不仅折磨李华妈妈,放眼国外的新冠患者,更是难逃一劫。

3



美国一个43岁肌肉壮汉,体重190斤,肉眼可见非常健壮,也感染了新冠病毒。

他曾在社交账号上,晒了一张感染新冠前后对比图。

仅仅2个月时间,他暴瘦40多斤,整个人看上去十分憔悴。

他说:“我当时虚弱到连手机都拿不起了,手机太重了,我无法打字,手还不停地发抖。”


而这些,皆是新冠病毒对人体的“攻击”。

国家卫健委在《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中提到:

“患者躯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易疲劳、肌肉酸痛,部分可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

也就是说, 痊愈后出现乏力等症状是很普遍的。

于疫情而言,他们是“幸存者”,至少能获得重生。可也是不幸的,毕竟“后遗症”的折磨不容小觑。

更残酷的是,以上这些“症状”只是冰山一角。


4


英国首相:面色惨白似鬼 视力受损

镜头中这位脸色戕白的老者,是英国首相鲍里斯。

3月27日,他被确诊。

在ICU几经挣扎,赌上“全英国最顶级”医疗手段,幸而痊愈。

5月25日,宣布“已痊愈”的他,重返政坛。

随后,有记者拍到了他的出街照。


相比从前,用“苍白如鬼”来形容,毫不夸张。

首相的现状,让英国震惊。

“没想到病愈后的首相竟是这副模样,沧桑灰败,判若两人。”

甚至有网友称,他看起来像一个“僵尸”。

若面色尚可调理,视力损伤却是不可逆。

再次戴上眼镜的他,依然难以看清文件。

面向公众的讶异,他有些悲凉地说: “我好多年都不戴眼镜,现在突然要戴了。我觉得这是病毒的后遗症。我觉得新冠病毒会对视力产生损伤。”


BBC报道,新冠病毒可能会引起眼部组织红肿,从而导致视力受到影响。

类似的案例,中国也有出现。

3月31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上的研究发现:

“在湖北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38名新冠病患中,31.6%出现了与结膜炎一致的症状,而眼部异常在重症患者中较为常见。”


他们已经康复,视力却没能恢复。


5


查尔斯王子:失去嗅觉和味觉

3月,71岁的查尔斯王子,成为英国王室第一位感染者。


6月16日,“康复”的他,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在到访英国海格洛夫庄园附近的一间医院时,他自爆: “我很幸运地康复了,但我的嗅觉和味觉完全消失了,一直没能恢复……”


查尔斯与一众人保持两米距离,并以合十代替握手。

同日,BBC发文:《查尔斯王子的嗅觉和味觉依然没能恢复》。


而查尔斯的症状,还算是轻微的。

据《北京青年报》此前的报道:北京地区近期200多例患者,其中有33人嗅觉改变,21人味觉改变。

据此前报道,这些嗅觉味觉发生病变者,多半出现了感官严重迟钝、不敏感的症状。

失去“味觉和嗅觉”的,还有NBA球星戈贝尔。


6月16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发表最新研究:嗅觉和味觉发生病变者,在新冠患者中高达41%。

即便康复,伤害仍在。

纽约大学医学院:“后遗症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久的。

对于新冠,一切都还是未知。”

未知,意味着风险中,更多的无能为力。

6


新冠康复者,他们曾处在这场风暴的中心,被时代的一粒灰砸中,与死神面对面地交手。

如今,生活渐趋平静。

可对这些劫后余生的人们来说,走出医院,从来都不意味着结束。

而是另一种煎熬的开始。

上海的严先生,治疗痊愈回家。

可未等他人先到,小区里就有人把他的一切信息全部公开在了微博上。

真实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电话......

还声称,这是“正义”,是“维权”。针对的,不是一人,而是他全家。

确诊当天,严先生的母亲其实就主动将他们的情况在业主群里告知,并且全家隔离。

可在小区,他们还是被视为“妖怪”,被要求立即离开。


微博上有个女孩,痊愈出院后,没想到自己的家变成了“地狱”。

楼下的邻居,自她回来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长达27天的噪音和辱骂攻击。

早上七八点,楼下就大声唱歌,用力开关门,反复推拉阳台窗户。

白天,在家弹钢琴;晚上,拍皮球直到十一二点。

女孩没能睡过一天好觉,精神恍惚,甚至害怕自己是不是“复阳”了。

她的母亲,哪怕是只在阳台清了清嗓子,就被邻居破口大骂,一骂就是十几分钟。


70岁的李爷爷,出院回家已经好几个月,每天都很谨慎。

他尽量一个人呆在卧室,在家也戴着口罩和手套,独自吃饭,摸过的门把手、上完的洗手间都会自己消毒。

他试着出过几次家门。

每一次,都被恶狠狠地赶回来。

第一次,想拔家门口的电瓶车插头。

刚迈出家门,原本关系很好的邻居仿佛看到了不干净的东西,吓得手里的塑料袋掉在了地上,头也不回地跑远了。

第二次,是想询问小区工作人员怎么申请健康码。

年轻的小伙子,见到他连连摆手:“你别过来,站远点,站远点。”

第三次,是想在自家的阳台晒晒太阳。

他刚一去,就接到社区干部的反应:有邻居投诉了,希望你不要上阳台,那是户外空间。

李爷爷只能回到自己的卧室,将双脚放在窗台上。

那一丁点可怜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到他的脚上,他感到,这就是莫大的恩赐了。


7


1月8日,据《柳叶刀》的研究显示:


金银潭医院新冠患者,超过70%人在发病半年后仍有至少一个症状。


图源:丁香医生

2020年6月—9月,他们观察1733例新冠患者出院后的症状。

其中,疲劳或肌肉无力症状占63%,睡眠障碍占26%,20%患者存在焦虑或抑郁。

从对各个器官的影响,扩散到精神上心理上。

逐一摧毁,令人触目惊心。

图源:丁香医生

奈何新冠病毒过于狡猾,还有一个“后遗症”令人闻风丧胆,那便是——血栓。

据《每日邮报》报道,国外专家表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