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夏基石e洞察
这是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的官方微信自媒体,管理专家彭剑锋、包政、吴春波、陈春花等是其主要撰稿人。我们努力提供最具原创性、思想性和实践意义的管理文章;我们深度剖析最佳实战管理案例;我们零距离互动答疑解惑企业各种管理问题,提供咨询解决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小的python学习社  ·  大伯过年老炫耀儿子是公务员,我就说自己年薪6 ... ·  2 天前  
海宁19楼  ·  【每日嘉宾推荐 · ... ·  4 天前  
海宁19楼  ·  【每日嘉宾推荐 · ... ·  4 天前  
掌中淄博  ·  就在明天!张店发布最新提醒 ·  4 天前  
掌中淄博  ·  就在明天!张店发布最新提醒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夏基石e洞察

陈明:民营企业,一定要赚这4种钱

华夏基石e洞察  · 公众号  ·  · 2024-03-06 09:01

正文

  • / 陈明,华夏基石产业服务集团创始合伙人、副总裁

  • 来源:华夏基石管理评论(guanlizhisheng2015)

  •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01

市场经济是财富创造的核心
我们在当今环境下怎么办?我们还是要回归。
第一,企业的本质是创造财富,我们站在企业的角度,还是要回归到企业的本质,去创造财富。因为企业本质上是信托,把资源、把所有的东西给你,你怎么创造财富,这是作为企业家来讲必须要考虑的。
第二,我们要发扬企业家精神,这是根本的,前面彭老师阐述的比较多了,我就不赘述了。
第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人类的智慧,我们不能因为市场经济带来了一些不好的东西,我们必须还要坚持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
第四,开放。中国还要坚持高水平的开放政策。

