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ONE文艺生活
ONE·文艺生活,每天都将在这里为您推荐一篇文章。它或许是一个故事、一段经历;也可能是一个观点、一种态度。我们希望这里会成为「一个」App和您文艺生活的延伸——文艺路上,有你不孤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书杂志  ·  《读书》新刊|渠敬东:仙台行 ·  昨天  
深夜书屋  ·  遇事不决读毛选,帮你解决人生99%的困惑 ·  昨天  
深夜书屋  ·  2025年中国经济蓝皮书新鲜出炉!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ONE文艺生活

如何看待“见不得人好”的认知偏差?丨ONE问答

ONE文艺生活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8-23 22:08

正文


对待未来和新事物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未来能走多远。

农莘问道:


这个社会是开放的,但也充满了竞争,当身边的人过得比自己好,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


古典说:


之前我住在长城脚下某个村里的小院闭关写书。这不是村里人的农家乐,而是一个城市女青年搭建的现代世外桃源:全木地板,欧标家具,双立人厨具,100 兆宽带。湖北的老父亲从老家过来住在院子里,每天浇水、养草、搭藤蔓爬的木架子,闲时坐在藤椅上抽一口黄鹤楼,用两年时间打理出一个郁郁葱葱的花园。


生意好做吗?老头摇摇头说,最难的不是做事,而是周围人的思维差异。


在城里,你做得好,大家就来模仿、学习,比赛动脑子,经济一下子就搞活了。可能有人搬走了,新来的人家搬进来,继续搞。大家都有机会。但是农村里有些人现在还是有点儿看不得你好,院子生意太好,楼盖得很高,旁边人都嫉妒——这种嫉妒是那种完全损人不利己的嫉妒。用各种方法恶心你,比如偶尔给你断个水电。


当然,现在农村越来越开放,而城市也出现躺在父辈财富上不愁生计的人,这两种思维没有差距,更多的是“我好你也好”和“我不好也不能让你好”的思维差异。


我在高考的时候,班上成绩好的同学很少教大家如何解题,也会下意识地保护自己搞到手的学习资料,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场排他性的竞争。步入社会,我们才发现资讯这种东西,越分享越多。面临学校的考试,交换答案是作弊;面临人生和事业的考试,互通有无则是一种智慧。


今天,开放和流通的优势更加明显,因为信息是一种有门槛、无成本的分享物。“无成本”是指一份信息分享了还是一份信息,而“有门槛”是指如果听众认知水平不够,即使看到信息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在认知升级上花的功夫不会因为分享信息而白费。再说了,即使你不讲,也总有人讲,还不如自己讲,帮自己获得连接。


今天,你会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情况,两家竞争公司的业务部门竞争得你死我活,但是两家公司的老大却时常沟通信息,互通有无,什么事还商量着来,打个招呼。从长远来说,开放者一定会赢,头部的开放者一定会强。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还是不愿意参与呢?因为我们有一种“见不得人好”的认知偏差。


两份一模一样的工作,只是工资不同:


• 9000 元收入,同事的工资是7000 元;


• 9500 元收入,同事的工资是12000 元。


你会选择哪个?


现实中,很多人会选择前者。在他们看来,比别人好,比自己过得好重要。所以开放会让你不舒服。在小世界里也许很厉害,只要你一进入开放系统,就马上能看到许多比你强的人。和这些家伙在同一个维度下,你简直就像工资表被暴露的底层员工一样,受不了。你退出,急于给自己定义个封闭小体系,在封闭的圈子里,寻求心安理得。


这是“那些人都是靠尔虞我诈贪污腐败上的位,我们就是输在老实上了”,也是“这么成功,还不是靠他爹”的思路。看不得人好、不承认自己差的人最爱封闭体系。

对待未来和新事物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未来能走多远。这个世界只有三种人:创造变化的人,拥抱变化的人,忍受变化的人。


对大神,要见得人家好,不要想着当年他和我还同班同学呢……当年是当年,人家乘着幂律火箭跃迁了,你能做的只有赶紧学习。


对比你差的人,要容得别人的不够好,他和你的差距没你想的那么大,只是他还没有理解你看到的规律。


佛教中有一种修炼,叫作随喜赞叹。西藏人看到了朝圣路上磕长头的人的虔诚,于是随心、真心发出感叹,感叹他们的功德,也希望他们更好。这个瞬间,你就获得了同样的福报。随喜赞叹其实有它的科学性。当你愿意开放分享,真心为他人的成就感到开心,你就把你身边变成了开放系统,你自然也就会从系统里受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