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物种日历
兔狲、龙猫、几维鸟,总有一款毛球打动你;铃兰、桔梗、四照花,植物们也可以萌萌哒~ 跟着日历娘,每天认识一个物种,让你的世界,每天变得更萌一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幻世界SFW  ·  蛇年说蛇:人类文化中“神魔难辨”的蛇形象 ·  3 天前  
Java知音  ·  池化技术:让真实业务效率飙升的利器 ·  3 天前  
Java知音  ·  池化技术:让真实业务效率飙升的利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物种日历

全球水循环平衡首次被打破!一半以上的粮食危险了丨环境小喇叭

物种日历  · 公众号  ·  · 2024-10-24 12:0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环境领域的最新研究和新闻,包括南极洲变绿、太阳活动进入极大期、大海缺氧、铁轨上铺太阳能板以及全球水循环失衡等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南极洲变绿

随着全球变暖,南极洲部分地区正在飞速变绿,植物覆盖面积增加。这一现象与气候变化有关,植被的扩张可能会改变当地的土壤状况。

关键观点2: 太阳活动进入极大期

太阳活动正式进入有记录以来的第25个极大期,意味着地磁风暴发生的频率将更加频繁。地磁风暴的爆发可能会对无线电通信和GPS信号带来干扰,但总体不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关键观点3: 大海缺氧

海洋水温升高和富营养化导致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引发海洋脱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BOxHy项目计划通过海上生产氢气让波罗的海重新充满氧气。

关键观点4: 铁轨上铺太阳能板

Sun-Ways公司设计了一种可拆卸太阳能电池板,可安装到铁轨之间,实现太阳能发电。这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过程由专门设计的火车实现。

关键观点5: 全球水循环失衡

全球水循环首次失衡,报告指出全球水循环由蓝水和绿水两部分构成。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高温天气变得更加频繁和极端,破坏了植被,加剧了湿地破坏和森林砍伐行为,形成了恶性循环。全球水循环失衡可能导致粮食生产面临风险。


正文

大家好,这里是环境小喇叭栏目的第20期。这一期,我们为大家搜罗了以下值得一看的环境研究和新闻:


1)南极洲变“绿”了!冰雪皑皑的景象正在加速消失

2)太阳活动进入极大期,朋友圈又要秀极光了

3)大海缺氧了?人们往海里灌氧气

4)在铁轨上铺太阳能板?还拿火车来铺?

5)全球水循环首次失衡

南极洲变“绿”了!

最近,发表在期刊《自然·地球科学》( Nature Geoscience )的研究发现,随着全球变暖,南极洲部分地区正在飞速变绿,原本白雪皑皑的冻原逐步被植物占领。


放眼望去,南极被苔藓植物覆盖 | Dan Charman


南极半岛位于南极洲最北端。它向北延伸,与南美洲最南端相隔约1000公里。为了研究南极半岛的变化,研究人员通过卫星获取了 1986年至2021年南极半岛每年3月的卫星图像


之所以选取3月的图像,是因为此时正值当地夏季,适宜植物生长。一般情况下, 植物生长时会吸收大量的红光,并反射大量近红外光 。为了研究土地植被覆盖的情况,研究人员着重关注了卫星图像里红光与近红外光的测量结果。


结果发现,南极半岛上植物覆盖的面积从1986年的不到1平方公里增加到2021年约12平方公里。从2016年到2021年,植被攻占地盘的速度还加快了。


南极洲“变绿”,背后的驱动力是气候变化。1950年以来, 南极半岛的气温已经上升了3℃左右 ,远远超过了地球大部分地区。植被的扩张可能会改变当地的土壤状况,让土壤更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长。不过,当地的生物早已习惯过去极端严寒的条件,它们得被迫重新适应新的环境了。

