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脉通临床指南
关注临床指南,关注最新医学指南,指南翻译,专家解读,了解最新医学动态。临床指南,医师身边的好帮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  【器械临床一起学】国家卫健委:禁止临床出现无 ... ·  昨天  
医学影像沙龙  ·  顶级罕见!一辈子都可能难遇的病例! ·  昨天  
蒲公英Ouryao  ·  玻璃包装,凭什么无法撼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脉通临床指南

2019年CSCO指南大会南京盛大开幕!

医脉通临床指南  · 公众号  · 医学  · 2019-04-28 18:00

正文

2019年4月26日,“2019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在南京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肿瘤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共聚一堂,讨论并分享研究成果,见证肿瘤领域各大指南的更新。自2016年CSCO首次发布肺癌诊疗指南以来,CSCO系列指南已受到临床医生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已然成为临床医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参考书籍。


秉承“基于证据、兼顾可及”的原则,2019年,CSCO再次更新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肾癌、头颈部肿瘤、甲状腺癌、黑色素瘤、淋巴瘤、胰腺癌指南,同时首次推出软组织肉瘤、食管癌、卵巢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及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指南。




第一篇:指南更新新闻发布会


4月26日早8点,2019指南更新新闻发布会顺利召开,CSCO理事长李进教授,副理事长程颖教授、梁军教授、马军教授、秦叔逵教授、徐瑞华教授,前任理事长吴一龙教授,秘书长江泽飞教授和郭军教授,以及部分指南编写组组长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2019CSCO指南新闻发布会

本次新闻发布会由江泽飞教授主持


江泽飞教授

CSCO理事长、CSCO指南工作委员会组长李进教授首先发言,并指出2019CSCO指南秉承了以往的传统,将普及性和实用性作为CSCO指南工作的基本原则,希望通过相关举措帮助基层和边远地区的医生更全面掌握指南相关的策略,以进一步帮助和惠及患者,2019年CSCO指南大会共设立15个专场,各个专家为大家解读了相关指南的更新内容,和未来指南的发展方向。


2019CSCO指南新闻发布会专家合影

李进教授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恶性肿瘤诊治指南》一直以来秉承普及性和适用性的原则,同时兼顾各地区的适用性,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制定更好的治疗策略为方针,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指南进行更新和补充,与以往指南相比并没有大的改变。

秦叔逵教授表示,由于人种和疾病的差异,治疗措施和临床研究的差异,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指南内容,而是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的诊疗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以及临床实践和研究对我国指南进行更新。


马军教授表示,今年,在淋巴瘤领域,我国一共进行了248个临床试验,有6000余患者参与其中,靶向治疗的上市为我国淋巴瘤的诊治带来了新方向,新指南的规范和制定将会拉近我国与国外的治疗差距。此外,本次更新后的淋巴瘤指南适合各级别医院,将惠及更多的患者。

吴一龙教授表示,一直以来指南的更新原则是传承和创新。今年肺癌指南最大的特点是引用了大量的中国的临床证据,并以“举例子”的形式形象说明了我国临床研究的进步和前景,中国指导的数据越来越多,这使指南更加接地气,更适合中国患者。



徐瑞华教授表示,我国胃癌的指南不断完善,但与国外差距明显,我们采纳了全球证据并结合中国共识。本次更新中,将胃癌的综合治疗分为两大部分,形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中国方案,符合中国临床实践。同时,指南中引用中国专家论文数量明显增多。

程颖教授表示,今年指南更新很大一部分是关于靶向药物的更新。今年尤其增加了关于Ros1靶向治疗的更新。此外,关于NGS的检测,除了EGFR\ALK\ROS1这3个基因外,BRAF\HER\MET以及PD-L1/TMB的检测也纳入推荐。


郭军教授表示,我们的指南对不同部位的粘膜黑色素瘤提出了治疗理念。肢端和粘膜黑色素瘤从各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与中国实践和研究相结合,从辅助到转移性治疗都引入了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希望对中国黑色瘤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希望未来NCCN指南也能将黑色瘤进行亚型的区分。

梁军教授表示,指导委员会在指南的编写上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从宏观的把控和微观的调整两方面严格把控指南制定,使指南有了更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协调意义。将重要的循证医学数据、不同专业领域等方面共同协调,才能让指南更有广泛性、可及性、普遍性和规范性。


第二篇:CSCO指南大会开幕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