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有一个笑话,大英博物馆里的藏品几乎没有几件是英国自产的。
这必定要扯到大英帝国在世界各地搜刮宝贝的那段历史。
然而,当尼尔·麦格雷戈接任馆长后,主张把博物馆作为各种人类文明交流的地方。这一概念彻底打破了博物馆在人们心中刻板、学究的印象。在这里,人们可以通过先祖留下的物品,想象有文字记载之前那悠长的人类和世界历史。
大英博物馆负债累累的情况也因此得以扭转,这里从此成为英国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
2010年,大英博物馆和BBC广播联合推出了一档节目,用100件物品讲述200万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节目策划、筹备了近4年
100多名博物馆馆员共同参与
从800万件藏品中精选出100件文物
由馆长麦格雷戈亲自撰写解说文本
邀请全世界400余位专家进行点评
当时,这一档只能听不能看、在博物馆专家看来毫无把握的广播节目,竟然好评如潮,创下了1100万人同时在线收听的纪录!相当于每5个英国人中就有1个在收听此节目。
而在BBC的网站上,这一节目的下载次数高达2400万次。
第二年,这档精彩无比的节目被整理成一本书,还配上了所有文物的彩色插图。
一问世就登上了英国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美国版上市第1周即进入《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榜,在榜时间超过4个月;
更被誉为近年来最具启发性的公共历史书,获奖无数。
现在,我们把这本书的中文版——《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推荐给你。
在豆瓣,这本书的评分高达9.2分,许多读者看完后表示这是自己第一本一口气看完了、看懂了,而且还想再看的世界史!
好看到爆!给100颗星!通过文物来讲述世界历史的片段,又见到审美趣味,又还原当时情境。敢不敢再出一套……
如此厚重深情而又精致谦逊,书所能向人传递的历史感真是不可思议。作者的笔调如一个绅士,坦诚真挚,对历史充满敬意,对读者也很负责任,没有丝毫的架子。引用来自于各行业必要的专业解读,所以内容跳出了简单的文物介绍,更像是一场穿越时间空间的缓步旅行。
自读、送人皆宜的好书。充满知识性,却不枯燥乏味,可以反复取阅,虽然只有一百件藏品,但是打开了通往历史的大门,在微弱的光束中,承载着强大的人类文明。
正如书的序言中所说,在充足想象力的帮助下,通过物品讲述的历史比仅靠文字还原的历史更加公正。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里到底有哪些有趣的文物吧。
人类的早期历史——占整个人类史95%以上——只能通过石头来讲述,因为除了人和动物的骸骨以外,石制物品是唯一能幸存下来的东西。
这块石头看似不起眼,却是人类最早有意识制造的一件物品。
人们叫它“奥杜威石制砍砸器”,因为它被发现于非洲坦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
大约20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人制作了这件“多功能厨具”,除了剥树皮、削树根以外,还可以用来剔肉、砸开骨头、取得骨髓,从而获得更丰富的蛋白质,不仅喂饱了肚皮,也令大脑更加发达。
这块石头,开启了人类与他们制作的器物之间,那种爱恋与依赖的关系。
这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叫“莱因德纸草书”,长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数学文本。
在距今3567年前的埃及古城底比斯,这张纸贵得可以换一头山羊。
社会管理者会遇到各种日常问题:修建工程、管理粮食、计算洪水水位,甚至是怎样养鸭更科学……这些问题都需要数学计算。所以,纸草书上一共记录了84道这类的数学题,比如:
7个房间,每个房间有7只猫,每只猫抓7只老鼠,每只老鼠要吃掉7穗谷物,每穗谷物若被播种,能收获7加仑粮食,请问本题中提及的东西的总数量?
答案是19607,你答对了吗?
这是一块雕有画像的河马牙骨,大小相当于一张名片。
实际上,它是一双鞋子的标签。牙骨的背面就刻着一双凉鞋,这双鞋属于埃及最早的法老——丹王。
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网络,也没有通用语言,管理庞大的国家只有依靠武力。
在这个类似于名片的牙骨上,统治者用最直白的图画来告诉人们他的身份和权利。
画面中,凉鞋的主人头戴高贵的头饰,正在用手里的权杖击打跪倒在他面前的人。这是一种讯息的传递:逆我者亡。
这个头像看起来很脸熟?
头发短而卷,带着点孩子气,略有些凌乱;眼神锐利,散发着威严,似乎在宣告:“我很伟大!我是你们的领袖!”