太阳活动进入极大期

10月10日至12日,北半球多地又迎来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秀。10月1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以及国际太阳周期预测小组(SCPP)的代表宣布, 太阳活动正式进入了有记录以来的第25个极大期 ,这个现象可能会持续一年。这意味着地磁风暴发生的频率将更加频繁,居住在高纬度地区的人们都有机会一饱眼福。


10月10日,盖茨黑德(Gateshead)——英国东北部城市迎来极光 |Lee Smith/REUTERS


地磁风暴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日益剧烈有关。太阳活动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能量,这些能量以光、辐射以及带电粒子流的形式向外传播。平日里,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的保护下,大部分带电粒子流和辐射都无法到达地球表面。 然而,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地球的保护便逐渐失效 ,太阳活动释放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和辐射得以突破地球防护,引发地磁风暴。


地磁风暴的爆发容易 对无线电通信和GPS信号带来干扰 ,影响航空器以及飞机的正常航行,此外,电网在风暴中也可能因变压器过载而停电。但总体而言,地磁风暴并不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大海缺氧了?

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 海洋水温升高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同时, 海水的富营养化 让藻类过度繁殖,消耗海水中溶解的氧气,这让海洋脱氧的问题越发严重。


波罗的海由于海藻过多被消耗了大量氧气 | phys.org


为解决当地海洋脱氧的问题,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Stockholm University)、法国公司Lhyfe以及芬兰公司Flexens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名为“BOxHy”的合作项目,通过海上生产氢气来让波罗的海重新充满氧气。


这个项目初步的设想在海洋上搭建海上平台,建立绿色制氢装置。在 电解海水制成氢气 的同时,工艺还能生成大量氧气。一方面,氢气作为绿色能源能够被应用在许多场景, 生成的氧气则注入海洋中,解决海洋脱氧的问题


Lhyfe公司预计波罗的海需要约30个海上平台来进行氧气回注 | phys.org


在项目中,大家各尽其能。斯德哥尔摩大学提供专业实验室,在研究领域探究海洋营养化与海洋脱氧的影响;芬兰公司Flexens调查海洋缺氧地区现状并规划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法国公司Lhyfe则负责海上制氢平台的装置研发与建设。


目前,芬兰公司已经规划出三个潜在氧气回注区域,并设计了海上风电场的规模;法国公司则在法国试运行了世界上第一个海上绿色氢生产设施。 不过,现有装置产生的氧气都直接释放到了大气里 在未来的实际建设中,这些氧气会被注入水中。


BOxHy项目计划在2025年运行一个试点项目,对氧气回注的方式、速度以及后续生态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在铁轨上铺太阳能板?

来铺设一条“太阳能”铁路!瑞士初创企业Sun-Ways设计了 可拆卸太阳能电池板,并将其安装到铁轨之间 ,让铁路在保证其交通运输功能的同时,还能进行太阳能发电。


光伏电池板安装示意图 | Sun-Ways


作为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板,它的安装过程也是特别。 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将由专门设计的火车来实现 。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的同时,底部装载的光伏电池板便逐渐展开,装填到两道铁轨之间。固定好的电池板将利用阳光进行发电,最终传输到电网中为家庭供电。列车设计公司Scheuchzer表示,列车每天能够安装约1000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


对Sun-Ways来说,他们希望太阳能电池板能铺多少就铺多少。瑞士的铁路网有足足5317公里长, 若是全部铺上太阳能电池板,其发电面积将约等于760个足球场大小 ,生产的电量能够占瑞士能源消耗总量的2%。但这还不够,该公司还在西班牙、罗马尼亚等国家商谈类似的项目建设。


不过,这样的电池板也有潜在的问题等待解决。变幻莫测的天气可能让电池板表面覆上雪、灰尘等,怎么 清洁、维护电池板 还有待进一步规划。另一个问题是,太阳能电池板的 反光可能干扰火车司机驾驶 。团队还需要考虑如何降低反光带来的驾驶风险。

全球水循环首次失衡

根据全球水经济委员会(GCEW)新发布的一项报告, 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环的平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