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读者朋友提问,有个亲戚说我和我妹胖,再不运动越来越胖。我回了句又没吃你家饭,被大人们说没教养,我错了吗?
这是因为中西方的社交准则不一样。
或者更准确来说,是年轻人所认为的「现代社交准则」,
和传统社会里公认的社交准则。
完全不一样。
现代社交准则的主体是原子化的个人,个人的尊严和面子是最重要的,任何人都不得侵犯。
传统社交准则的主体是集体权宜,场面好看,个人尊严面子都要为了这个而让步。
那么为什么别人侵犯了个人尊严,却依旧是场面好看呢?
因为少数个体要服从多数群体。
比如你妹胖这个事,直接指出这个事实,
你妹妹肯定受伤,不高兴,
但是只有她一个人不高兴,而其他人会觉得这是事实,大家都认同这个事实,你不高兴是你有问题,你违背了公共默认的契约。
但是反过来,如果你公开指出,你的某个长辈,伯伯,有外遇,在外养野女人。
大家这个时候反而会顾及这个长辈了,批评指责你。
因为公众认可的是家丑不可外扬,不能公开讨论性丑闻,这是底线,你突破了底线就是破坏了场面和谐。
所以我们简单总结下:
指出你妹妹胖——没有破坏场面和谐。
指出你伯伯行丑闻——严重破坏了场面和谐。
因为群体默认规则是:胖可以被人指手画脚的说,但是说性丑闻不可以。
其实不仅仅是胖,瘦也是一个道理。
公开批评人太瘦,屁股太瘪,没男人喜欢。
也不会被视为破坏场面和谐,反而如果对方表示不满,会被群体打压。
所以在传统语境跟现代语境里,对于教养的默认规则,是不一样的。
传统语境里,干涉他人的自由和尊严,比如学习成绩,收入水平,婚恋情况,个人胖瘦,这些是正常的,不属于没教养。
没教养的是社交礼仪不到位,客人进门不打招呼,不用敬语敬称,不热情招待,讲脏话,语气态度差,对人没笑脸,内向孤僻,对他人说话粗暴和攻击性语句。
而现代语境里,对于教养的默认标准,和传统是反着来的。
现代语境里的年轻人,很少会注重传统的教养修养,比如打招呼,热情招待,敬语敬称。
反而以社恐,i人,独来独往等标签为自豪,基本上大部分人交朋友也都很随意,很少严格守时。
而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比如学习成绩,收入水平,婚恋情况,个人胖瘦等等,属于特别没教养,极度没教养的行为。
这么说起来比较复杂,可能你也记不住,你记得两点就够了:
传统教养更注重两点:
1,礼仪和形式,比如敬语敬称,文明礼貌,笑脸相迎,热情招待,守时靠谱等等。
2,动机和善意,传统教养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基本的礼仪形式,这些部分繁文缛节很多,另一部分就是具体的细节与人交流沟通时候。
沟通时候几乎没有禁忌话题和禁忌内容,只要你表现出来的动机是善良和关心就可以了。
这样就可以随意聊禁忌内容。
包括我说的禁忌性丑闻,其实也可以聊,只要聊的方式是关心和善意。
比如你公开问伯父他的性丑闻情况,然后大义凛然的占据道德高地,而且让人看不出来,我是发自内心的关心你啊,现在性病艾滋病那么多,我肯定担心你的身体健康,还有你的家庭和谐,伯母以泪洗面,堂哥堂姐无地自容无法做人,所以想问问您现在什么感受,怎么办,有什么我可以帮得上忙,帮您家度过这次危机。
这样就无可指责了,哪怕别人训斥你,你也可以训斥回去,我是一番好意,关心他,你怎么这么冷漠完全不在乎伯父家庭死活,你还是一家人吗,还是亲属吗,怎么这么没教养?
在传统社会中,没教养,不会做人,是一个先发咒语。
只有第一个使用咒语的人,才有用,如果第二个人使用,就无效了。
所以要抓住一切机会,做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人,你才能占据高地。
所以如果你感觉自己在传统环境社交被人冒犯,最好的方法不是回怼,而是坦然接受表达感谢,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去关心他们家的情况,把他们家的丑闻一条条说出来,好好关心一番。
回归正题,其实传统社交准则并非一无是处,现代社交准则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西方国家的社交准则,基本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即又注重形式,又注重内容禁忌。
而在现在,年轻人更多习惯自我中心,以狭隘的个人视角看待问题,很少从他人立场角度思考,这样的社交自己觉得完美无缺,其实并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
-end-
更多精彩观点,欢迎点击关注
欢迎大家把我设置为星标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