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摄影与诗歌
我们用文艺来对抗生活的平庸和琐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文汇学人  ·  想象一个大洲 ·  5 天前  
为你读诗  ·  新的一年,继续陪伴|2025丰子恺日历免费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摄影与诗歌

我想撕开我的皮肤看一看 ll Michal Macku

摄影与诗歌  · 公众号  · 文学  · 2017-06-26 20:50

正文


Michal Macku,马库1963年出生于捷克的布伦塔尔(Bruntal)。1989 年所创作的技术,是来自 Gelatin (凝胶) 与 Collage (拼贴) 两字的结合,简单来说就是将底片内的凝胶分离,然后从新塑造出不同形状,直接扭曲原本的影像。1986-1990年,马库先后在布拉格和奥罗姆克(Olomouc)的人民艺术学院学习摄影。1990年,籍德国科隆卢德维希博物馆举办的“当代捷克摄影展”,马库的作品开始引起欧洲公众的普遍注意。 Michal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些以人体为主但与性毫无关系的作品,画面中的主角犹如标本,被扭曲、撕裂。他剥去了生命体的层层掩饰与伪装,来到了我们平日不愿直视的灵与肉的本质。这样的精神境界让我在观赏作品的时候呼吸几近暂停。







毫无疑问,Michal是用他的作品来呈现灵魂的种种状态:痛苦、绝望、悲哀、焦虑、屈服、冷漠、权势、爱恋……跨越了传统艺术家的表现手法,通过超现实的手法来将这些被拷打的灵魂表现到了一个极致,这些无限可能的人体,就像他写下的哲学史诗,成为他独特的视觉语言。









如果你能成功感应到Michal的视觉世界,你也会如我一样拷问自己的灵魂:我是什么?撕裂我的身体,可能看不到欲望的深渊,也许只是空白的虚无。我悲痛的时候蜷缩身体是想保护什么?是那些让我痛不欲生的体验带来的另类的快感?还是铭在心里、刻在骨上的东西有着非一般的意义呢?










延展阅读


1980年,马库的作品就达到一种罕见的高度,而且,还自称发明了一种新的摄影技术——“革拉吉(Gellage)”。这一年,马库25岁。
 
由于马库的作品和其独特技术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由此有必要对其热衷的三项独特摄影技术:革拉吉,碳感光照片(Carbon prints)和“玻璃革拉吉(Gla Gellages)”作一简单介绍。

首先,从词源学上讲,Gellage是由 “胶水(gelatin)”和“拼贴(collage)”杂交而来的拼合词。其大体的技术过程为,艺术家让感光照片中的摄影乳胶和纸质发生化学分离,然后,艺术家针对这层脱离的乳胶部分进行创作,接着将之浸泡到水中,最后再将图像部分转移到湿润的衬纸上。由于每张格拉吉通常还需要一幅负片来配合创作,因此,每张创作最终的冲晒也就变得不尽相同了,因此,它可以说既是摄影,也不是摄影,只不过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张静态摄影图像而已。由于格拉吉在创作上的复杂性,一幅照片的创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但也有艺术家认为,马库所谓的“革拉吉”技术早已有之,其依赖的器材为一种特殊的“拍立得”设备,众所周知,该类器材拍出的图片不经过暗房,瞬间成形。而马库使用的“拍立得”设备,可以在图片未完全成形之前,中途中止曝光,然后取出照片,将相纸表面的一层乳胶,趁热进行扭曲、撕裂或变形等再加工,艺术家再对经过再加工的图片进行拍摄,并最终形成一张完整的摄影作品。据说,这一特殊器材在美国一度非常风靡,而在欧洲则鲜有人摆弄。


不管独创也好,还是沽名钓誉也好,马库确实将“革拉吉”技术发扬光大,并创作出一批富有深意的摄影作品,而且,由于这一技术,其和传统摄影的概念得以渐行渐远。

其次,马库还热衷于拍摄碳感光照片。


碳感光照片适合多种用途,并且对几乎所有色彩与色调都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在19世纪,由于碳感光技术造价高昂,比铂金感光冲洗贵两倍,比银盐感光冲洗贵四倍。因此,被理所当然地视为贵族之间的一种摄影时尚。但是,与银盐感光照片相比,碳感光照片在视觉效果上要远为锐利,而且特别适宜作为档案照片,其寿命也比银盐感光照片的寿命长得多。同时,碳感光冲洗技术虽然工艺复杂,但一经掌握,便可以创造出其它摄影冲洗技术所不具备的可能效果。

最后,马库还利用玻璃和“革拉吉”创作出一种3D效果的格拉吉,并命名为——“玻璃革拉吉”。其效果上类似于国内画家夏小万的“立体绘画”,所不同的,前者是“玻璃加摄影”,而后者则是“玻璃加绘画”。

无论其技术如何追新求异,马库的摄影表现主题几乎无一例外地聚焦在男性人体上,而且,充当这一人体模特往往是艺术家本人。单从对人体的关注程度而已,马库倒是和其捷克前辈和同行们保持着风格上的惊人一致,但是,马库的作品并不致力于从旁观者的角度对被摄对象进行色情式的耽视,而是试图从主体的角度去传达被摄者的情绪、冲动和内心世界的不安。因此,马库作品中的被摄体倒更像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贝尔默(Ha Bellmer)作品中那些肢解变形、身体错位的玩偶一样,屈从于被扭曲、毁损、变形和撕裂的命运,只是,玩偶是被动而无辜的,而马库作品中的人体,则是当代人在自我中心和虚无境遇中的种种变形记。
 
   而“革拉吉”独有的将照片表面的乳胶层进行撕扯、变形的表现特性,恰恰容许艺术家毫不费力地撕裂被摄人体吹弹即破的皮肤,或者某个可怜的肢体与器官,有的时候,艺术家还会将他们的身体如招魂师一般从梦境中驱赶到一处,将之交叠、抹平,囚禁在时间的切片里,他们那魂不附体的魅影,非但没有稀释悲剧性的不安和向往,反而强化了对于宁静生活的乡愁,只是那乡愁里有着撕裂皮肤般的伤痛。

个人官网:http://www.michal-macku.eu/


END

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整理


世界臀部摄影经典

川内伦子 • 善于刻画细微的治愈摄影师

去哭吧,回不去的童年时光
是什么让你如此忧伤 ll 黎明的酒杯

被枪决的1955年高考状元,如今还有谁记得 ?

[行 摄 间] 109号   当你老了


* * * * *

摄影诗歌文艺是你内心的生活态度

《摄影与诗歌》  编辑组

2017.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