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没有确切的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结果。近日中国质量协会发行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蓝皮书(2016年)》汇聚了近期的研究成果,以下摘要供参考。
我国质量现状
质量满意度评价
中国用户满意度指数(CCSI)模型对汽车行业、家电行业、食品行业进行了用户满意度测评。以2015年为主介绍模型指标体系,并对三大行业自2012年以来历年的测评发布结果进行发展趋势对比。2015年我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为79分,首次与美国汽车满意度指数持平。自主品牌满意度水平已连续两年有所改善,合资品牌却出现下降。品牌形象首次成为影响满意度的第一要素,用户的感知质量与预期质量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家电行业满意度处于较满意水平,品牌形象和质量水平对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冰箱、空调和洗衣机满意度水平高于电视,手机满意度最低。食品行业用户满意度呈现上升态势,消费者对食品行业安全监管的信心较往年有所提升。
质量管理前沿
专题一:在智能制造环境的形成过程中,基于工业互联网和传感器构建智能感知网络获取影响产品质量的底层制造过程、制造设备等的过程数据、工况数据逐渐成为可能。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信息,掌握产品—制造过程—制造系统质量波动的规律,可以实施主动预防和精准控制。同时,将智能感知系统和智能装备与MES、ERP、CAPP和PDM等工业软件系统集成,构成完整的产品制造过程质量管控体系就可以实现制造过程全方位、立体化的质量管控。
专题二:质保(Quality Warranty)已经成为现代化装备的企业战略性问题,利用质保数据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拓展服务领域,正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策略和手段。专家提出,目前应从产品全生命周期角度,以质保数据分析为基础,系统研究产品质保策略、质量与可靠性改进、质量索赔与质量安全预警、售后服务优化的理论、方法和实现技术。
专题三:可靠性系统工程是研究产品全寿命过程中与故障做斗争的工程技术,它运用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从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同外界环境的辩证关系出发,研究产品发生故障的机理与规律、预防、控制与纠正产品故障的理论与方法,并运用这些机理与规律、理论与方法开展一系列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活动。由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无论学术界、产业界还是政府部门,对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性、通用性和战略性的地位与作用还没有完全认识,造成我国企业可靠性系统工程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制造企业可靠性系统工程能力薄弱。
专题四:为成为国际市场“公认的全球质量领先者之一”,中国下一阶段的质量历程会持续加强SIPOC(供应—输入—过程—输出—顾客)工业链向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前后端延伸。同时,开发新一代质量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当前的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实施颠覆性的创新,运用质量和顾客亲密度模式,识别隐藏或潜在的顾客需求,开发具有创造性的产品和服务。优先在具有带动性的行业和民生系统引入质量活动。培育中小企业供应商基础,提升质量成熟度。员工与技术的更紧密结合有助于实现“更聪明地工作”,为中国劳动密集型经济形成更持久的优势。
优秀质量管理案例
华为将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立足之本,2005年建立了FDPPM(生产失效率)质量预警机制,2008年建立了质量管理5层防护网拦截体系,2013年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开展大数据分析质量预警研究。2015年1—6月,运用大数据质量预警共触发质量问题预警6196起,发现问题3733起,驱动改进766起,拦截批次隐患问题198起,触发隔离53起。生产质量问题同比2014年改善437%。
格力电器以追求完美质量为目标,构建了以CTFP质量创新驱动环(“顾客需求驱动——检测技术激发——失效机理分析——过程系统优化”)为核心,包括“五横”和“四纵”的立体化的质量管理模式。随着T9管理体系的全面实施与推广,质量可靠性稳步提升,产品售后故障率连续十年降幅20%以上,率先在行业内实施“产品6年免费包修”政策。至2015年,企业累计自主研发了1541项检测技术,研制了427类检测设备,自主研究的检测技术及标准,已广泛应用到1058家供应商,带动了产业链的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和进步。
神龙汽车2008年从企业经营瓶颈——营销领域开始导入精益管理,2009年被定为公司“精益管理年”,将精益的理念、原则、方法与工具应用于全价值链改善中,包括经销商和供应商。神龙汽车基于多年实践经验设计了基于战略方向的精益推进策略,确定了精益改善一个流程、两种方法和三类工具。目前,神龙汽车在全价值链上实施精益管理,每年创造改善收益近两亿元。
航天科技九院2013年实施基于广义工艺要素的质量监督,制定了以六个工艺纪律检查模块、38项检查要素、242条检查准则为内容的质量监督体系。九院领导亲自带队组织技术、管理专家深入一线,边研究、边实施、边改进监督检查方法、内容和流程,形成了以高层领导者质量监督诊断为特点的质量管控模式。至2015年,累计实施改进项目2101项,与2011年相比,每亿元产值质量问题由341个下降到093个,质量提升导致的累计增效8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