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
血清钾低于 3.5 mmol/L
时称为低钾血症,其中血钾在 3.0~3.5 mmol/L 者为轻度低钾血症,2.5~3.0 mmol/L 为中度低钾血症,<2.5 mmol/L 为重度低钾血症,血清钾 <2.0 mmol/L 可危及生命。
注:仅限普遍情况,临床工作中仍需结合患者病情具体分析
排除假性低钾
→
确定低钾病因,治疗原发病
→
补钾原则和方案
1. 见尿补钾:
人体 90% 的钾经肾脏排出,故当少尿或无尿时,补钾需慎重,防止高钾血症,
一般要求尿量 >500 mL/24 h 或 30~40 mL/h
,但若患者重度缺钾,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可以不见尿补钾,在心电监护下补钾。
2. 用于补钾的药物:
临床上可用于补钾的药物有氯化钾,枸橼酸钾,醋酸钾,谷氨酸钾,门冬氨酸钾镁等,其中
氯化钾最为常见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补钾不代表补充氯化钾,以氯化钾为例,换算公式如下表:
3. 补钾浓度 ≤40 mmol/L:
40 mmol/L 的钾约相当于 3 g/L KCl,
即临床上 KCl 的输注浓度通常不超过 3‰
,即 500 mL 生理盐水只能加 10% KCl 15 mL(1.5 g)。
4. 补钾速度 <20 mmol/h:
换算为 KCl,即 <1.5 g/h KCl(10% KCl 每小时不超过 15 mL)。
5.
补钾治疗时,
每日 KCl 总量控制在 200 mmol
(相当于氯化钾 15 g)
以内
,对于重度低钾血症需要 3~4 天的时间才能补足血钾。
以口服补钾为主,
优点:速度快,液体负荷小。
不建议使用氯化钾缓释片,因其不仅吸收缓慢,还有附着于消化道局部,造成胃肠黏膜化学性灼伤的风险。
-
建议 10% KCl 液体口服
,不能耐受者可口服枸橼酸钾
(1 g 枸橼酸钾约含 9 mmol K
+
)
或经直肠补钾。每次口服 10% KCl 不超过 40 mL(即 4 g KCl),两次给药间隔不少于 30~60 min。
-
静脉补钾主要用于严重低钾血症或无法耐受口服补钾者
,由于静脉补钾易出现高钾血症,故
建议在心电监护下补钾
,每 1~2 小时监测一次血清钾浓度,以免发生高钾血症。静脉补钾可致静脉炎和疼痛,快速静脉滴注钾可能导致心脏骤停,故可经中心静脉缓慢补充 10% KCl,建议从 10 mL/h 开始泵入,速度控制在 14.5 mL/h 以内,使血钾逐步升高至 4 mmol/L。
8. 补钾不建议用葡萄糖溶液
,因为葡萄糖可刺激胰岛素分泌而降低血钾。
9. 顽固性低钾血症,需考虑缺镁
,所以对于单纯补钾很难纠正伴低镁的低钾血症,可口服或静脉补镁,即 4 mL 50% MgSO
4
(8 mmol)
稀释于 10 mL 0.9% NaCl 中静脉补充(20 min 以上)。
10.
低钾血症和缺钾常同时发生,但
低钾血症并不等同于缺钾
,因低钾血症可能系细胞内外分布异常所致,故解除分布性低钾诱因后,进入细胞内的钾会再次释放到细胞外,与补钾治疗叠加导致反跳性高钾,故需严密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