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元阳县,国家级贫困县,30000国家建档贫困户。元阳梯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球摄影爱好者聚集,昆明开车过来需要六个多小时。
千年哈尼梯田,海拔接近两千,梯田在云中,十里一天气东边大太阳西边大暴雨,天然山泉灌溉;千年的黑土地,居然不能用化肥一用稻谷就不生长了,只能农家积肥滋养;谷种没无法杂交培育,只能用一代一代传承的谷子,这就是传说中千年谷种的“梯田红米”。营养一级棒。但!因为米卖不出去,每年米堆着烂掉,年轻人出去打工了,农民不愿意种地了,梯田以后能不能保住成了问题。
二排左三:红米县长和爱红
元阳,有个红米县长,和爱红,红米的红。前年特意慕名跑到杭州有赞办公室,聊到晚上九十点钟才知道他因为赶车晚饭都没吃,极其务实的跟我们介绍他的红米,请我们帮忙出主意帮他做电商,一定帮忙把红米卖出去;去年我在昆明出差和龙润焦董事长吃饭,他临时听说马上开几个小时的车赶来,说是一定要感谢我们帮他出主意卖红米,晚上再开车六小时赶回元阳第二天和粮食局开会。
元阳去年在有赞开店,2016年9月开始,截止2017年4月,零广告投入,就靠大家的口碑和有赞其它商家的分销,卖了600多万的红米。帮助了1600户农民脱贫。
我一直很好奇,为啥别的县总喊着电商但就是只有口号和政绩却看不到业绩,为啥别的农产品搬不出大山,为啥这些元阳就能做到,为啥这个县长把自己搞的比CEO还辛苦。这个离越南只有100公里的县到底穷成什么样?很想来看看。
这趟过来,见识了。
1.这里并没有那么穷,至少我们河南省光山县砖桥镇大李冲村跟他们这里差不多。跑了几个村,到处都在搞建设盖房子,县城干净,学校干净,孩子们的宿舍条件很好。县府大楼很寒酸。
2.稻谷的谷种、秧苗、插秧、割稻、脱粒,都只能手工,因为梯田无法机械操作。#我特意换了短裤去插秧,却因突然大雨又折了回来#
红米成长期200天,粮食局每年12月30号买粮。农户每家可以卖出一万五六千块,农户背着粮排队去卖粮的场景,让我想起来小时候家里打完稻谷爸妈拉着车去镇上排队交公粮,熬到半夜才被验收。小时候不理解总问老爸“为啥我们的粮食一大半都要拿来上交了,还得低贱的求着他们验收”,长大才明白那是上一代人的信仰。那个时候,祖辈们为了信仰去辛苦的交粮,而现在这些农民是为了挣钱去辛苦的卖粮。
3.除了一部分的水磨。粮食局还添置了全国唯一的一套机械设备,谷子倒进去,直接变成米。中间过程去污、识别颜色、识别大小、排除杂质,全部机械化完成。出来的红米颜色、大小、清洁度,保持一致。 且因为有专业排污设备,整个加工无污染。从谷子到包装好可以物流发货,这套流程一天可以处理60吨。完全可以放心的产业化的去买。
4.除了这些天然种作,机械加工,标准化产出。电商能做好,关键还是销售创新。
红米在元阳标准化产出之后,分批运到昆明,由龙润集团旗下的“一片林”公司协助销售,一片林帮元阳用有赞开了“元阳商城”,通过有赞分销联系了中粮、好想你等等商家帮忙分销,再加上龙润自己的粉丝、有赞的粉丝,再加上赠送了大量小包装试吃品,最后买的人每个月反复买并且推荐别人买并且买了送人,6个月600多万的红米销售额1600户的脱贫就这么出来了。
5.不仅如此,下一步红米更大销量的创新手段我已经看到了。
5.1 拿红米跟中粮换回来食用油,食用油低价卖给元阳的农民。变相把红米给卖了,给农民福利。
5.2 把米粒略小的红米,用机器炒熟,磨成粉。红米米线、红米婴儿和老年米糊、红米饼,出来了。不仅营养高,且等于N倍的价格把红米卖了。
5.3 县里拿了一万亩梯田在做尝试,插完秧放鱼,秧苗到一定高度放鸭子。已经试验出一亩地最适合放26只鸭子,且公鸭和母鸭应该是1:12才最和谐(一夫多妻)。
稻鱼鸭一体化,鸭蛋的腌制继续保持红土加盐的方法,已经可以标准化且规模化且原生态,鸭子销售的标准化和鱼的标准化还在想办法,目前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