02

民企别太悲观,去“赚四种钱”
下面重点说一说尚主编提出的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的问题。大家信心不足的问题我就不赘述了,我跟彭老师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也在不同的场合也讲过。 现在民营企业的定位是“赚四种钱”,慢钱、小钱、难钱、辛苦钱。
有一次我在深圳跟企业家交流,讲完了以后,有一个企业家站起来说,你今天讲的所有东西我都赞成,就是为什么我们民营企业就要挣小钱、慢钱、难钱、辛苦钱呢?这就是分工的问题了。你必须挣这个钱,时代不一样了。今天靠什么东西来创造财富?物质的转化率是百分之百,但只有精神才能创造更多的东西,道生万物,精神的东西不能减弱,从某种程度上要靠精神创造物质,从做企业的角度来讲这是很重要的。
通过知识来创造价值。 原来是靠劳动,靠土地,靠其他的,当然现在也不是其他东西就不重要了,作为民营企业来讲更要回归到靠知识来创造价值。当然,知识本质上也是一种新式劳动。这个定位好了以后,可能也有空间。因为现在不管你怎么焦虑,这个焦虑跟你的年龄也有关系。我最近这一两年跟企业家交流的时候,什么样的人焦虑呢?就是50、60年代出生的企业家,70年代的人也有焦虑,80年代、90年代以后就没有像我们这么焦虑了,因为大家的定义不一样了。95后、00后他们没像我们那么焦虑,他们所谓的定义,所谓的幸福跟60、70年代的人,尤其是经过苦日子过来的人根本是两码事。所以我们也不要替他们操心,一代人自有一代人的福。
我们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是什么呢?如果国有企业定位特别大的企业,资源类、基础类等,中小企业就是民营企业的定位。 我们怎么跟国有企业协同,比如说现在特别提出了专精特新。专精特新是什么?据我观察,一般来说现在在深圳的这些专精特新的创新型企业,早期和北京有一个区分,开始烧钱的阶段在北京居多,或者在体制内,国家投入了多少钱你去做试验,一般快要变现了就到深圳来了,就到南方来了,它在地缘上也有分工。所以真正的专精特新靠民营企业自身是烧不出来的。民营企业更多的是把技术变现,把专精特新在早期烧的阶段靠国家体制来烧。
我也和各个地方不同的国资委交流,他们也基本上认可这个观点。现在我们是国有企业,他们也不认为国进民退,挤占了民营企业的空间。他们说,不是,我们浪费了很多钱,快变现的时候这些人都到了体制外,去了南方。我们也知道,从某种程度来讲,我们也默许了这样的做法。在现代这个时代下,他们是靠这个东西来形成错位竞争。
现在企业家更多的焦虑是什么?这些东西来的太突然了。原来赚钱很爽,现在突然觉得赚钱很难了,搞的很突然,他还没有准备好 ,加上现在环境的变化,放大了他们的焦虑。这也是现在我们感到担忧的,很多企业没有准备好,赚钱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为什么现在焦虑这个,焦虑那个?因为他觉得过去靠这样能赚钱,现在这样不能赚钱了。
如果说专精特新是靠时间的积累,靠技术的积累,现在来看国家的苗头也是这样,国家投入了很多,现在拿一大部分钱投入到科研方面,用钱来创造知识,用知识再变成钱,这样来形成一个闭环。所以民营企业更多的是要把知识变成钱。这是我们的优势,把钱变成知识。现在国家要吸纳通货膨胀,钱投入了没有产出怎么办?原来要靠房地产,房地产现在也没有戏了,现在就要把钱投入到科研当中去,把流动性的货币消耗掉,消耗掉以后变成知识,民营企业又把知识变成钱。这是一个大循环。
现在不管是不是悲观,企业还是要生存下去,不管你乐不乐观,时间在照常流失。昨天我在成都跟一个企业家交流过一个问题,看似很无奈,但这也是现实。他就说,陈老师,如果我现在要关掉,光几千人的遣散就不得了,我不能全部裁人了,按照“N+1”来遣散,企业立马就破产了。从这个角度,不管怎么样都得往前走。这个东西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彭老师讲了,有些人躺平了,那可能是个体户,一个企业要想躺平,或者要想遣散,估计这个企业家的财富要去掉很多,弄不好要出大问题的。 因为企业必须要可持续存在,从国家的政策来讲也是这样, 如果企业中间破产了,是对过去的社会财富造成巨大的浪费,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无法接受的。
从古到今,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政权的崩塌的因素非常多,唯一有一个共性的东西是没有人创造财富了,它就崩塌了。前一段时间,我看到一篇文章讲到了法国为什么丧失了企业家精神。你追求平等,追求自由,唯独没有强调奋斗,财富怎么来?这已经是失败的案例了。所以从企业家的角度来讲,哪怕你谨慎乐观,还是要面向未来。你怎么和国有企业共舞,这方面还是有空间的。任何一个社会,不管是现代的还是什么社会,如果这个社会没有人创造财富了,没有人做大蛋糕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变化。这是任何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是必然要这么干的。从这个角度,民营企业的定位一定要这么来定位,不是觉得一片悲观,还是有空间的

03

守住三条原则
这个企业的本身,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变量很多,谁也搞不清楚,我们还是按照德鲁克大师的框架,面对未来的动荡世界,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考虑这个问题。
第一是生产力,这是根本。 整个全球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的问题,生产力下降了就会造成了矛盾,你踩我的脚了,我踩你的脚了,就内卷了。回归到企业的角度,我们面向未来哪些东西是我们感到忧虑的。比如说现在讲的元宇宙、5G、大数据、智能驾驶等等,你投了那么钱,智能驾驶创造了什么生产力?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将来你搞了无人驾驶,要投入多少钱?你坐在里面,搞的很嗨,创造了什么生产力?唯一的生产力是在里面省了一点驾驶员的时间而已,其他的也是一样,老板本来也不开车,本来就是有人驾驶你在里面可以工作。生产力的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企业还是要考虑如何创造生产力。
第二是现金很重要。 现在我们面临不确定的时候,消耗现金的业务太多,一下子就去一大块,回来的是涓涓溪流,这种模式就不能搞了。
第三是未来的成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