他就是凯撒·奥古斯都,罗马的第一任皇帝。
当他接替凯撒大帝掌管整个帝国后,他选了自己30多岁时的样子来塑造雕像,直到他70岁去世时仍未改变。
讽刺的是,这个威严的头颅是敌人打败奥古斯都之后的战利品,它一度被埋在对方神庙的台阶之下。
你一定看见了这张纸上的几个大字:“大明通行宝钞”、“壹贯”。
这是中国明朝的钱。当世界上大多数地区还在使用金属钱币的时候,中国已经开始发行纸币了。
纸币比A4纸略大,用桑穰制成。桑穰纤维长而柔软,在600年后的今天,这张纸币仍保持着柔韧度,可以折叠。
纸币正中间画有与纸币面值等额的铜钱,10串钱,每串100枚,一共是1000文,等于一贯。
1000枚实体的铜钱串起来长达150厘米,重3公斤,携带和使用都非常不便。而纸币则轻巧、便携、上面可以写有文字和图案,不仅能表明其价值,还能昭示它背后的权威性。
尽管1425年,明朝终止了纸币的使用,但在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离开纸币都无法运作。
大英博物馆选的这100件物品,来自全球不同的地区,不只有帝王权贵使用的器物,更有许多日常生活会用到的必需品。
麦格雷戈说:“选择这100件物品,感觉就像拍肥皂剧一样。”这些具有“终极”意义的物品,都是到最后一分钟才选出来的。
北美水獭烟斗,发现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芒德城,距今已2200年。
复活节岛雕像,因在智利复活节岛(又名拉帕努伊岛)被发现而命名,这尊雕像已经3000多岁了。
公元前240年的古埃及霍尼吉提夫大祭司木乃伊棺,发现于埃及古城底比斯(今卢克索附近)。
中国汉代的漆杯,发现于朝鲜平壤附近。杯子的底部有刻字,分别是6位工匠和7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希伯来占星盘,黄铜质地,可能产自西班牙,制作年代为1345—1355年。
1966年,霍克尼制作的铜板画《在平淡的村庄里》。在一段时间里,这类同性恋爱主题的画作曾被禁止传播。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中的100种物品,每一件都反映着社会的变迁,而不仅仅是记录过去。
作为尾篇的第100件物品,是一个标价为45美元、产自中国的塑料太阳能充电器和一个手电筒。
对此,麦格雷戈解释说:“太阳能充电器可以解放被束缚的人们,只要接有太阳能,就能连接网络,从而拥有知识。……
在活动的末尾,去追寻和捕捉太阳,其实像是一种文化寻根,因为这个世界每种文化最古老的神话中,都有太阳。在时间的每一个角落,光即生命。”
一共3册,180余幅插图。
内页全彩印刷,用纸手感良好,阅读体验极佳。
6月29日起,“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即将在上海博物馆展出,配合这套《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相信你一定会收获满满哦!
原书定价108元,一条生活馆仅售68元。
新注册的用户,还可以领200元优惠券!
今日互动话题:你参观博物馆时印象最深的物品是什么?是在哪里看到的?
分享你的故事,我们将在6月21日选出2位诚意留言者,各赠送《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一套。
这本历史书,读来也很有趣
▼
BBC《世界史》,豆瓣评分高达8.4,作者是英国著名的政治新闻记者安德鲁·玛尔。
不同于我们从小接受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安德鲁·玛尔的《世界史》以“伟大人物”为切入点,描绘了一部精英的历史。在他的笔下,苏格拉底、凯撒、成吉思汗、哥伦布、瓦特、列宁,是最有代表性的主题和人物,他用这些人物把更宏大的历史事件串联在一起,形成了整个世界史。
这套中国史
被称为“哈佛大学出版社的镇社之宝”
▼
《哈佛中国史》由著名汉学家卜正民主编,被称为“哈佛大学出版社的镇社之宝”。这是一套面向普通读者和大中学生的简明、清晰、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通史,得到了学界专家的一致好评。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等著名学府,更将其指定为中国史的教科书、参考书。语言生动,文风简明,结构合理,极富故事性和启发性。
下载APP,查看更多一条生活馆限时特惠商品。
如您在一条生活馆购物,以下方式均可联络客服
打开“一条”App→右下角:我的→一条客服
微信公众号“一条”→底部中间:一条好物→客服和订单咨询→登录后呼叫在线客服
微信服务号“我的一条”→底部对话框直接留言,等待客服应答
▼点这里,购买《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