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心声社区
跟随心声,自在沟通!欢迎下载心声移动app,http://xinsheng.huawei.com/cn/m/download
51好读  ›  专栏  ›  心声社区

这位小姐姐外派之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

心声社区  · 公众号  ·  · 2017-11-06 23:0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有一天看节目《罗辑思维》,罗振宇抛出一个问题:如果用一个词来高度评价一个人,你会用哪个词?他说,让他选的话,不是“善良”或者是“能力强”,而是“靠谱”。

“靠谱”的定义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放在我司来看,凡事能做到闭环,事成与否都能给人一个交代,做事有头有尾,真的太重要了。而我在公司的这两年,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希望自己成为一个靠谱的人。



“三座内控大山”


2016年4月,还在日本出差的我接到一个电话面试,紧接着, 5月,入职快一年的我,从机关内控支持人员外派到P代表处常驻做BC(内控专员),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做个靠谱的BC!

外派前部门前辈就已经给我打了一剂预防针:大代表处的内控业务模式复杂,人员管理难度较大。果然一过来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迎接我的是三座内控大山:

“第一座大山”是如何建立自己影响力?作为一名职场新人,我对代表处业务不够了解,一开始跟业务沟通都无法对话,完全听不懂,感觉因为不熟悉业务,也不被业务认可,觉得我就是个小丫头,啥也不懂,凭啥作为代表处BC去监控内控履责,因此摆在我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得到代表处认可,如何有效推动和协助业务一起进行内控改进。

“第二座大山”是P代内控基础薄弱:2015年审计结果只有30%,意味着内控成熟度是不满意的;内控的意识和动作大部分还停留在业务主管和流程PC(流程控制专员)的层面,并没有深入到真正的作业层。

“第三座大山”是内控在一线不是作战部门不能够直接创造收益,如何发挥监管价值?

业务能力的靠谱


“三座大山”挡在面前,需要我迅速翻过去——用最快的速度熟悉代表处的业务特点、内控风险,并进行管控。每个人每天做事都会有一定的速度,但是否有加速度取决于自己,获得加速度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自学、可以培训,也可以不懂就问,加速度比速度更重要。

来代表处的第一个月我基本处于边做边学阶段,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研究代表处各种稽查、审计和内控报告,于是我主动跟业务沟通,不懂的就虚心请教学习,食堂吃饭的时候我也跑到业务身边,边吃边聊业务。慢慢地,代表处和业务开始对我的印象改变了,认为我虽然是个新人,但是上手很快,并且特别愿意学习,同事还给我起了个外号——“关灯妹”,每晚都最后一个关灯才走。“时间在哪里,成就就在那里”,付出是有收获的,经过一个多月的加速度学习,我初步了解了代表处的业务和风险。我想,我做到了靠谱BC的初级阶段——业务能力的靠谱。

统筹协调的靠谱


弄懂了业务和风险之后,就需要思考如何将内控融入业务,保证多打粮食不违规,让业务逐步认可内控的价值,明白内控、监管不是阻止速度,而是让流程顺畅后速度更快。代表处有许多内控问题涉及到多个流程,这个时候需要BC去拉通解决。我识别出代表处从2016到2017年的TOP1内控风险就是NSF(无PO启动交付),如果NSF申请、交付履行及核销缺乏管控,将出现NSF超预算执行、NSF核销管理不规范等情况,后续存在超界面交付而无法获取客户补偿、出现交付成本资金被占用、NSF出现核销错误、虚假核销及资金损失等风险,但由于该问题涉及售前、交付、SSD等多个环节,没有任何一个流程愿意牵头解决。

于是,2017年年初开始,我作为总统筹开始成立项目组,专项推动解决这个跨流程内控问题——统筹协调各部门专项自检,本地化流程适配,IT系统强控。最终,NSF风险敞口对比2016年最高值降低了88%, 2017年自检结果除了两单规范性问题,未发现其余违规(年初自检发现违规单数79单),整体风险可控,整个管控过程也得到了业务,内审的一致认可,做到这一步,中级靠谱BC养成了——统筹协调的靠谱。

与此同时,我也通过积极响应业务部门的诉求,协调各类资源,深入业务整体统筹运作等工作逐步得到了一线的认可, 2016年获得地区部的优秀BC称号。

融于业务的靠谱


我们经常说的内控建设,不仅要“点”“线”建设还需要“场”的建设,营造出良好的内控“场”的氛围。在日常管理中,针对各种大大小小的内控案例,我制作了代表处案例集,发送给全员,每次新认识同事的时候,大家说的第一句话通常是,原来你就是李立呀,经常看到你发的内控案例集和内控简报,这时候特别有种旧友相识的感觉。除了积极宣传内控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积极响应一线需求,逐步转变大家的意识,将内控从最初的“我不得不做”转变至“我要做”,大家也感受到内控逐步在融入业务,有疑问都会先找BC,也逐步认识到了业务和内控不是矛盾的,其初衷都是为了支撑业务多打健康的粮食。

监管训战也是一个很好的内控“场”的建设方式,2016年10月和2017年5月我组织了两期P代表处监管训战专班,并担任班主任,几乎100%覆盖了P代的重要经济岗位。

做到这一步,靠谱BC终于进阶了——融于业务的靠谱。

成为靠谱的小太阳


一路摸索,一路成长,在P代已经一年多了,内控工作也有效运作起来:各级业务主管内控意识得到显著提升,内控责任体系和流程体系基本建立,BC、PC人员配备到位,内控工具得到有效运用,各级内控角色的职责清晰。

这一年多来,我也得到了一个名号“阳光积极正能量的靠谱小太阳”——积极工作不挑活,无论是自己分内事还是交待给我的其他任务,我都靠谱地做好。代表处人员变动大,常驻了一年多的我都算是代表处财经老员工了,每当有新员工过来,迷茫或者泄气时候找我沟通,我就会积极鼓励打气,在工作和生活中不留余力地帮助他们,还得了一个称号——“正能量的搬运工“。今年6月,我也邀请父母来海外,感受下这边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看到我适应的这么好,父母也更加放心,我也能更安心继续做靠谱的小太阳。


任总在监管体系座谈会上的讲话曾说过,发展永远没有终结,内控永远不会结束,这对一线BC的要求也会有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懂业务,懂内控,还需要嗓门大(内控涉及很多赋能),脸皮厚(厚着脸皮去推动业务或者请教业务),体力好(各个流程各个BG的风险都要了如指掌并推动解决,没有强健的体魄怎么行),情商高等等,对于小太阳来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本文转自《华为人》电子专栏“人荐人爱”,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心声社区是华为的罗马广场

长按二维码关注心声微信公众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