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广电智库
“国家广电智库”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致力于及时深入地解读广电行业政策,发布领导讲话、行业新闻、发展规划、广电法规、研究报告等,对广电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媒体融合发展、新兴媒体建设等重要课题给予重点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刚刚,A股历史罕见 ·  昨天  
华泰睿思  ·  华泰 | A股策略:配置型外资继续净流入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30cm”涨停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增量资金来了!明天集中发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广电智库

【案例】“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北京广电局为新技术企业与媒体机构搭桥

国家广电智库  · 公众号  ·  · 2025-02-06 17:32

正文

导 读


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如何切实解决大多数基层广电媒体在技术应用方面“找不到、用不好,买不起”的现实难点问题,探索媒体融合技术集约化供给新模式,为媒体找技术、为技术找场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成为当前广电行业共同关注的课题。2020年至2024年,北京广电局连续五年面向全国发起媒体融合创新技术与服务应用遴选推广计划,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项目扶持方式,搭建起了⼀条新技术企业与媒体机构合作的桥梁,其做法值得关注。



五年来,北京广电局累计征集全国各地申报的各类媒体融合技术项目近600个,最终筛选入库项目400多个,其中具备较高推广价值的优秀项目210多项,直接扶持39个项技术项目,落地覆盖了20家北京市区两级媒体单位,推动一大批具有推广价值的媒体融合领域先进技术得以在北京市区两级媒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步带动100多个优秀项目在各级媒体应用推广。入库项目涉及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超高清、AR/VR等多种技术领域,产品形态涵盖了创新技术、应用工具、系统解决方案、集成平台、服务模式等多种样式,项目申报单位包含中央媒体、互联网头部企业和网络视听企业,积聚先进技术和优秀企业,赋能媒体机构高质量发展。



一、项目特点


纵观五年项目征集工作,从征集工作开展、项目遴选、落地扶持等方面综合分析,在目标效果、技术场景、服务保障、推广应用和技术特性等方面,主要呈现出“实、新、全、轻、融”五个特点。


(一)在目标效果上,务求一个“实”字。一是深挖实际需求。 从项目征集,到项目评审,再到落地扶持,每个环节都邀请市区两级媒体负责技术专业人员、一线应用操作人员参与论证、调研、评审,深入摸清其实际需求,掌握其实际工作场景,充分吸纳意见建议。二是突出项目实用性。在遴选项目过程中,始终把握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就是实用、管用,征集入库的项目多数是一些实际媒体创作中急需的各种平台工具、素材样板。三是注重落地实效。项目征集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扶持优秀项目落地应用,通过给企业少量扶持资金让项目在市区两级媒体落地,让一线媒体单位真正受益得利。同时注重跟踪问效,关注落地应用效果,有效赋能媒体单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在技术场景上,体现一个“新”字。一是遴选的技术比较新。 征集的技术项目有大数据、生成式人工智能、超高清、数字人、区块链等,都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前沿技术领域。二是应用的场景比较新。随着媒体的融合深度融合发展,媒体+政务、媒体+商务、媒体+服务的新模式新应用不断涌现,各种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服务平台、服务系统。三是探索的模式比较新。融媒机构的媒体影响力提升是系统工程,媒体运营的新模式是当务之急,积极将一些有利于运营推广的新技术落地应用,为媒体机构运营提供支撑。


(三)在服务保障上,突出一个“轻”字。一是前期扶持预算轻。 落地项目多数是轻资产项目,以提供SASS服务居多,应用方便、降低落地预算费用,让更多的媒体机构得到应用体验。二是后续机构负担轻。服务型项目多是依托第三方提供服务,直接开设账号使用。对一些安全防护要求高、集中部署更节约的系统统一部署到“北京云”上,由“北京云”提供后续技术服务,分担各区融媒体机构的技术服务压力,减少媒体机构技术维护负担。


(四)在推广应用上,谋求一个“全”字。一是全要素涵盖。 征集的技术应用涵盖了电视台、电台、报纸、新媒体等目前存在的各种业态,涉及到全媒体生产的策、采、编、发、审、评各个环节。二是全范围覆盖。项目扶持落地范围实现市区两级媒体全覆盖,一些智能生产、创作、审核工具等项目已经在市区两级媒体均得到很好应用。三是全方位推广。通过媒体融合发展大会、媒体融合创新大赛、京津冀交流活动等各种平台向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召开多场项目推介和专项培训,深入全面进行宣推,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和优势资源向我们聚拢。


