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要保肝护肝,这是常识。但是中医家推荐大家:
春天不要光顾着保肝
,阳春三月,阳气生发,正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阶段,要想趁势养生一年无忧,
还要做另外一件事。
“国医大师”全国著名中医理论家、中医临床学家颜德馨老师
认为:春天养生保肝、喝粥不可少,第三件也不可少,是
梳头
。
人们日常清晨起来,早已养成洗漱梳理的习惯,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春天梳头?
这是因为春天是大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
向上向外升发
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循环系统功能加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所谓:
春梳头,气血流
三月功,一年通
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当顾应自然,协调阴阳,“顺应天时养生”,才能健康长寿。
人们在春天养生保健中就要求
更加顺应天时和人体的生理
,春天梳头养生,能通达阳气,宣行郁滞,疏利气血,事半功倍,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当然,春季梳头养生,
不是说把头发梳顺了就行了,有一定的推荐方法,
大家一定要看完,后面会有老师出境指导大家。
哪些人要经常梳头呢?
都需要,特别是没头发的也要梳
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人的头发会越来越少,到了中老年,头发会更少。不少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男性,觉得头发掉光了还梳什么头?聪明的脑袋不长毛呀!
其实,
梳头不仅是梳头发丝
,而更加是刺激头部的穴位、促进脑部血管的流通、循环。古往今来,人的头部具有“
诸阳之首
”之美称。人体上的十二经脉,几十个穴位和十余个特定刺激区均会集于头部,头部可谓是人体血脉的宝地,可见,梳头对光头有其重要的保健作用。
头发稀疏或没有头发的老人,可直接用手指代替梳子梳理,边梳理边揉擦头皮,养生保健的梳头方法下面有详细的介绍。
司机在出车前或途中,难免瞌睡,如果能在安全的情况下常拿起梳子梳梳头,便会起到调节中枢神经、清心明目、爽情健脑、疏通经气、助兴提神的作用,有效减少行车中的不安全因素,降低车祸发生的可能。
家里有人开车的、骑车的,一定要叮嘱他们注意梳头发。毕竟一个人的安全就是全家人的幸福。
经常梳头,对于老人而言最好了,这个行为能帮助明目聪耳, 缓解头痛, 预防感冒;有助于降血压, 预防脑溢血等疾病的发生。
同时也可促进大脑和脑神经的血液供应,增强其机能, 起到
健脑提神, 防止大脑老化, 延缓衰老, 延年益寿
的目的。
女人梳头,就是等同于给自己的颜面和头皮做一次按摩,用正确的方法梳头,不但能能梳通血脉, 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还能使头发得到滋养, 光润乌黑, 发根牢固, 防止脱发~
梳头不是人人都会,要讲究方法,梳到位置而不至于把头皮梳破了。
第一点就是:要全头梳。
顾及到头皮每一处。梳齿一定要作用到头皮上,每个部位都要反复梳到。
第二点:要照顾重点。
主要是这四个部位:
额头发际线、头顶百会穴、头部两侧的三焦经以及脑后的肩颈放松区。
用下面三个方法就能梳到全头,而且达到覆盖主要穴位的作用,
用不常用的手拿梳子梳头可以预防中风。
第一步,把头发丝梳顺畅,不要让头发有结块的情况。
第二步,开始按照下面三种方法梳头,
梳子要触及头皮。
▲前额2寸,单独梳5~10次,刺激胃经,肠胃好,这个地方力气不要太大了,有感觉就行。
▲头部五条线,从前往后一次梳完,从耳际往后刺激三焦经(两边都要梳),每一条线可以梳5~10次。
▲从头顶百会穴开始往后到脖子的发尾,一梳到底,也是5~10次,这个梳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肩颈,梳一次,左右活动一下脖子是最好的,梳完头发之后,可以感觉到脖子后面两根脉络热乎乎的,很舒服。
时间
每个梳头的动作根据自己需要5~10次,每次梳头3个步骤下来,差不多一共是5~10分钟,效果最好。
一般一日梳理3遍,
起床后、午休前、晚上临
睡前
各一次,用力适中,以使头皮有热、胀、麻的感觉,
注意
头部没有头盖骨的朋友不要梳头,头部伤口没有完全愈合的朋友不要梳头,吃完饭后不要马上梳头或者擦发,否则会影响胃的血液循环。
注意
梳子的齿要选择圆齿
的,不然会刮破头皮。
▲ 头痛、精神紧张的一定要记得梳侧面~
梳头不能直接治愈什么病,但是人的头顶上有许多穴位,如白会、四神聪、上星穴等;两鬓有太阳、率谷穴;头的后部有风池、哑门穴;前额有印堂穴。
所以,
梳头就是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而且不拘手法,对失眠、
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
头晕、精神不济、春困、免疫力差等问题
对均有辅助治疗作用
,达到养人百年的效果。
据说,当年苏东坡被贬惠州,陡见衰老。为了健身,苏东坡每日傍晚在月白风清之时,漫步走上一个小山岗,在山顶的石头上坐下,掏出随身携带的木梳,仰望蓝天明月,缓缓梳理头发,直到爽身适意为止。
如此坚持数月,东坡先生身健心朗,面色红润,与先前判若两人,故此,苏东坡赞叹:
千梳冷快肌骨醒,风露气入霜蓬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