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
21
世纪以来,教师教育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在实践上也有诸如
4+2
学士后教师教育、
U-G-S
伙伴合作模式等许多探索与创新。但是,这些转变受到何种教师教育思想的支持?在实践中,又有哪些教师教育思想被提出?
考虑到本土的教师教育研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本书的目标是“引进”,即对西方的教师教育思想进行研究,从而为我们找寻这些问题的本土答案提供借鉴
。
本书以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本身所呈现出的样态为基本线索,在此基础上明晰教师教育主要的思想流派。通过洞察发现,教师教育的历史流变反映出其深受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股思潮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不同力量、关系的影响。本书以这两股思潮为大背景,深挖每种教师教育思想的具体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基本观点,并对其进行评价。由此整理出的十三种教师教育思想(见下文主要章节),不仅为人们认识教师教育该如何培养、培训教室提供了学理支持与认识基础,也为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撑,还未广大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审视、分析教师教育中的各种行为、自我反思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1. 专业主义教师教育思想
2. 知识主义教师教育思想
3.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思想
4. 科学主义教师教育思想
5. 技术理性主义教师教育思想
6. 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思想
7. 反思主义教师教育思想
8. 现象主义教师教育思想
9. 叙事主义教师教育思想
10. 关怀主义教师教育思想
11. 分析主义教师教育思想
12. 人文主义教师教育思想
13. 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思想
本书是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课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一项研究成果,是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共享成果与观点之下共同智慧的结晶。参与课题研究与撰写的研究成员有:朱旭东、王军、康晓伟、赵康、赵英、戴伟芬、高鸾、毛菊、王艳霞、郭芳、袁丽、李育球、叶菊艳、马永全、王金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