(五)在技术特点上,彰显一个“融”字。一是技术创新驱动力与媒体融合深度融合技术创新的驱动力愈发强劲。 特别是2024年征集项目中,AI技术在申报项目中占据核心主导地位,约80%的项目都融入了AI技术,充分凸显了其作为媒体融合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为媒体行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项目申报的应用导向性日益明确。不再单纯追求技术的突破,而是更加注重实际应用效果,尤其在内容生产和分发等关键环节,力求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内容的高效生产与精准分发,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三是跨界融合的趋势愈发显著。申报项目中媒体与其他行业的融合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如媒体+服务、媒体+政务等领域的项目不断涌现,展现了媒体行业积极拓展边界,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的新态势,为媒体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元的可能。


二、主要成效


五年来,北京广电局媒体融合创新技术与服务应用遴选推广计划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搭建起了一条新技术企业与媒体机构合作的桥梁。通过五年的努力,一大批具有推广价值的媒体融合领域先进技术得以在北京市区两级媒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批市区媒体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自身业务水平,创新了媒体发展模式,提高了宣传动员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快了媒体融合的步伐。


(一)汇聚全国优秀资源,成为媒体融合技术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经过五年的培育,项目逐步为各方认可。参与的单位涉及全国近20多个省市的300多家机构和企业,新华社、人民网、中科院、广研院、央视、腾讯、新浪、百度等国内顶级机构和头部企业热烈响应。每年依托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大会举办创新技术与服务应用推介会,展示优秀成果,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依托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大会举办创新技术与服务应用推介会及京津冀交流技术推介会,不仅展示了项目的优秀成果,还促进了新技术在行业内的广泛应用与推广。为了盘活这些资源,北京广电局建立了媒体融合智库,后续拟对外开放,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实现信息共享,让技术资源的价值得到持续更大地发挥,也让项目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使之逐渐走出北京地区,辐射全国。


(二)覆盖全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媒体融合创新应用的技术图谱。 遴选入库的项目成功汇聚了丰富的优秀技术资源,有当前社会热议的元宇宙系列技术,如虚拟数字人、沉浸式体验、增强现实技术,有应用于媒体版权保护、数字藏品的区块链技术,有基于5G的云计算、云转播、云创作技术,还有改变传统内容生产、创作、审核、推荐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等等,这些前沿技术项目成为遴选入库项目的主流,积聚形成宝贵的技术资源池,描绘出媒体融合技术落地应用图谱。


(三)服务市区媒体发展,引领北京地区媒体深度融合新方向。 项目始终以推动市区媒体技术升级转型为根本目的,五年来共扶持落地项目39个(2020年4个,2021年6个,2022年7个,2023年11个,2024年11个),落地覆盖了20家市区两级媒体单位,推动了一大批具有推广价值的媒体融合领域先进技术得以在北京市区两级媒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例如,“听见广播”融媒体平台在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延庆区融媒体中心的落地,大大推动了区级融媒体机构广播的融媒进程,实现广播视频化和网络化传播;木疙瘩智能融媒内容生产与数据服务平台的落地,大幅提升了市区两级媒体的H5数据新闻制作能力;全息AI与5G远程融媒体运营平台在丰台的落地,实现了区级融媒体中心在全息传播应用上零的突破;4K/8K沉浸式VR+AR智能演播室技术在怀柔、昌平的应用,大幅提升了节目创作的效率和品质;AI虚拟主播在海淀的落地,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为媒体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利用区块链技术设计数字藏品,成功推动了“广电+文旅”产业的融合创新,其中西城区融媒体中心设计制作的“世界遗产‘河之端’”系列文化活动数字藏品——吉祥物“端端”,一经上线即被抢领一空;互动视频技术支撑的海淀融媒全媒体节目《镇“淀”之宝》,在新视听媒体融合创新创意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在北京新闻评选中获得三等奖;AI超仿真数字主播、超高清云导播系统等技术在各媒体单位的应用为提升内容传播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创新技术助力下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

(四)创新项目扶持方式,凸显财政资金撬动示范作用。 该项目的扶持资金相对有限,鉴于此,北京广电局强调该财政资金主要是为新技术落地推广提供引导,而非政府包办一切。项目主要目的是减少媒体的选择成本和盲目投入,最终在扶持资金的撬动下,激发媒体自身技术创新发展能力,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鉴于以上,北京广电局创新资金使用方式,精打细算,确保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刀刃上,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在扶持项目选择上,优先选择共性的、有示范引领意义的项目;在资金分配上,通过集中谈判,大幅较低成本。据估算,五年来扶持的新技术项目,比普通商业项目节约成本50%以上。

三、未来规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证券报  ·  刚刚,A股历史罕见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30cm”涨停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增量资金来了!明天集中发行
3 天前
中国经济网  ·  下一站,回家!丨可读
8 年前
DeepTech深科技  ·  想当高薪码农,并不一定需要计算机学位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